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聚能 修谱圆梦
——志超、赵毅关于修谱工作的对话
(2014年10月14日)
志超:你好,赵毅老弟!
赵毅:志超兄好!
志超:忙吗?跟你讨论一个修谱的问题好吗?
赵毅:还好。
志超:宗亲群内我们常探讨一些学术问题,比如说家世源流、如何修谱等等,今天我们就讨论如何修谱吧。
赵毅:很好!
志超:本人很敬佩述靓、正春二位先生的学识。这个群有述靓、正春长辈登场,加上和平老师的参与,学术空气一下便活跃许多。还有,你和永红、赵波、延斌等中青年才俊的积极互动,使得群内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赵毅:这对厘清一些历史疑案是有帮助的。
志超:巾帼不让须眉,群内永新、赵璇、冰穗等有才女之称,均
为热心人士,希望为修谱多多出力。
赵毅:老兄,族内修谱,是否已在做编辑校对工作?如果是的话,咱们就一条条过,过完后保存,省得做重复劳动。
志超:暂时还没有。
志超:《中湘衡托赵氏五修族谱》的纂修工作已于今年3月8日拉开帷幕,目前已全面铺开。信息、资料的收集正在深入进行,还需查漏补缺,登录工作还没正式开始。现在是边收集信息、资料,边做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进行旧谱点校和整理。这样可弄清楚老谱的体例,以便于吸取前人的智慧,知晓前人是怎样修谱的;再着手撰写谱稿,进行系统修纂,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赵毅:这个很有必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赵毅:要想方设法节省成本。建议通过网络,把任务分解下去,
化整为零,应该不难。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志超:信息登陆可以那么作,但文稿编撰不行,因为修谱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靠电脑简单操作。
志超:要组织好纂修班子,尽快物色好执笔人。基本队伍除你、我及宏亮、永红、赵波、赵璇等外,还可特邀述靓、和平、义坤等人参加。
赵毅:个人觉得,应尽量不让外族人参与,否则会显得族内无人。
志超:这个问题等下回复你,先谈编撰人员安排吧。
志超:齿录可以宏亮、永红、永新等为主;还有,鸿斌教授可派大学生协助登录。学术探讨与咨询服务可以赵波为主,永红、述靓、延斌及其余有兴趣者可参与。旧籍整理可以你、我、述靛、和平为主。
赵毅:听从老兄安排。
赵毅:正春先生古文很厉害呀!
志超:是啊!正春前辈亦可参与。
志超:人物传记、家训家规、艺文、序跋等的撰写和整理,以你、
我(古代)及争光、赵璇(现代)为主,鸿斌、赵波、述靓、和平、延斌等参与。
志超:正春先生背后有个人,你道是谁?
赵毅:谁啊?
志超:罗和平先生。和平先生是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诗文功底很深。
赵毅:哦!
志超:对了,古人说,江河之深,不拒细流;泰山之高,不拒尘
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修谱也是一样道理,要讲包容。
赵毅:呵,有道理!
志超:衡托赵氏要想修成湖湘名谱,必须广纳贤才。
赵毅:对!
志超:所以,修谱要不辞女性,不拒外族。何况主修大都是族内
人士!
赵毅:女性是可以的。但外族人参加修谱,好像没有先例。
志超:有先例,无先例亦可改革。当年,韶山毛兰芳、毛宇居主
修毛氏三、四修族谱时,就曾邀前清举人戴炯(毛家外甥)、山石布衣周定宁(外族人)、姻亲周自娱(毛楚雄的舅舅)等参加,或作序、或撰写传略、或题赠诗联,修成名谱,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
赵毅:请名人作序是有的。
志超:我认为,只要沾亲带故又热心修谱的人,均可参与。
赵毅:要是能把伍赵和榜公的来历考证清楚就好了。
志超:这些疑案都会要弄清楚的,不过要仰仗大家的共同努力。
赵毅:您可跟述靓叔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另外,他们白龙潭赵氏在修谱,看有无社会力量参与。这就是一个关于传统的问题。
志超:好的,又回到老问题上了。你说的不无道理,修谱应可能挖掘利用族内人才,但也不应拒绝“外才”,一切有利于本族修谱的因素都应当充分调动起来。不能认为让“外族人”参与修谱,就会“显得族内无人”。当年王闿运应邀主修《桂东县志》,并没有认为诺大一个桂东县找不出一个县志主纂。
赵毅:皇族修谱倒是会请大臣主修的。
志超:当今一些年轻人不大热心修谱,忽视传统文化,令人担忧。
衡托赵氏修谱,几经发动,仍然应者聊聊,有的甚至视若无睹。因此,请几位沾亲带故的族外人士参与,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激活”大家的热情......
志超:91年没有修谱了,修谱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族内许多长者都很着急,很有责任憠、使命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宏亮、在清、纯正、耀国、正春等长者,都期望将族谱早日修成,并不顾年事已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参与修族,精神可嘉。
赵毅:敬佩族老们!
志超:现在只能讲结果,不能讲过程。谁能把谱修成,谁就是功臣。诺大一族,如果修不成谱,你我均无地自容。
赵毅: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修不成谱真是令人遗憾。不!不是遗憾,而是罪过。
赵毅:通过网络的交流,我觉得有可能把家族的来龙去脉和一些历史疑案搞清楚,只是要机缘巧合。
志超:这次修谱一定要把有些问题尽可能搞清楚。
志超:目前修谱工作还有一些困难。
赵毅:遇到哪些困难?
志超:主要是缺人,缺少真正懂修谱的热心人;还缺钱。其实,诺大一个家族,修谱的钱和人还是有的;关键是缺热情、缺耐心。
赵毅:要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人越老越想修谱。我父亲出去登记宗亲信息,经常被一些堂客们讥讽,有时中饭也吃不到。他倒是乐此不疲。主要是觉得找到事情干了,有乐趣。
赵毅:青山桥伍赵六修谱是几个乡村老倌修的。不管谱怎样,总算修成了。
志超:不错。他们有的是时间,你我有那么多时间吗?他们那么齐心,我们有那么多奉献者吗?我们修谱时隔近百年,他们才几十年,难度哪有这么大?
赵毅:难度确实很大!
志超:相比之下,一些年轻人、女人却不太热心,更有说风凉话的。
赵毅:说风凉话的总归是有的,毕竟社会变迁了。
志超:现在需聚人聚力聚智,还需要有经济支撑才行。
赵毅:修谱是既贴钱又贴力的事,十分艰苦。没有高风亮节的人是不会干这事的。
志超:只要广泛发动,这个问题是能解决的。
赵毅:将来序言里一定要把修谱的艰难写进去,请后人不要对族
谱求全责备。
志超:对!二十世祖东藩公主修衡托赵正四修族谱时,曾说:“谱
之难修,难于其心,不难于其事,使心有不尽。于心不能无愧,吾亦惟尽吾之心焉耳。”(见赵东藩《四修序》)可见修谱之难!但只要我们尽了心尽了力,不会愧对列祖列宗,亦不会愧对子孙后代。
赵毅:是啊!我们都要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超:筚路蓝褛,以启山林。更要学习这种精神啊!
赵毅:收族敬宗,造福子孙,功德无量。
志超: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共圆修谱梦!
(耘斋主人整理)
2014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