湘潭赵氏族谱网>>新闻信息

敬彝之声    ★总第4期★

敬彝之声

   ★总第4期★

 

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纂修处编                201491

 

 

协成书记来潭会商衡汑赵氏修谱事宜

830,岳阳市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巡视员赵协成偕新华等华容宗亲专程从岳阳来到湘潭,午饭后冒着高温到湘潭县杨嘉桥镇祖居地看望宗亲,并于下午回到湘潭,莅临新的纂修处办公点,与志超、宏亮、永春等宗亲商量修谱工作,共进晚餐。

上午,协成书记一行四人,在宏亮、剑国的陪同下,来到杨嘉桥镇叠福村宗亲纯正家,向耀国、纯正等详细了解衡托赵氏五修谱进展情况,并就如何“接天线”等问题,和当地宗亲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下午,协成书记不顾车马劳顿,驱车来到新设立于湘潭市河西平政路的纂修处办公点,商量衡汑赵氏修谱重要事宜。新办公点于8月下旬开始筹划,目前相关布置、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下个月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晚饭后,志超主持会议,协成书记与耀国、德荣、建立、永春、永新、宏亮、洪杰、剑国、亮辉等宗亲参加会议。宏亮首先介绍了修谱的最新进展情况和修谱中遇到的困难。宗亲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议初步商定,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上门登陆信息工作,着手新增一批联系点,做到成熟一个、授牌一个。经过认真分析论证,初定岳阳、姜畲、云湖桥、石潭、砂子岭、易俗河等6个点为新增修谱联系点,并明确联系人。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待入户登录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在10月下旬举行一次修谱工作推进大会,广泛动员宗亲积极支持,多方筹措资金。

后,协成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纂修处前期卓有成效的工作,指出要把宗亲信息登录、新修族谱征订等前期工作做扎实,并科学测算经费,制定好筹资方案,科学调度人力物力,确保五修谱如期如质完成。同时,他还盛情邀请湘潭的宗亲们在适当时候去岳阳考察。       (洪  杰)

 


修谱动态

衡汑赵氏近期修谱动态

201481531日)

810日以来,在清、正春顶烈日冒酷暑,走访了杨嘉桥镇羊鹿、洪坪、白云、龙华等10个村,并到了河口镇友余村录了50多户宗亲信息,多方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帮助各户宗亲对接四修谱的房号和祖宗。他们欣然表示,将不辞劳苦继续走

访,直至五修族谱信息齐全。

815日,宏亮在老家洪坪跟利华到茅屋组志贵家召集13户宗亲座谈,进行了信息登录。利华建议现在的工作重点除了继续查漏补缺外,还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纂修处要尽快研究拿出方案,明确全谱、族谱、支谱的征订价格,组织专人搞好宣传、征订工作。

817日,宏亮、德荣来到石潭镇,走访了宗亲赵熙和亚平,宣传修谱工作。随后,又来到

炳洪家,登录了7户宗亲信息。

819-20日,纯正、耀国帮助燕山、荊州、金马10余户宗亲接上老谱。25-26日,纯正、永春到姜畲镇源湘河帮助宗亲登记资料,核查信息,对接老谱。30日,纯正交给宏亮46份信息表。

824日,宏亮、德荣专程到石潭镇古城古云村登录了20户宗亲信息。

824日,受纂修处委托,亮辉夫妇开始在雨湖区平政路开始整修一旧房,筹备新的办公场所,至830日基本结束。期间,志超及大拥军、剑国、洪杰等先后到现场指导,进行室内布置。

(宏 亮)

 

【宗亲风采】

赵协成简历

 

赵协成,衡汑赵氏樟树房二十二世孙(在字辈),祖籍湘潭县杨嘉桥镇旷家村延庆祠,194810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抄军乡。大专文化,中共党员。6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懂得勤奋有为之理。1968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任抄军公社党委委员兼朝阳村支部书记。1973年任共青团华容县委书记;继任护城、万庚公社党委书记8年。1981年任华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81-1985年,脱产学习两年,1986年调任临湘县委副书记;临湘改市后任市长、市委书记。1998年任岳阳市市委常委、秘书长,后任市纪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巡视员等职。2010年以正厅级退休。自幼生活于农村,与农民感情融洽,重民生、重教育、重农耕,工作务实守廉,勤思考探索,多次立功受奖。1996年被评为全省教育十大教育功臣,1998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抗洪功臣、全国抗洪英雄模范。一生中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现任湖南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岳阳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洞庭湖区域农村综合改革研究院顾问,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纂修委员会首席顾问。                             (赵 斐)

 

赵在和简历

 

赵在和,衡汑赵氏樟树房二十二世孙(在字辈),1934年生。中共党员,原湘潭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擅长摄影。1994年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义务助学活动。20年来,他骑自行车、步行、搭公交,行程8万多公里,为募集善款143余元,帮助576名贫困学子圆梦。他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首届湖南慈善奖、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湘潭市希望工程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3年再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赴京领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热心群内活动,积极倡导和发动其他宗亲和湘潭赵氏知名人士入群和参加联谊活动,带头捐款,大力支持和推动纂修衡汑赵氏族谱。现系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纂修委员会顾问。                       (洪 杰)

 

【赵氏源流】

 

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浙江湖州人,生于南宋宝佑二平,卒于元至治二年。一代书画大家。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 史书上亦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鄙薄赵的为人。 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的标准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善鉴赏。尤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殊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辞世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历史上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干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锦 昶)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重演“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的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锦 昶)

 

【艺文撷英】

中湘赵氏宗亲中秋雅聚

耘斋主人

2013922日)

 

金风送爽聚江东,一路欢声笑语浓。

衡托寻根思宋祖,宗祠话旧忆明公。

推杯换盏亲情永,曼舞轻歌族谊珍。

血脉相连传万代,春辉长沐暖融融。

 

 “天水郡印”小记
【湘潭泉塘】许春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天水郡印”寿山石盘龙印章,古物也,余得之偶然,把玩终日,差一点改刻成私印矣。有湘潭洪托赵氏者,系出宋宗室天枝,其族人才辈出,人文鼎盛;且与余颇有渊源,余久慕之。故忍痛割爱,择其修谱授牌仪式,以红纸包之、礼盒盛之以送。神物归之,宾主尽欢。君子成人之美信哉!聊志数语,纪此佳话,他日当赋诗为贺!

 

 

【重要文告】

中湘衡托赵氏清明祭祖文

201445日)

 

时维四月,节届清明。春和景明,绿野如茵。山青葱而郁郁,水碧绿而悠悠。今中湘衡托赵氏二十世孙东炳、二十一世孙耀午、二十二世孙协成率吾等在、锦、治、业诸辈裔孙,前来湘潭县杨嘉桥镇西花村衡托赵氏伯塘房祖居地,寻根溯源,扫墓祭祖。置醴酒,备三鲜,焚香点烛,鸣炮烧纸,众人祭拜于十四世祖妣赵母黎氏夫人茔前,缅怀先人,追思祖德,倡修族谱,莫不思绪联翩,感慨万千。

旧谱载,吾族十四世祖从保公,字定尔,号介福,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已丑四月初八日申时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正月初八日午时殁,享年七十有四,葬湘潭六都四甲马家湾, 寅山坤向兼寅申。原配赵母李氏夫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已丑十月十四日寅时生,乾隆元年(1736)丙辰八月十二日未时殁,葬太阳坪乾山巽向。继配赵母黎氏老孺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十一月十三日巳时生,嘉庆五年(1800)庚申九月初三日亥时殁,享年八十有五,葬湘潭十一都三甲黄道冲唐家湾屋后围山(今杨嘉桥镇西花村唐湾组),已山亥向。生子钟岚。

三百年前,即清康熙年间,十四世从保公及原配李氏、继配黎氏率儿孙定居于雁坪西花一带,开荒垦土,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饱受劳作之苦,而无怨无悔,泽惠于后世,造福于子孙。李氏夫人以八五高龄寿终正寝,安葬于斯。其后人亦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是为伯塘五房子孙。

上溯至十四世纪明代初叶,有赵宋宗室秦王赵德芳之十四世裔孙、明孝廉赵榜(1330-1406),字殿先,号南墀 ,明洪武丙子(1396)由浙江来湘为官,特简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至永乐甲申(1404)致仕,授文林郎,遂入籍湘潭十四都,是为中湘衡托赵氏一族始祖。

光阴荏苒,迨至十五世纪中叶,有四世文达公,率子居仁、居义徙居本邑六都三甲,即今衡托一带,是为中湘衡托赵氏始迁祖。自此脉分三支,析出回溪赵氏及青山伍赵氏。又至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6),居义公之子、六世添贵公(1433-1514)生有六子,即清、澄、溥、湮、淮、满,其中长清公、四湮公俱未娶生,余下澄、 溥、淮、满四公娶妻生子,开枝发叶,是为河边、油铺、伯塘、樟树四房之祖。

英雄自古出涟滨,岳色江声起凤麟。

光耀中华彪玉牒,自豪吾是赵家人。

数百年来,赵氏先人生息于涟河两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读传家,“相与勉为忠厚,

士奋诗书之泽,农安朴茂之风”(清.赵钟汉《初修序》),及至枝繁叶茂,瓜瓞连绵,迨成湘中巨族。此间多少世事沧桑,风云际会;历来家族人丁兴旺,代有英才。

洎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五世钟汉公首修中湘衡托赵氏族谱并订下四十字班行派语,此后二百四十年间,历经三次续修。其中,四修于民国十二年(1923),乃二十世东衍公主修,迄今已九十一年矣,此间一直未能续修。惜乎中辍日久!曾几何时,族内贤人雅士奔走呼号,几次倡修,限于时代久远、枝系繁杂、工程浩大,而未能成卷;多少宗亲族老呕心沥血,亦因此望谱兴叹,抱憾而终!

古人云,乱世修城,盛世修志。当今盛世,政治清明,国运昌隆,实乃纂修族谱之良机。“前人不修谱,今人不知古。今人不修谱,后人不认祖”。修谱牒,以了却先人遗愿;续文脉,以建设精神文明。敦人伦以分昭穆,倡教化以振纲常。搜罗家族放佚旧闻,传承历史文脉;保存乡邦珍贵文献,弘扬赵氏家风,已成阖族上下共同心愿。续修家乘,刻不容缓。故吾等联合族内有识之士,发起纂修《中湘衡托赵氏五修族谱》,数月来,得族内外人士纷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已蔚成风气。此乃众人努力之功效,亦为祖先保佑之结果。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当继续保佑我等以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精神,精诚团结,排除万难,不克厥敌,决不罢休,以确保修谱顺畅,力争三年竣工,修成湘中名谱,共圆族人之梦。

谱成之日,实乃中湘衡托赵氏兴旺、腾飞之际,亦为列祖列宗九泉含笑之时。是所至盼!

涟水泱泱,衡托苍苍。先祖恩泽,山高水长。

溯源天水,宋祖秦王;流风余韵,史册留芳。

始祖殿公,授文林郎;六世添贵,析分三房。

枝开四派,河油伯樟;瓜瓞绵延,子孙兴旺。

欣逢盛世,国祚隆昌。聚集正能,使命担当。

收族敬宗,重叙伦常。敦品励志,奋发向上。

弘扬美德,载誉乡邦。夙愿共偿,光耀湖湘。

纂修玉牒,族有书香。家声永振,福寿无疆。

伏惟

尚飨

甲午清明东炳、耀午、协成等三十余位中湘衡托赵氏裔孙同叩于十四世祖妣赵母黎氏老孺人茔前

中湘衡托赵氏二十三世孙樟树房锦昶志赵谨撰

 


 

 

 

发:全体编纂委员会委员、顾问,纂修处全体工作人员,各纂修联系点,修谱志愿者

主编:志超       副主编:洪杰、永新         责任编辑:宏亮、争光

电子文档发送QQ775863751421文印室)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敬彝之声笫4期(定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