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新闻信息

敬彝之声2015第4期

敬彝之声

   ★第4期(总第11期)★

    (内部资料,妥善保存)

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纂修处编                201541

中湘衡汑赵氏字辈歌(敬彝堂行派)

钜求东燿在,锦治业光增,钧淑荣輝墡,铃洪相焕均,

锡永本炎堉,铭洵柄烈培,鈺泰校熙埴,錄派森然垂。

宋太祖赵匡胤遗训: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201528,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纂修工作新春座谈会在杨嘉桥新街举行。

图为志超(左四)与会上受到表彰的部分宗亲族老合影。

【重要文告】

《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凡例

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441日第三次修改通过,2015331日再次修订)


中湘衡赵氏族谱自清乾隆三十八年(1873)始修族谱,至民国十二年(1923),共纂修四次,迄今已中辍修谱达91年之久。本次修谱为第五次修纂,谱名为《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

一、修谱宗旨

保存族人史料,记录家族历史;传承赵宋文脉,弘扬赵氏家风;敬宗睦族,敦品励志;教化人伦,泽惠子孙。

二、修谱依据

本次修谱以民国十二年《中湘衡赵氏四修族谱》为依据(以下简称《四修谱》),仍沿用“敬彝堂”堂号,对91年来的新增丁口信息及其它相关文稿进行记录、登载。《四修谱》家谱记载完整信息除有明显讹错外不再改动;确有明显错误,经考证核实后改正,并以括号夹附原文。

三、入谱对象

1.凡本族四房子孙(包括配偶),无论男女老少、贫富尊卑,本着自愿的原则均可入谱。

2.有女无子户可根据户主意愿以女儿署名传承其世系。

3.男子入赘外姓,子女为外姓者不入谱;女子在家招亲,子女为本姓者可入谱。

4.男子亡故,若配偶改嫁,子女是本族血脉,则入谱;子女改作他姓者,可改回原姓,按本族支丁口入谱。

5.抚养的异姓子女,改为赵姓的可入谱。

四、书写规范

1.谱名:凡入谱人员,必须书写按字辈所取的谱名,以区分其支系、辈份。现用名符合谱名规范者,无论有无重名皆照录;现用名与谱名不一致者,自取谱名,并将现用名作为又名在谱名后标注。凡本人提供字号者一律照录。自取谱名者经审查后照录;自取谱名出现重名或未提供谱名者按下列规则改名:1)现用名单名者,谱名为字辈加单名;2)双名者,谱名为字辈加双名中任意一字。

2.纪年:凡清宣统三年(1911)以前之纪年,沿用朝代年号纪年法,并夹注公元纪年;1911年至1949101日(民国三十八年)之间,可以民国纪年,也可以公元纪年;凡1949101日以后之纪年,概以公元纪年;生卒年月日可采用农历或阳历,但农历必须注明,并以汉字表述;未注明者默认为公历,并以阿拉伯字表述。

3.娶妻写“娶”,并注明结婚时间和妻子娘家居住地点、父亲名讳;妻已出或改嫁,写“生卒未详”。

4.女子出嫁写“适”,并注明结婚年代,夫家居住地点、丈夫名字;改嫁者书后不书前。

5.永久入籍他乡或定居海外的,应注明入籍时间和入籍地,以利后人查找;凡迁徙无音讯,标注“远出无考”。

6.卒年七十以上者可以写“寿”(如,寿七十八)。

7.生卒年月日时不详写“生年未详”, 或“卒年未详”,或“生卒未详”。

8.墓址书写可照四修谱,也可用经纬度标明;墓葬地点不详者写“墓佚”。

9.同族男丁过继者,在亲生父母栏内注明“出抚某某为嗣”。

五、加载信息

凡族内有一定身份、地位和影的人士,不论男女,均可视情况在个人齿录上加载以下信息:

1)大学以上学历;2)行政职务正科(乡镇)级以上;3)军队正营级以上;4)职称副高级以上;5)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市以上劳动模范、优秀专家称号等荣誉获得者;7)表现突出的各类先进人物等。

六、人物立传

1.原则上生不立传,本族历代进士、举人、贡生及先贤史籍有记载者可立传,《四修谱》遗漏者可补充立传。

2.凡已故本族下列人物均可立传:1)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及著名学者;2)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武术家、社会活动家;3)职务正县(处)级或正团级以上者;4)职称正高以上者或相当正高以上者(如教授、博士、博士后);5)各类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或领军人物;6)族内奇才俊彦、名媛闺秀、能工巧匠;7)热心族内公益事业,为《四修谱》出钱出力并作出较大贡献者;8)族内其他知名人士及对社会有较大贡献者。

3.上述人物根据其成就、贡献、影响大小,分别以500——1500字的不同篇幅立传。凡不宜立传者可以分类列表。

4.为保存史实,弘扬正能,以上人物凡健在者均以名录或列表的形式附后。

七、谱头内容

1.凡为修谱捐款1万元或价值1.2万元以上物资以上者,在谱头登载个人照片及简历,以垂后世。

2.历史上御赐诗文手迹、重要领导人题词、有历史意义的碑文、重大活动照片等,均载入谱头。

八、世系编册

1.《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历来采用欧苏结合格式,五代为一卷。本次修谱依照原有格式和体例,并予改革,采用横排,从左向右书写,缩小字体,增加行数,以节省篇幅。各支根据实际需要,对于能合并的卷册予以合并,可以拆分的允许拆分。

2.为阅谱方便,对于本次修谱世系图和世系录中传世中断无后人的支系,只保留房头,删除下线,注明“参见四修谱第X卷第X页”。

九、时间要求

本次修谱时间为20137月—20166月,信息登录截止时间为20151230日。凡在此前出生的族内人丁均可入谱。2015121日后至总谱一校清样定稿前新增生、卒人员信息,可以酌情补录。

本凡例由中湘衡赵氏五修族谱编纂委员会负责解释。

                                                 (执笔:锦昶、锦毅)


【修谱简讯】

衡汑赵氏五修族谱近期修谱动态

*3月7,宏亮专程来到叠福村宗亲纯正家,将近期《敬彝之声》送到纯正手中,纯正感到十分高兴,认为刊物质量很高,对修谱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他表示要认真阅读,并保留一套齐全的刊物。他还说,要带一套到上海给儿子赵毅博士,让他多了解衡汑赵氏修谱的近况,以便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修谱工作。他建议,2015年修谱工作的重点除继续查漏补缺外,就是要尽快将收上来的信息录入电脑,积极开展修撰工作。    

*2月份以来,樟树房锦字辈宗亲长林利用春节拜年的机会,前往羊鹿坪车塘湾等地,把在外地工作居住的11户宗亲的信息登录了上来。针对其中四户信息不详,他不厌其烦,连续三次上门走访,终于将信息登录齐全。

*3月19,协成书记偕夫人由岳阳来潭,专程到纂修处办公室视察,听取了宏亮关于近期修谱工作情况的汇报,对下一步修谱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一是在五修谱中,衡汑赵氏溯源最好把宋太祖赵匡胤摆在秦王赵德芳之上。二是衡汑赵氏四房以后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将会合在一起的,故收到外房的也可录入(附录于后)。三是想方设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线索,进一步加强同台湾和浙江等地赵氏宗亲联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以扩大对外影响力,确保五修谱稿全覆盖。四是在《湘潭县志》中能否查找到曾任两届八年潭邑的文林郎殿先公的信息?如没有,应补上,以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五是实行电子版和印刷文本并行,既保护好知识产权,又利于及时更新、修正宗亲信息。

*3月19中午,宏亮、永新、洪杰、冰穗、争光、赵强、大赵强、永春、赵维、浅平、艳萍、国庆、耀午夫人等宗亲参加赵璋新婚喜宴商谈了衡汑赵氏修谱事宜,就近期一些具体工作进行了交流。

*3月20,宗亲耀国老人风尘仆仆地从自家里赶到湘潭市河西平政路纂修处办公室,送来了他近期走访登录的5户宗亲信息表,并了解了信息录入电脑的进展情况。他表示,要继续将坚持不懈地做好上门入户登录工作。  

*3月24在凯辉家中,宏亮收到了凯辉近期登录的48份信息表,还有32份宗亲信息表正在补充完善,待补齐后再由凯辉送交纂修处办公室。近日,凯辉还准备到益阳去登录宗亲信息。

*在此次修谱工作中,樟树房锦字辈的宗亲友余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他领队前往市公安局、湘钢、城里头、火车站等,多方联系宗亲,登录信息,成效比较明显。

*3月28晚,宏亮来到洪坪村宗亲在雪家。在雪介绍,2月8会议后,他很受感动,先后到姜畲镇的建中、庙山、易家山等村,云湖桥镇的云湖、集中、七里等村,上门登录或电话联系,共收集了24户宗亲信息。他还准备春播以后再到周围宗亲家去登录修谱信息。

*3月28上午,314日下午与争光到罗和平老师家商量谱稿修撰问题后,宏亮再次来到罗和平老师家,与罗先生及正春一起商量修谱工作。罗和平建议,一是尽快把直接从事修谱工作的人员组织起来开个会,具体研究下一步修谱工作;二是议定好五修谱的貝体方案,明确职责,各行其事;三是对修谱人员适当给予经费补助。正春表示,近期将与德荣一起继续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拟分两组外出查漏补缺。如云湖桥的七都一甲地,还有一二三四都都有赵氏后人,都应及时补登信息。              (宏亮 洪杰)


2015222,北京宗亲赵阳偕妻儿回到祖居地杨嘉桥省亲祭祖,寻访衡赵氏宗祠。图为赵阳(左二)在宗祠遗址(今荆洲中学)听取宏亮(左一)等宗亲的情况介绍。

【修谱要闻】

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总纂室2015年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

加强纂修力量,组建修撰班子,认真撰写谱稿,扎实开展工作,力争在201512月底之前拿出中湘衡汑赵氏五修族谱初稿,并协助做好族谱征订工作。

二、工作设想

1.深入走访各房各点宗亲,及时发送《敬彝之声》,进一步加强对各修谱联系点的联系和指导。

2.充分发挥各房各点宗亲的作用,继续查漏补缺,采集未入谱宗亲信息,力争真实可靠,消除盲区,杜绝漏户。

3.认真做好信息登录工作,把已收集到的宗亲信息及时录入电脑,交编委审核后进行初编,争取在10月底前完成。

4.研究制定族谱发行办方法,经编委会审定后实施,着力做好族谱预订的宣传、统计工作。

5.加强同衡汑赵氏文化研究会(筹)成员及外地宗亲联系,开展学本来交流,整合修谱资源,为修谱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保障。  

(责任人:宏亮、争光)

 

【人物春秋】

人民海军建设功臣赵怀德

赵怀德(1927.2-1983.2),派名耀理,中湘衡汑赵氏21代嗣孙,伯塘房耀字辈,赵哲之大弟。1927年丁卯年正月二十日生,湘潭县杨嘉桥镇荆洲管区旷家村延庆冲上屋场人。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肯用功,成绩名列前茅。早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48年加入青年团,1951年转为中共党员。19496月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四野十二兵团军政干校当教官。解放后,萧劲光奉命组建新中国海军,从十二兵团挑选200名青年知识分子北上,作为新组建的海军部队各级干部骨干,怀德名列其中,为创建人民海军建立了功勋。“文革”中受到极左路线迫害,转业到地方工作。此后,长期在河北机电学校(后改为河北机电学院)任教,曾任学院教务长兼机电系党总支书记。1983年正月初一病逝于石家庄,享年56岁。学院领导在其悼词中称赞他为“革命志士”、“办学内行”,是最讲实干的领导干部。其胞兄赵哲撰挽联云:“少相爱,长相亲,关山戎马共驱驰,怀国忧投笔从军,辗战江南屠虎豹;既同胞,又同学,革命征途互鞭策,讲实干鞠躬尽瘁,帐投河北育英才。”归葬家乡,与父母合冢。娶古志华,生卒未详。子赵威、宇飞、海炎。   (锦 昶)

央视著名记者赵宇飞

赵宇飞(1956.6~2005.9),中湘衡汑赵氏二十二世嗣孙,伯塘房在字辈。赵怀德之次子。1959626日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上海工业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后调入中央电视台,历任新闻中心记者、记者组组长、编审等职。自幼聪明好学,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驻中南海特派记者,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曾随国家主席江泽民首次访美,并与江在华盛顿合影留念。宇飞学识渊博,思维敏锐,文笔犀利,工作勤奋、敬业,报道力求客观、准确。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经手编导制作并发表的新闻报道在千件以上。他爱好诗歌、散文,关心各种社会现象,有很强的分析力和洞察力。20059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年仅49岁。妻唐清波,加拿大博士毕业,从事英语翻译。    (锦 昶)


赵怀德之祖父、赵宇飞之曾祖父赵执中公墓碑。

【艺文撷英】

赠衡汑赵氏宗亲(外一首)

赵焱森

修志兴文国与家,亲情民谊谱芳华。

青山有幸人才济,汑水无涯岁月赊。

彩凤朝阳栖玉树,清风寄意舞莲花。

庙堂遗训传千古,世代丹城报国家。

忆赵甄陶教授

湖湘共举启吟航,回首当年谊义长。

汑水迎君开咏席,麓山诲我展华章。

情怀家国诗风劲,学贯中西姓氏香。

病痛缠身心亦壮,尤将余韵赋斜阳。

*赵焱森,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湘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湖南省纪委副书记,现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

赵璋雨卓新婚大喜

兼和刘安定范义坤先生

赵志超

酥酥细雨喜知时,碧草如茵万物滋。

紫气氤氲牵玉手,春光灿烂照蛾眉。

和鸣犹胜相濡沫,举案欣看连理枝。

今夜月圆花更好,锦程携手写新诗。

赵孟頫《岳鄂王墓》赏析

耘斋主人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这是宋末元初著名诗人、一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名作——《岳鄂王墓》。

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将领岳飞被害,是一个千古奇冤,历来有许多题咏、凭吊。赵孟頫这首怀古七言律诗的描述显得尤为沉痛。

作者是宋朝的宗室,带有皇家血统,对宋朝的腐败灭亡比常人有更特殊的感受。写此诗时,宋朝已经灭亡,在元朝高压政策下,作为宋室的遗民,诗人对敌人的怒骂不能太露骨、嚣张,何况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能在战场上打败敌人,却无法战胜朝廷中以秦桧为代表的腐败投降势力?秦桧1127年被俘叛宋,成为金太宗弟弟挞懒的亲信,三年后被挞懒遣返,诈称杀死了看守士兵夺船逃回,其花言巧语骗得了宋高宗的宠信。秦还力劝宋高宗和议与金签订和约,称臣纳贡,割地划界,以“莫须有”罪名诬杀抗金大将军岳飞。一代奸臣在宋高宗的宠信下,把持朝政十九年,诛害忠臣良将无数,易执政二十八人,其性阴险,晚年残忍尤甚,世代被人唾骂。而赵孟頫作为一个遗民文人,又有什么能力扭转乾坤呢?面对元朝统治华夏已成定局的残酷现实,他只能无奈地发出“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的悲吟,宋王朝已一去不复返了!

宋亡以后,赵孟頫经过杭州西湖,拜谒岳飞墓,写下了此诗。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腐败者造成的一大悲剧。岳飞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无人护理而使得陵园荒芜。诗中描绘了岳飞墓的凄凉景象,不仅仅表达了对抗金英雄被害屈死的叹息和哀悼,同时流露出深沉的故国思念之情,更是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腐败误国的含蓄谴责。

赵孟頫生于1254年,1322年逝世。为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诗词家。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之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十世孙。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訾,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他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11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回到故乡闲居。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元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因此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江苏吴兴。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尤多闲情逸致,常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士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因此与文人士子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产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其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本人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但是,身为宋朝宗室的赵孟頫,却因无奈仕元并为显宦,而为宋朝遗民所不齿。他亦因此常有追悔、痛楚之感,在其一些诗歌里时常表达出这种复杂的痛苦心情,悒郁悲歌,颇能动人。这首《岳鄂王墓》就是其当时复杂心情的体现。

 

【家书选登】

赵哲先生致志超信

志超:

经过思考,有几个问题同你商量一下:

一、修族谱是一件大事,陕北也有修的。我看过,比旧式族谱只加了嗣孙女及照片,别无改革。如果我族由我来负责修谱,就应该根据新形势,贯彻先进文化思想,对比过去的族谱,要有许多改革,并增加新的内容。如以男系为主,必须实行男女平等的原则。所以,赵氏讨回来的媳妇和嫁出去的女,有功名者、有成就者,都要一一介绍其生平事迹,特别是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者,应有详细介绍。

二、为了找到衡汑赵氏第十六代嗣孙赵士骧公为主修的族谱,以作为家族溯源的重要依据,我必须亲自回湘去乡下(湘潭县杨嘉桥镇荆州管区衡汑村赵家坪)查证。如找到赵文华的后辈,或找到田树坪赵十八阿公的后裔,就肯定能得到这部宝贵的史册。另外,赵梅村兄如果不死,也不要我费这么大的力气了。其他人去找,是难以奏效的,因为他不信任你,就不会把族谱拿出来给你看。

三、为了把赵氏续修族谱修好,我想请你去借一册韶山《毛氏族谱》作为样本,这对我们修谱肯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这事只有你能办到,因为你在市政协文史委工作,可以研究毛泽东家世的名义,去借阅《毛氏族谱》。

四、我衡汑赵氏人丁兴旺,在国内外的新生力量是不少的。既有乡下农民、商人、干部、工技人员,也有殷实富户,丁口可能上万。如能举全族之力,恢复宗祠,修好赵氏续修族谱,其经费应该是毫无问题的。

五、为什么要在原址恢复赵氏宗祠呢?因为宗祠的后山是我衡汑赵氏始祖赵殿先公和始祖妣杨太夫人的安葬之地(此说尚待考证——编著者注),坟堆是很大很高的,又是少见的风水宝地。

六、我回来还有一件心事,是要查访宗祠的古物。最重要的是寝食堂正梁下挂的那块匾,上有“高山仰止”四个大金字;还有许多对联、雕刻件以及十八学士的木雕像。两扇很大的桑木大门页,上雕落地大门神秦叔宝和蔚迟恭。这些需要我们去衡汑村走街串户,明察暗访,方能找到。我想,虽然经过翻天覆地的几次毁损,但总有少数赵家爱祠的贤孝嗣孙,暗中收藏、保存下来。我虽年老,但壮心不已。我不但要续修好族谱,而且倡议原址上恢复有历史意义的古宗祠原貌。赵氏宗祠是湘潭境内特有的皇宫式的宗祠建筑,比韶山毛氏宗祠还要气派。在封建时代,若非帝胄是不能按皇宫的规格修建这种宗祠的。赵氏宗祠早已证实衡汑赵氏确属宋室皇裔无疑。众姓对此也曾叹羡不已。为这件大事,我先要去北京找两个侄儿宇飞和赵阳,我想他们会热情赞同的。因为两位侄儿经常督促我写家史,家史是属于族史的一部分嘛!

你们也要想办法筹措经费,以便修好族谱。总之,一经修谱,便要建立比较正规的财务制度,并把办公室租好(设在市内),把给族人的通告写好,印发出去。人才主要在湘潭赵氏子孙中去聘用,并酌情付给报酬,使其没有后顾之忧。

你有什么意见,马上写信告诉我。对我的构思如有异议也可提出来,事不迟疑,说干就干。今天还有健康的身心,以后就一天天老化了,这件事没有智力、耐力,是无法完成的。

祝你

全家清吉!并向你父母问好!

                叔祖  仕敏

       2001年1月12陕西横山

(原载赵志超编著《思源》,200312月美意世界出版社出版)

 

【历史掌故】

“柴米油盐酱醋茶”出自湘潭人

锦 昶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常借出差长沙之机,去湖南师范大学麓山村拜访叔祖父、著名诗人、学者赵甄陶教授,曾多次听先生谈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诗。先生见我从事政协文史工作,便问我,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我摇摇头,为自已的孤陋寡闻感到羞赧。先生说:“清代张璨是我们衡汑赵氏的亲戚,是我外祖家的人,是湘潭的历史名人哩。”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之情。先生还告诉我,张璨是清康熙乾隆时人,生长于湘潭县杨嘉桥。张璨个奇人,不仅身材魁梧,为官清正廉明,断冤狱,审积案,深受百姓爱戴,而且能诗文,工书法,富于文采……

张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这样写的:

其一

南轩北牖又东扉,取次园林待我归。

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其二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两首绝句见诸清代学者、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为众多读者耳熟能详,亦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听湘潭县政协委员、退休教师赵钟灵先生谈论过此二首诗,他说:“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很经典,堪称为人处世之箴言。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张璨这两首诗,第一首末句已成为著名格言,第二首也早已是通俗诗句经典。

张璨(1674——1753),字岂石,号湘门,湘潭县下升家塘(今湘潭县杨嘉桥镇花围村一带)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拣选授无锡知县。在任职期间,曾撰写对联悬于大堂:

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张璨积极清理积案冤狱,颇有政声。后任河间知府,以书生任职,曾赤手擒盗,与鲁之裕(字亮侪,袁枚撰有《书鲁亮侪》)齐名。他以不怕事著称,经常说一句话:不要怕鬼,如果遇到鬼,只管和它打架。有人回复他,打不赢怎么办?他就说,打不赢我就成了它,怕什么?

张璨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清乾隆时,果亲王允礼管刑部,三法司诸臣奉命惟谨,果亲王曾经主持刑部会议,拦中门不得出入,部院长官车马皆由侧门通过。张璨无所避让,拔剑斩断门索,驱车直入。张璨为人长身紫髯,大腹便便,王子戏挽其须,他正色呵止。因忤亲王,坐公事降调。传说召见时,乾隆帝问道:有人说你有才无量。张答:臣请归学量。57岁时遂罢职归里。曾作《嘲鼠》诗有“毁我衣冠皆汝辈,剿他巢穴在明朝”之句,有人检举为反诗,钦命专人来湘查办。来人为张璨任无锡知县时的平反昭雪者,因科举授官升擢要职,遂为其尽力弥缝,才免予追究。张璨卒后,有人讦告他“擅改御书”。家属畏祸,所有遗著如《石渔诗集》、《遗安堂诗文集》、《湘门赋》、《呻吟草》等尽毁。此事实为我乡邦文史上之至憾!

张氏一门兄弟子侄,科举任官者很多,其子张之澴曾倡修杰灵台、高峰塔。此杰灵台乃湘潭万楼,张璨有“湘水回澜”四字。

《诗词》报主编、读山诗社社刘安定先生致力于挖掘整理湘潭先贤遗著,曾检点各种选家著作,发现民国总统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辑录有张璨《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二首,诗如后: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

七载分携楚水滨,白头吟苦见交亲。

重逢人日题诗地,犹是天涯远客身。

老去残骸还作健,生来傲骨不忧贫。

行行盾鼻书还著,每把高文辄有神。

 

一卷光芒怀葛堂,读书搔首望苍苍。

此生有愿事千古,明日思君天一方。

金碗荒丘悲蔓草,铁函良史凛秋霜。

岐阳此去应回首,记听歌声是楚狂。

    当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作者还有另外一说,传为唐代大才子唐伯虎所作,只是字句略有差异。诗曰《戏题》: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

遥想当年,唐伯虎何其风流潇洒。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其寄情于山水之间,明心于庵院之所,真令人向往。而今好景不再,终日疲于生活应酬、琐碎小事,奔波于名利之间,为了生存发展殚精竭虑。真是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

唐伯虎诗曾见诸于网络微信,传播甚广。但我想,有诗家赵甄陶先生等方家的口碑资料,又有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李寿冈诗文稿》、《诗僧故里》等文史资料佐证,更有清代学者、诗人袁枚《随园诗话》的记载,“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原作者当属湘潭人张璨无疑。



发:全体编纂委员会委员、顾问,纂修处工作人员,各纂修联系点,修谱志愿者

主编:志超       副主编:洪杰、永新         责任编辑:宏亮、争光

电子文档发送QQ775863751421文印室) 联系电话:13117320705(宏亮) 18173220830(永新)

湘潭赵氏宗亲QQ:320537186           湘潭赵氏族谱网:www.caigen.com/zhao/

 

 敬彝之声2015第4期(修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