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化衣冠

 主题:赵梅村轶事

耘斋主人  发表于2015-04-29 19:05:50.0


 

赵梅村轶事 赵梅村,中湘衡托赵氏二十一世孙,属伯塘房,耀字辈。住湘潭县杨嘉桥镇西花村,生卒年月不详。年龄大致与吾叔祖父赵甄陶教授相仿,或许略小一点。 梅村先生出身地富,解放前家庭比较殷实,读过不少旧书,有学问,擅长对联,人古文功底较深。他还会算八字之类,会相术。解放后,家道败落。因出身不好,受历次政治运动打击,命途多舛,晚景凄凉。那时候出身不好的人,往往有些古典文学底子,可惜生不逢时,无用武之地,辜负了一肚子诗书。那时乡村里好多有才华的人都被埋没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吾叔祖父赵甄陶教授,时在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曾介绍梅村公去湖南大学教授楼守传达,送报纸,有过一段自在的时光。后来,他年龄大了,因生活不便,又回到了老家,依然过着零仃、落泊的生活。 当时,不周先生单位(?)有个好人,叫周福泉的收留他餐宿,曾见他和主人一样吃肉包子咽甜酒冲蛋。不周记得,有户人家办喜事,门上贴了四个大字“天锡佳期”,不周见此,便问梅村先生:这个“锡”是金银铜铁锡的“锡”,怎么能“天锡”?梅村公说,通“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承甄陶叔祖作介,梅村老人曾数次来湘潭市平政路,作客我家,我们得以相识,并呼他为“叔公”。那时,甄陶公正与仕敏公、梅村公等老人商议倡修家谱。他们联络了一些宗亲,搜集了一些资料,作了一些准备工作,终因时代久远,任务浩繁,精力财力不济而作罢。 赵梅村有儿子两个,长子赵延基,是不周邻居,年龄和不周先生相仿,家住铁塘湾里。有一次,他带了个指甲刀,不周觉得很稀罕,当面借着指甲刀将手脚(共20个)指甲全部剪完。在不周的印象中,延基个头不高,稍胖,眼睛小,皮肤偏黑。乡下的红白喜事,总见他穿着黑色的香云纱衣服去行礼读文。这多少继承乃父的风范。 梅村公有个外孙,叫范义坤,湘乡虞唐人,曾在广州部队服役多年,转业后分配到广州工作,现系越秀区档案局副局长。义坤爱好古典文学,写得一手好旧体诗,曾多次参赛获奖。这也许是受家学熏陶的结果吧。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