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化衣冠

 主题:中湘衡汑赵氏一世祖至四世祖系絲齒錄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7-21 16:28:32.0


 

1世 榜,字殿先,号南墀,文林郎,行详府志。元至顺元年(1330)庚午八月初三日戌时生,享年76,明永乐四年(1406年) 丙戌二月11日辰时卒,葬十四都千户荡屯所屋后,金盆形,卯山酉向,有图。公讳榜,殿先其字也,世居浙江钱塘县,父讳宜言,改箴言,字铭彤,元末贡元;明洪武七年甲寅简任江西建昌府别驾,擢升饶州府太守。母袁,太恭人,生子四。长讳高,字步际,明初进士,官至刺史,子孙归钱塘故里。次讳标,字阁臣;三讳金,字丽生;俱明初廪膳生,子孙均入籍饶州府浮梁县北乡高陂。公居季,明初孝廉,明洪武丙子(1396年)特简湖南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永乐甲申(1404年)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遂入籍邑之十四都,原系九十二都千户荡八甲汤承户,新立户名赵言,越四世迁居衡汑,七世开四大房,服畴饱德衣税食租继继绳绳,皆公之福泽绵延所致。子二。 妣杨,生未详。明永乐八年庚寅九月17日未时没,葬附公墓。生元一、元二。 2世 元一,字元公,元至正七年丁亥十月初五日午时生,享年70,明永乐15年丁酉九月没,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二 妣刘,元至正八年戊子12月11日未时生,明永乐十年壬辰四月12日丑时没,葬十四都金盆山酉山卯向。生佳、益,明宣德元年丙午,子孙迁居安化县,后曾孙名绪,考授石阡府龙泉县知县(今贵州凤冈县),其族至今旺盛。 元二,字元亮,元至正九年已丑三月初一日丑时生,享年72,明永乐18年庚子12月初十日寅时没,葬邑城外六一庵后山。明洪武15年(1382年)齐王分藩长沙府,公任红船差籍,居府中。子一。 妣莫,元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初七日申时生,明永乐十年壬辰九月23日戌时没,葬十四都龙形山。生可。 3世 可,字天奇,明洪武元年戊申五月初七日寅时生,宣德八年癸丑七月15日未时没,葬十四都龙形山,乾山巽向。子二,女一。 妣衡,明洪武二年已酉八月14日辰时生,宣德十年乙卯11月20日午时没,葬附公墓右。生文达、文通,女适伍。 4世 文达,字上之,考授王府引礼舍人,明洪武24年(1391年)辛未正月初二日午时生,享年74,天顺八年甲申八月25日亥时没,葬邑城外六一庵后山辛山乙向。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丁巳迁居邑之三十三都五甲七甲,即今六都三甲衡汑,仍立户,名赵言。子二。 嫡许,明洪武23年(1390年)庚午三月初九日申时生,享年76,成化二年丙戌正月17申时没,葬附公墓。生居仁。 韩氏,明洪武29年(1396年)丙子二月28日子时生,享年78,成化十年甲午三月初一日未时没,葬七都一甲石井铺赵家觜,艮山坤向,有碑志,生居义。 文通,字亨运,生没未详,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一 妣陈 生没未详,葬龙形山,子伍姓。妣抚甥承祀,与文达公产业平分,今十四都伍赵是其后裔也。 出处见电子版本10555页

 


  根据光绪14年湘潭县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14:35:35.0


 

洪武二十九年 始祖任县令,光绪县志上未载,第1任与其他县令任期(见光绪14年湘潭县志第407~408页)卢兰洪武28年任,县志上有几个只任一年的,比如金彦和洪武15年,罗仲常洪武16年)谈不上冲突,第2任期与朱诩冲突(洪武33年(公元1400年)任) 不过由于永乐甲申(1404年)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可能始祖只当了1届(正好满70退休,而不是74退休),记错了,也解释得通 湘潭有几个县令极简单介绍在光绪14年湘潭县志第482~483有 根据嘉庆湘潭县志(卷15-2 p467~468) 知县 洪武2年 莫玉 洪武5年 王叔为 洪武15年 金彦和 洪武16年 罗仲常 洪武20年 王昂 洪武27年 沈昇 洪武28年 卢兰 洪武33年 朱诩 古代知县的任期实行限任制,不得久任一地。秦汉以降到明清,县官任期一般为三年,只有明代规定任期时间较长,为九年一任。县官任职虽规定有期限,但实际上常因丁忧去职、临时升用或有过贬谪等多种原因,往往达不到规定任职时间,任满调动一般在本省外府。


  文林郎(见光绪14年湘潭县志第129页)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15:33:22.0


 

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


  【嘉靖】长沙府志 第64页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17:18:13.0


 

洪武27年沈昇?,28年卢兰,33年朱诩


  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21:43:54.0


 

据《浮梁县志》记载,赵万初洪武二年始任浮梁县丞(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卷之五《官制·县丞》“明洪武”条)。他的任期在“洪武早中期”(刘新园:《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明初与永乐官窑瓷器之研究》,《鸿禧文物》创刊号,1996年,第9页)。证实这些残片为当年浮梁县丞赵万初在洪武十年(1377年)前后受命烧造的官窑瓷和 据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卷五“官制、洪武县丞”条下有赵万初、陈登的名字。而陈登有传,为洪武末年县丞,赵万初名列陈登之前但无传。据此可认定他是洪武初期早于陈登的县丞,


  同治《饶州府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22:10:44.0


 

不全:( 910页起无洪武年间名录:( 926页有宋通判赵公懋、赵介如(1622页,有传) 931页起郡守无赵姓 935页起同知无赵姓,936页有赵紱,时间不对 938页起通判无赵姓 947页起知事无洪武年间 于干县 1027页元赵趾知州有传 1036页教谕赵由義 1043页巡检赵铃 乐平县 1074页赵廉洪武七年任县丞? 浮梁县 1113元州牧赵邦彦? 1114元州同赵瑜 1115元州判赵日粹 1120明州丞赵万初 洪武2年 1522页有赵孟远 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 1527赵孟穗 1817起 浮梁贡生名单无 1889 浮梁 赵仲宣


  正德《建昌府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7 23:00:23.0


 

701页元建昌路总管赵仁政、赵茂 704页建昌府知府赵明可洪武三年任? 宋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 洪武七年艾复初任建昌府通判???


  永修县志办 建昌县志卷之四 应该不是这个地方?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8 11:09:19.0


 

永修县志办 建昌县志卷之四 知县 明 改南康路为府,建昌复为县。 赵有庆,洪武元年任知州,旧志缺。 闻观,洪武五年任。 倪均辅,洪武七年任。 张蒲志,均作公,与塔水桥记作均。 槐恭,洪武三年任。 梁崧,洪武八年任。 建昌府(今江西南城县、黎川县、广昌县、资溪县、南丰县)。 南康府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


  ?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8 11:12:03.0


 

十四世 榜 字殿先,文林郎,明洪武丙子年出宰潭邑,两任八载,永乐甲申年致仕,入籍,是为我衡汑一族始祖。 元朝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直到元亡。 元至顺元年(1330)庚午八月初三日戌时生,享年76,明永乐四年(1406年) 丙戌二月11日辰时卒, 明初孝廉,明洪武丙子(1396年)特简湖南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永乐甲申(1404年)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至洪武二年(1369)改湘潭州为湘潭县属长沙府 自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分荆州,立湘州,治长沙,隋改湘州曰潭州,州治潭州(长沙),辖湘潭,元元贞元年(1296),湘潭由县升州,称湘潭州, 洪武三年(1370)降为县,属长沙府。 1369年 洪武二年 湘潭改洲为县。 知县莫玉招收流亡,奖励移民,以增加户口。继任王叔伪给迁恶报农民分配土地,教民耕种,鼓励开荒,人口逐渐兴旺。 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文林郎不是职官,而是散官,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散官用来定级别,就好比现在说“行政几级”一样。跟现在比的话,因为明清时知县均为正七品,所以大概可以算得上正处级干部。 明、清时都用来授正七品文官。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18 11:28:02.0


 

洄溪赵 1说 始迁祖榜,字殿先,生于元末,明洪武间由浙江钱塘以孝廉官湘潭,遂家焉。传五世至居仁、居义,后各建一祠,遂分为二族。 1说 一世祖殿先公,原居浙江饶州,宋时官茶陵卫千户,宋元佑3年(北宋哲宗年号,公元1088年)自浙迁湘。八世青龙,卜宅湘潭洄溪。1943年六修族谱。 (此说当误)


  母袁,太菾人(更正)

沉醉  发表于2013-09-21 00:08:53.0


 

应改为:母袁太恭人。 太恭人:明清时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 清曾国藩《陈仲銮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封母 高 太恭人,祗顺惇篤,尊尚节义。”参见“ 恭人 ”。


  Re: 应改为:母袁太恭人。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21 08:58:51.0


 

已经更正了:)


  光绪《杭州府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21 12:45:07.0


 

十世:与訔 注:任饶州司户参军,后改任萧山县令;任临安府通判;任太府寺丞兼嘉兴知府;任直秘阁、两浙转运判官;历任平江知府、镇江知府、江西转运副使、两浙转运副使、江东转运使、户部侍郎、两浙转运使、浙西安抚使等职。 “于时为循吏,于朝为名卿,于国为信厚。朝参之暇,不废翰墨,著有《宾退录》”,赠银青光禄大夫;(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按光绪《杭州府志》卷100-11(2pdf 909),赵与訔,宗室,安吉人,宝祐二年五月以宝章阁待侍任杭州知府(知杭州事) 按万历《杭州府志》646页 赵与訔 (ppf 663页 )两浙都转运判官、副使 明初孝廉 按按光绪《杭州府志》卷108-1(3pdf 2096 )明初确有举孝廉 按按光绪《杭州府志》卷109-1(3pdf 2110 )举人 洪武三年 赵實中(仁和人)赵惟一(钱塘人) 按万历《杭州府志》3399 洪武四年 赵實中 卷110-1(3pdf 2128)岁贡 110-25 赵玘


  成化 湖州府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21 14:03:23.0


 

113页 科举 洪武18年 116页 科贡 121页 岁贡 赵斌


  【万历】钱塘县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9-21 15:19:24.0


 

元 钱塘知县 赵渊復 381页 洪武五年 举人 赵惟一(钱塘人) 417页 岁贡 439页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0-18 23:11:22.0


 

纂修序 第10036页 浮梁北乡高碑被 非武(族长)、腾彩、汉蔚 已巳年 第10036页 南昌奉新县蓝天 宗人 名芬,字蘭若,康熙丁丑生,庚子庠生,侄名開,賷浙江老谱 长讳高,字步际,明初进士,官至刺史,子孙归钱塘故里。 次讳标,字阁臣;三讳金,字丽生;俱明初廪膳生,子孙均入籍饶州府浮梁县北乡高陂。


  确有浮梁北乡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0-18 23:20:54.0


 

桃墅村率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古时西湖乡的桃墅村就是浮北的第一大集镇,整个街面上店铺林立,又称桃墅店,是古浮梁地区除景德镇之外的第二大商业重镇历史上称“桃墅镇”,抑或“昌北镇”。 到了元朝,浮梁有了"一桃墅、二江村、三港口、四勒功”的说法,可以想象当时的桃墅在皖赣经济贸易、军事、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江村乡位于浮梁县北部,与安徽祁门县毗邻。面积137k㎡,人口10313人。辖江村、严台、诰峰、中洲、沽演、溠口、柏林等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江村,距县城47千米。 [沿革]唐朝末期,江氏由安徽省祁门县迁此,故名江村。宋朝初期,又有郑氏由安徽省翕县迁来居住。江村,又名锦江、大江村。有“一桃墅,二江村”的说法,是浮梁北乡第二大集镇。


  明初赵姓进士名单(洪武十八年名录不全)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0-22 14:29:50.0


 

赵友能,字宗典,浙江会稽县人。 治《春秋》,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科会试,赵友能中式73名,殿试二甲第2名,赐进士出身。授吏部主事[1]。 赵旅,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初官员。 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赵旅考中吴伯宗榜二甲进士。官吏部主事[1]。 赵铸,字子颜,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乡试第六名。洪武四年,会试第十名,登进士三甲,授福州府侯官县县丞。 赵实中,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乡试二十名。洪武四年,会试第六名,登进士三甲,授汝宁府确山县县丞。 赵斗南,河南河南府巩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洪武四年,会试八十一名,登进士三甲,授金华府东阳县县丞。 赵松,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洪武四年,会试二十六名,登进士三甲,授九江府德化县县丞。 赵勉(?-1393年),湖广夷陵(今湖北宜昌)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甲第七十一名进士。后授大理寺左丞,升任大理卿,最后任户部尚书。后因贪污案连坐被诛杀[1] 赵 朗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垣曲县 授浙江监察御史,巡按北平 赵 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戊辰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良,明初进士,河南淇县人。 赵良自幼聪颖绝伦,年方弱冠即入淇县县学,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式庚午科举人,次年联捷辛未科二甲进士。[1]乡人争相夸赞,赵良却不以为意。未入仕而身故。清顺治《淇县志》有传。 赵 玉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 理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 琰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 进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曾,山东莱阳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 嘉庆十七年,接替孙履元。担任江苏荆溪县知县署。后由李奕赓接任。赵曾曾于1804年接替许知玑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805年由吴桓接任。 赵 登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濬恭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 圭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中行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 益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贵和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赵惟恭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万历二十九年裁龙泉司为县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0-22 17:30:26.0


 

石阡自明初设府,地仍五司分辖,迨万历二十九年裁龙泉司为县置流官矣,清康熙二年裁葛彰司、五十年裁苗民司、雍正八年裁石阡正司,唯留副司以理苗。 1说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分辖龙泉县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个长官司。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仍领上述1县(龙泉县)3长官司。康熙二年(1663年)废葛彰葛商长官司。乾隆七年三月(1742年5月),石阡府分设7里,即江外迎仙里、江内迎仙里、水东里、苗民里、在城里、苗半里、龙底里。直至清末,石阡府直隶于省,仍领龙泉县。 石阡府志 8卷 (清)罗文思 没有历任龙泉县县官信息:(


  龙泉县志疆域东至安化县界30年(可能)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0-22 18:03:51.0


 

龙泉县志 (清)张其文 因系草刨,无前志文献可循·固极简陋,全志正文仅五千余字 疆域东至安化县界30年(可能) 赵公桥:在县北里许,明知县赵譔(昆明人,崇祯13间知县)建(不是) 明宣德元年丙午,子孙迁居安化县,后曾孙名绪,考授石阡府龙泉县知县(今贵州凤冈县),其族至今旺盛。


  德林提出如下观点: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1-08 17:29:02.0


 

赵榜很可能是以汤公亮之名任湘潭县丞的! 1、赵榜齿录说赵榜致仕后是先到九十二都千户荡汤承户。 2、谱载赵榜两儿子元一、元二的字分别为元公、元亮,合之正为公亮。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2-19 09:00:00.0


 

>明洪武15年(1382年)齐王分藩长沙府 查 齐王,建藩国于山东青州府   齐王(朱榑)   洪武三年(1371年)封,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府。 潭王,建藩国于湖广长沙府   潭王(朱梓)   洪武三年(1371年)封,洪武十八年(1386年)就藩长沙府。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胡惟庸案发,朱梓王妃于氏的父亲和妻弟牵扯其中被诛,朱梓坐立不安,明太祖遣使安慰,召其来南京入见。朱梓大惧,无子,除其封国。 谷王,建藩国于湖广长沙府   谷王(朱木惠)   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封,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就藩宣府,永乐初改封长沙府。朱惠骄肆蛮横,夺民田,侵公税,杀无罪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惠及其二子皆废为庶人,除其封国。 襄王,建藩国于湖广襄阳府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宣德四年(1428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1435年)移襄阳府。 因此应该是潭王或谷王?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