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01《原谱序》
夫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之法惟修宗谱。而宗有大宗、小宗。《谱例》论曰:大宗以收族也,苟大宗废则小宗之法亦无所恃以能独施于天下。予谓大宗不废而小宗废,则大宗何所据以维持也?是以有宗谱必有支谱。
修宗谱者、本聚族而世居故里,宗谱修则大宗不废,而小宗亦可恃也。修支谱者多寄籍而衍裔他乡。苟支谱不修,则大宗小宗皆废矣!故世之平民而发迹他邦者,代远年湮,求其宗而不可得,故有连宗会谱虽列卑行亦不为荣辱者,或各以声势相附,张大其族而其实皆非其族者,可知大宗、小宗之法、均不可废也!
吾族始祖来自宦游,乃入籍于涖任之地。不但誌有可考,且墓现存而碑可据,原籍世居钱塘宗族蕃衍。人尽知为宋裔。而宗谱确凿。计自浙至湘,迄今八世,子孙各记其世次名讳,予亟为编纂成谱,为欧、苏五代六代一分之法,则亦可为湘族之大宗矣。如《谱例》谓世次名讳之既详,不必悬定为宗法而宗法存焉耳!惟冀世世贤肖,按例续编。不失其大宗,无遗其小宗。是所厚幸!焉敢谓能存宗法、无愧于尊祖敬宗收族之义哉!
八世孙允端谨识
明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仲春月既望,)二月十六日
注:朔,每月初一日。望日:每月中十五日。既望,过了十五,即十六日
这是前修老谱中年代最远的一篇原序。
作者是樟树房开房祖浤溪公讳满的长子,允端公,字本正,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十月二十六日巳时生)经历 明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庆-穆宗隆庆-万历五朝,殁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三月初三日戌时享高寿八十九岁。他是衡汑第八世裔孙。
此序对研究赵氏源流较有俾益。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馀子为“小宗”。《仪礼•丧服》:“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唐 孔颖达疏:“百世不迁之宗者,谓大宗也,云有五世则迁之宗者,谓小宗也。”
罗和平记于 乙未正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