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先人赵东藩所作的《中湘衡托赵氏族谱.四修序》,可得知:一、修谱意义重大。“族之有谱也,犹国之有史也”。“谱牒所以考世系、别亲疏,而凡大宗小宗、左昭右穆,莫不有序,以凭后人稽考”。二、衡托赵氏历来人才辈出。“我族殿先公,肇籍钱塘,卜居衡托数百余年,子孙蕃衍,代不乏人”。难道还缺乏修谱之人吗?三、族谱为三十年一修。“古人重谱之例,以三十年一修辑之”。“程子有云:谱三十不修为不孝”。衡托赵氏已经91年没修谱了,再不修,恐将背上“不孝”的骂名了。
修谱是大家的事,每个人都要关心,都要作贡献。到年终,扪心自问,我做了什么?出了钱?出了力吗?参与了吗?是不是对得起列祖列宗?可以多种方式参与。如果什么都不参与,休谈修谱。起码一条,各人自扫门前雪。是否把自己家里情况弄清了,信息是否提供了?这也算一种参与吧。修谱是大家的事,并不是要各人出多少钱多少力,而是要大家都来关心、参与、配合。有的人有困难,可以理解。可修谱从来没向谁摊派过一分钱。自愿捐的几个钱,大都是修谱者捐的,即既出钱又出力,十分艰辛。如宏亮、永新就是如此,不仅长期坚持义务修谱,而且慷慨捐资。延斌和赵强两位伍赵后人都如此关心支持衡托修谱,出力甚多,何况我们衡托后人!还有在清、纯正、耀国、正春等前辈,都是很有使命感和紧迫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