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谱世系源流表
始祖
德芳,封秦王,本为始祖,即礼大传所谓诸侯庶子弟,别于正嫡,为始祖是也。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封秦康惠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七世孙为宋光宗,八世孙为宋宁宗。生有三子,惟叙、惟宪、惟能。
二世
惟宪,肃王 字有则,(978-1016),赠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生二子,从郁、从式。
三世
从郁,新兴侯 字仲文,追封新兴侯。生三子,世居、世尧、世将。
四世
世将,福国公 字公明,曾名赵世佑,华阴侯。生二子,令譮(左王)、令确。
五世
令譮(左王),归德侯 任右班殿值、庆国公、右金吾卫大将军、渭州防御使。
六世
子偁,安僖王 改宣教郎,通判湖州,寻除直秘阁,赐五品服。赠太子少师。既为太子,加赠太师、中书令,封秀王,谥安僖。子二,伯琮(宋孝宗)、伯圭。
七世
伯圭,秀王 字禹锡,任秀州华亭县尉、集英殿修撰、台州知府、敷文阁待制、明州知府、沿海制置;任显谟阁、龙图阁学士、安德军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加少保,封荥阳郡王;升任少傅、少师、太保,封嗣秀王;拜太师,兼任崇信军节度使,追封崇王,谥宪靖。湖州(今浙江吴兴县)有宋秀王赵伯圭墓。
八世
师垂 新兴恭襄王
九世
希永 曾任宋朝大夫、直华文阁,后赠通议大夫。
十世
与訔 字中父,(1213~1265),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任饶州司户参军,后改任萧山县令;任临安府通判;任太府寺丞兼嘉兴知府;任直秘阁、两浙转运判官;历任平江知府、镇江知府、江西转运副使、两浙转运副使、江东转运使、户部侍郎、两浙转运使、浙西安抚使等职;赠银青光禄大夫。子三,孟頫、孟瑺(左月)、孟铢。
十一世
孟頫 字子昂,谥号文敏 赠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国公。“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子二,由璯、由雍。
十二世
由雍 字仲穆,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精于赋诗,曾有《赵待制遗稿》一卷。
由雍即赵雍,吴兴人,孟頫之子,善书画,有名当世
十三世
宜言 改箴言,字铭彤,饶州刺史。元末贡元;世居浙江钱塘县,明洪武七年甲寅简任江西建昌府别驾,擢升饶州府太守。母袁太恭人,生子四,高、标、金、榜。长讳高,字步际,明初进士,官至刺史,子孙归钱塘故里。次讳标,字阁臣;三讳金,字丽生;俱明初廪膳生,子孙均入籍饶州府浮梁县北乡高陂。榜居季,明初孝廉,明洪武丙子(1396年)特简湖南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永乐甲申(1404年)致仕,遂入籍邑之十四都。
十四世
榜 字殿先,文林郎,明洪武丙子年出宰潭邑,两任八载,永乐甲申年致仕,入籍,是为我衡汑一族始祖。
中湘衡汑趙氏族谱系
1世(卷之五 世系2 敬彝堂 第556页)
榜,字殿先,号南墀,元至顺元年庚午八月初三日戌时生,享年76。文林郎,明初孝廉,明洪武丙子特简湖南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永乐甲申致仕,遂入籍邑之十四都,原系九十二都千户荡八甲汤承户,新立户名赵言,越四世迁居衡汑,七世开四大房(河边、油铺、伯塘、樟树)。子二,元一、元二。
2世(卷之五 世系3 敬彝堂 第557页)
元一,字元公,元至正七年丁亥十月初五日午时生,享年70,明永乐15年丁酉九月没,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二佳、益,明宣德元年丙午,子孙迁居安化县,后曾孙名绪,考授石阡府龙泉县知县(今贵州凤冈县),其族至今旺盛。
元二,字元亮,元至正九年已丑三月初一日丑时生,享年72。子一,可。
3世(卷之五 世系3 敬彝堂 第557页)
可,字天奇,明洪武元年戊申五月初七日寅时生。子二,文达、文通;女一适伍。
4世(卷之五 世系3 敬彝堂 第557~558页)
文达,字上之,考授王府引礼舍人,明洪武24年辛未正月初二日午时生,享年74。明正统二年丁巳迁居邑之三十三都五甲七甲,即今六都三甲衡汑,仍立户,名赵言。子二,居仁、居义。
文通,字亨运,生没未详,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伍姓。妣抚甥承祀,与文达公产业平分,今十四都伍赵是其后裔也。
5世(卷之五 世系4 敬彝堂 第558~559页)
居仁,字德葊,生没葬向未详,公承七甲户,名赵言,增名赵友松,子五添森、添奇、添瑞、添铭、添禄,明天顺三年已卯迁居一百三都(今十六都)淦田,下五十八九都(今八都九都)樊田山门,又有迁居长沙善化为府中房者。
居义,字仪蒼(中合,下类升),明永乐11年癸巳六月20日卯时生,享年87。
子一,添贵;女一适周。
6世(卷之五 世系5 敬彝堂 第559页)
添贵,字爵一,号脩严,明宣德八年癸丑三月初一日酉时生,享年81。子六,清、澄、溥、湮、淮、满。长清公、四湮公俱未娶生,没葬向亦未详,故以二三五六分四大房(河边、油铺、伯塘、樟树)。
7世
河边二房:澄,字冰溪,子允高。
油铺三房:溥,字泉溪,子允礼、允中。
伯塘五房:淮,字东溪,子允弼。
樟树六房:满,字浤溪,子允端、允轩。
衡沱起源.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