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超 发表于2013-07-26 16:31:55.0
湘潭赵氏各支字辈歌简析赵 志 超(2013年7月19日)自古以来,湘潭赵氏人丁兴旺,繁衍甚众,主要有湘潭衡圫赵氏、湘潭锦石洄溪赵氏、湘潭青山桥千户塅伍赵氏、湘潭花石留田赵氏(源出衡山白果赵氏)、湘潭姜畲赵氏、湘乡月城赵氏、湘乡界头赵氏,湘潭泉塘子赵氏(亦曰姜畲赵氏,源出双峰深江赵氏)及花石白龙潭赵氏等等。其中,始迁祖大抵于南宋时期,因主政,或避战乱,或谋生计,由浙江、江西、湖北等地迁徙而来,落籍湘潭,定居于地理比较偏僻的湘潭县青山桥一带,旧称湘潭十四都。后来,树大枝分,赵氏子孙又碾辗迁居湘潭、湘乡各地,繁衍生息,分布较广。其中以湘潭衡圫赵氏人丁最为兴旺。一、湘潭衡圫赵氏旧时,湘潭赵氏先祖重视文化,讲究“厚生”和“光宗”,素有拟定字辈歌的习惯,以使昭穆可分,长幼有序。这些字辈歌或长或短,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或两韵或多韵或一韵到底,形式多样;一般用词艰涩,费解难懂;但意思连贯,便于诵读,且主题深刻,寓意美好。 衡圫,又名衡汑,洪圫,位于今湘潭县杨嘉桥镇荆洲管区衡圫村。圫为洼地,汑为大水塘。衡圫赵氏宗祠位于湘潭县列雁荆河之西岸,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被毁,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现为湘潭县荆洲中学校址。衡圫赵氏始祖殿先公,讳榜,号南墀。系明代仕宦,文林郎,乃宋太祖赵匡胤之十四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十三世孙。由此上溯至北宋,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曾为子孙拟定14代班行字辈语:“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见《谱牒学研究》,转引自《中华赵氏大典》赵观文、赵永海编)。宋太祖兄弟三人: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魏王赵廷美。其后裔亦繁衍为三派,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湖南境内主要为太祖派和魏王派;福建武夷山境内则主要为太宗派;湖北钟祥、松滋、荆门及广东潮洲一带则三派皆有。兹列举广东潮洲宋太祖兄弟三派后裔字辈歌如下: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永循。太宗派:元允宗伸士丕善,汝崇必良友季同。原来懋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彦,天时若嗣次古克。先贤廷辅又才文,资质端庄盛传芳。由此可见,湖北钟祥赵氏(太祖派)、广东潮洲赵氏(太祖派)与中湘衡圫赵氏(太祖派)同出一脉,均为宋太祖赵匡胤之裔孙,因为其十四世前的字辈语相同。由宋太祖赵匡胤传至第十二世,即孟字辈,到元代,出了一个著名的书画家兼诗人赵孟頫。孟頫生由珍、由雍,由雍生宜言,宜言生高、标、金、榜四子。榜字殿先,乃赵孟頫之第四世孙,即孟頫最小的曾孙,明代人,曾两任湘潭县知县,授文林郎,后定居湘潭衡圫。他就是中湘衡圫赵氏始祖。从殿先公起,至第十七世,衡圫赵氏班行字辈语为:榜、元、可、闻、居、添、满、允、表、晓、诒、聘、良、从、钟、士、名。自第十八世起,衡圫赵氏制定40代班行字派歌为:钜求东耀在,锦治业光增。钧淑荣辉墡,钤洪相焕均。锡永本炎堉,铭洵柄烈培。钰泰校熙埴,録派森然垂。衡圫赵氏字辈歌虽然古奥难懂,且分两次押韵,对仗、音韵不甚工整,读来有些拗口,但寓意深刻而美好,反映了赵氏家族历来重视厚生及光宗耀祖的特点,寄予了赵氏族人美好的意愿。各句偏旁分别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相生相克,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由上述字辈歌推算,本人系衡圫赵氏始祖殿先公(赵榜)之第23世孙。由此再上溯至宋代,本人系宋末元初文敏公(赵孟頫)之第25世孙,秦王赵德芳之第35世孙,宋太祖赵匡胤之第36世孙。 二、湘潭锦石洄溪赵氏洄溪,又名洄水湾,位于今湘潭县锦石乡洄水湾村,当地乃赵氏族人聚居之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到湘潭《洄溪赵氏六修族谱•序》曰,洄溪开派祖赵榜(殿先公),讳榜,号南墀,明洪武二十九年(1936)以孝廉自浙江钱塘宰潭。明永乐二年(1404)隐退,以县之九十二都(后为十四都)千户塅金盆山为家。殿先公二世之一,讳光,子孙徙安化;五世居义,子添贵居华林坪,为衡圫赵氏始迁祖;六世居仁,子添瑞、添茗、添禄迁长沙、懋田、山门;八世青珑,即居仁二世,徙居洄溪,建祠于此,故曰洄溪赵氏。自始祖殿先公至十三世,洄溪赵氏班行字辈语为:榜、元、可、闻、居、添、用、青、泰、廷、石国、楚、正。自第十四世起,洄溪赵氏制定32代班行字辈歌为:雯方之大,景福如春。承先继启,述德维新。文安武定,显达传名。光宗耀祖,永振家声。由上可见,自殿先公以下六世,洄溪赵氏与衡圫赵氏派系相同,同祖同宗。自六世以后,即自用字辈起,则开始分支,另立派系,自创字辈。如今,洄溪赵氏“承先继启,述德维新……”等字辈,分别对应衡圫赵氏“在锦治业光增钧淑……”等字辈,并已繁衍到了第26代。现任湘潭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美林(先字辈),系殿先公之第23世孙,洄溪赵氏始迁祖(用字派)之第17世孙。三、湘潭千户塅伍赵氏民国十三年(1924),湘潭十四都千户塅《伍赵氏修族谱•序》曰:“始祖英公(伍文英)于元末携眷由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迁湘潭十四都千户塅落屯,已而承赵祀,生斯长斯,聚族于斯,而千户塅伍赵之名著焉。”其班行派语先有8个字:“文道伯绍,宪承以恩。”后来,伍赵氏制定40代字辈歌为:荣华昌后世,曰敬启家声。修德延先泽,行仁显盛名。存心宜正大,养性贵和平。保泰惟恭俭,诒谋重读耕。千户塅伍赵氏的“曰”字辈、“修”字辈分别与衡圫赵氏的“钜”字辈、“锦”字辈相对应。亦说千户塅赵氏为湘乡月城赵氏的一个支派。据1916年湘乡《月城赵氏五修族谱•序》曰,前祖为宋南渡时鼎公,“中湘千户塅赵氏皆鼎公裔也”。四、湘潭花石留田赵氏湘潭花石留田赵氏,源于衡山白果赵氏,白果赵氏又源于湘潭十四都赵氏。民国十八年(1929)衡山《赵氏九修族谱》载,第一代祖赵植,字守乾,中唐时人,其先居关内之京北,初迁奉天,以平贼有功,累擢郑州刺史,后擢岭南节度使。传至第七代赵凝,由状元高第,历官尚书,赠太保。自衢州徙居潭州九十二都孚神乡(即湘潭十四都)。第十代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知谏院,勇于弹劾权贵,誉为“铁面御史”;入资政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封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卒谥清献,为迁衡之祖。其第三子赵岘,与赵凝之曾孙赵纪为嗣,更名为赵棠,字辅微,行顺山,迁居衡山白果一带,是为衡山始迁祖。传至第八代,派衍文斌、文政、文运、文友四支。自第十七世起,花石赵氏制定56代班行字辈歌为:逢嗣履盛安而吉,恒聚雍和福自生。绪衍古潭绵世泽,祥钟寿岳振家声。莹然品度昭唐代,卓尔勋猷懋宋京。佑我后昆常蔚起,前光克迪有嘉名。民国初年,衡山白果赵氏子孙恒字辈中出了一个大人物——湘军军阀赵恒惕,他是文友支派下芬山房二十四代孙,民国十一年(1922)任湖南省省长。五、湘潭姜畲赵氏姜畲,又名江车,位于今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原属湘潭县)。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孝思堂到湘潭姜畲《赵氏族谱•续修原叙》曰,鼻祖至人公于南宋末年由杭州避乱来湘,奠宅于星城(即长沙),数百年来,子孙繁衍,星罗棋布。湘南宁远湖田房,湘潭江车(姜畲)之台长房,均系至人公之苗裔。其先祖拟定100代班行字辈歌为:祖德昌先代,宗功启后人。诗书留相业,忠孝振家声。海内闻英俊,寰区仰大名。继贤开世久,嗣庆锡恩荣。光裕承辉远,贻谋厚泽新。节清垂令誉,直治建芳箴。瑞应山川秀,材成杞梓珍。鸿猷征利用,骏烈纪司勋。永颂滋培笃,同怀福荫深。绍基赓式谷,善述衍云礽。六、湘乡月城赵氏月城位于湘乡大坪(今属韶山市大坪乡)境内。其地望出自山西闻喜。宋建炎南渡,赵鼎在朝辅佐宋高宗赵构。其子赵汾隐居湖北荆门无愁树。传至惠山公时,始荆门徙居湘乡。据民国五年(1916)刊湘乡《月城赵氏五修族谱•序》曰:“宋南渡时,鼎公出将入相,以枢密而都督荆襄,其子汾奉遗命隐居荆门。汾子二:长曰敏,次曰毓。传至惠山公,隶籍湘上,历三百年,继承勿替,及元明之际,几征兵燹,子孙寥落,其传者仅庭辉一派。”赵源,即庭辉公,又名辉三,明洪武年间自湘乡白田薜家冲徙居月城,为月城赵氏一派祖。庭辉四传,分为六大房,即文珍、思珍、碧珍、贵珍、景珍、智珍。其中,景珍公外徙无考。清乾隆五年(1740),庭辉公后嗣创建赵氏宗祠于湘乡县治50华里之月城。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月城赵氏已传至第22世。自第十六世起,月城赵氏制定40代班竹字辈歌为:相焕兴先绪,士隆忠孝光。家传维厚道,敬慎守成方。清简官宜则,宽廉本克培。诒孙期学懋,念祖用基恢。长沙镏金岁月董事长赵奇,系隆字辈,老家居湘乡大坪赵祠(今居韶山市大坪乡),乃湘乡月城赵氏之第二十二世孙。七、湘乡界头赵氏界头位于湘乡东南,与湘潭、双峰之交界处,故名。《界头赵氏族谱》称,始祖为唐朝岭南节度使赵植。四世光逢,五代之末避乱居越,复徙浙江衢州府。五世宁,由衢州迁潭州,居湘潭县十四都状元桥。七世知吉,以母葬衡山,遂居衡。十二世才美公,自衡山迁湘乡之天井。元代由深江桥徙主簿桥,复徙白洲,明洪武时编入民籍,卜居荆紫峰之赵家冲,是为界头赵氏一世祖。后分为三大房,长房文璧、文轸,二房正儒,三房良宾、良贡、良楚、良齐。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宗祠于界头。自第十七世起,赵氏先祖制定班行字辈歌为:宗泽洪昌,家声大搌。学本修齐,士敦孝敬。俊彦云兴,誉名鼎盛。先德克光,心田有庆。八、双峰深江赵氏双峰深江赵氏,位于本省双峰县深江桥(原居湘乡县),与湘乡界头赵氏同源于湘潭十四都状元桥。始祖赵宁,由浙江衢州迁徙潭州,七世知吉以母葬衡山,遂居衡。十二世赵才美,自衡山迁湘乡天井赵家坪。十六代至宗辅,字清甫,号瀜江,又号宣仪,行七,明正德四年(1509)由潭州下迁深江,编户立派,派分仁、礼、潭、满、珪、理、瑢七户。由此繁衍生息,是为深江赵氏。双峰深江赵氏48代字辈歌曰:宗源志永,必定友文。安邦兴国,天子重朝。思祖载大,嗣世为光。祥开益盛,代际隆昌。名贤蔚启,多士腾襄。先型恪守,德泽绵长。深江赵氏,散居于双峰境内,亦有部分族人徙居他乡,如湘潭姜畲泉塘等地。深江赵氏在当地建有多处祠堂,祠联多宣扬赵氏家族文化。如:双峰镇石赵珪公祠联云:宗派溯深江,源远流长,四叶丰功光天水;支祠邻南岸,灵钟秀毓,千秋明德耀人文。又:子姓著川湘,两地蒸尝同报本;支祠临南岸,千秋岁月数从头。双峰镇石赵天相公祠联云:三台鼎峙,双江合流,山水呈清奇,晖映祠堂并千古;数枝发荣,叠叶繁盛,人文幸蔚起,畏爱旧日冀重光。畏、爱,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赵衰、赵盾,故赵氏祠堂曰“畏爱堂”。由上可见,深江赵氏子孙流播较广。当代湘潭著名诗联家赵竟希,原籍双峰县花门镇峡山人,生于湘潭县姜畲镇(今属雨湖区)泉塘子水库村,湘潭县税务局退休干部,曾任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其祖居地为双峰青树坪,亦系深江赵氏,其为世字辈。著有《夕晖诗联》等。其兄赵志鹏,亦善诗联。九、湘潭白石潭赵氏湘潭境内还有花石白龙潭赵氏。白龙潭位于湘潭县花石镇赵家营村。白龙潭赵氏起源于何时?始祖为谁?据青山桥千户塅伍赵氏宗亲赵波考证,中湘白龙潭赵氏一族为北宋宗室秦王赵德芳另一支后裔。其始祖为明代赵突(1353.2.19—1437.9.2),字如其,系明朝开国功臣、南雄侯赵庸之子,亦系宋太祖赵匡胤之第十六代孙,秦王赵德芳之第十五代孙。赵庸于1390年因“坐党诛除”,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赵突被封为武略将军,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解甲归田,由苏州迁往潭州,定居湘潭县花石白龙潭,即今赵家营一带。白龙潭赵氏族裔嗣、诗人赵树龙(亦作术龙,湘潭县河口人,现任湘潭市诗词协会副主席)曾提供该族字辈歌(局部),歌曰:……(不详)绍树承先正,文明启后昌。“文明启后昌……”如今,赵氏子孙在白龙潭一带繁衍生息,已达600余年,号称“中湘白龙潭赵氏”。赵家营亦成为赵姓聚居之所,而流传至今。十、结束语史载,湘潭宋、元时代,即有赵姓居民。清光绪刊《湘潭县志》云:“义泉在县西一百六十里,地名井头,里人赵氏世居于此,有仁义之俗。”外来赵氏迁居湘潭,其原因及源流大体有四:一是避乱。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湘潭《赵氏族谱》,称先人“南宋末年由杭避乱,途塞难归,遂家于汉之南、湘之西,数百年来,支分十六”。湘之西,即湘江西岸,三国吴时,这一带之北设置过湘西县。二是屯戍。民国十九年刊《赵氏六修族谱》载:“吾族原籍姑苏吴县(今江苏吴县)。始祖平彰公,以前明初南雄侯公勋裔,授湖南茶陵卫千户职”,后人“复由茶迁潭”,居赵家港、赵圫等处。三是为官。搌清代翰林赵启霖撰《洄溪赵氏五修族谱•序》载:“同邑洄溪赵氏,始祖殿先公,由浙江孝廉仕楚,侨居湘潭。”四是入赘。据赵启霖《瀞园自序》他人所作序言曰:“公讳启霖,字芷荪,号瀞园,湘潭十四都梅村里人也。五世本江西吉水伍氏。明永乐初,文英公始迁湘潭,易姓伍赵,称千户塅伍赵氏。”
赵璇 发表于2013-08-02 16:36:29.0
不错,赞一个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8-02 20:51:48.0
>绍树承先正,文明启后昌。 白龙潭赵氏5代起字辈歌如下: 1说:廷惟国,继嘉赵之光,宗祖德泽彰,绍述承先政,文明启盛昌,英材襄盛世,勋业建旗常 2说:廷惟國,繼嘉趙之光,宗祖德澤彰,紹述承先正,文明啓運昌,英材襄盛世,勳業建旗常。(除繁简差异外,绍述承先政(正),文明启盛(運)昌中差两字)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8-02 21:08:34.0
>亦说千户塅赵氏为湘乡月城赵氏的一个支派。据1916年湘乡《月城赵氏五修族谱•序》曰,前祖为宋南渡时鼎公,“中湘千户塅赵氏皆鼎公裔也”。 这个说法应该是由于赵启霖修族谱时候在赵氏起源中引用了月城赵氏的序,让后人误解。 赵启霖并未明说伍赵起源于鼎公一脉,而月城赵氏一派祖庭辉公比文英公晚到湘潭,不可能是分支。 以衡汑谱中 第558页 文通,字享运,生没未祥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一,妣陈,生没未祥葬十四都龙形山,子伍姓,妣抚甥承祀,与文达公产业平分,今十四都伍赵是其后裔也。谱还载文通有个姊妹,适伍(嫁给伍姓)。 第1985页 关于始祖殿先公夫妇墓图的介绍:明隆庆元年谱载,......,四世祖分业迁居三十三都即今六都,九十二都即今十四都祖遗田山悉分为伍赵之业。 为准。
赵永红 发表于2013-08-10 21:37:34.0
湘潭赵氏各支字辈歌简析.doc
赵先生 发表于2013-09-22 14:10:30.0
属于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1-14代在江苏南京、安徽庐州、江西等地。 来湘潭后,前四代接庐州赵氏(赵德芳第6代孙“子立”为庐州第1代)字辈。从白龙潭赵氏第5代开始,取“廷惟國,繼嘉趙之光,宗祖德澤彰,紹述承先正,文明啓運昌,英材襄盛世,勳業建旗常”。
赵永红 发表于2013-12-14 14:54:01.0
花石白龙潭赵家祠堂叫中湘白龙潭赵氏,又称龙谭赵氏 白龙潭赵家祠堂是总祠堂,下面有一个雁飞公,还有一个成爱公,互相离得很近,在花石盐埠管区內,还有一相三公祠,祠堂还在搞粉刷,就解放了,没用过。
赵永红 发表于2014-02-17 12:08:09.0
家谱名:湘潭六都赵氏四修族谱: 十六卷:[湖南湘潭] 作 者:赵声仑主修 堂 号:裕后堂 先 祖:始迁祖:[明]赵邦基 居 地:湖南赵氏家谱 > 湘潭赵氏家谱 版 本:民国三十五年(1946), 木活字本 摘 要:始迁祖邦基,明成化间自江西丰城县徙居湘潭六都七甲颜家坝。卷一序、凡例、祠墓图,卷二系图,卷三至十二齿录,卷十三文献,卷十四礼制、服制,卷十五家礼、礼仪,卷十六契约、杂志、补齿录。
赵永红 发表于2014-02-19 09:06:18.0
岳阳湘阴赵氏,查家谱已在潭居住有200多年了,但找不到祠堂了。先祖原为唐节度,13派的高祖为开榜公,到厚字派23派了,家谱修到传字派,现已与家族祠堂失去联系,族谱也失散了,多方搜寻,只找到了3本,但至今未找到同根。家谱记载16派高祖曾有人回湖北后葬于湖北,两代后回归湖南!! 字派诗不是很准,由传字派回忆整理: 宏益绍先传,忠厚成佳咏,诗书启献绵,龙门高万丈,德业定光前。 宁乡赵氏 远祖植,字守乾,唐太宗时世居京兆奉天。始祖抃,植十世孙,字阅道,又字震洋,号知非,谥清献,北宋人。抃六世孙万,从山东宦游吴楚,生元吉二公。 湖南邵陵赵氏 远祖植,字守乾,唐太宗时世居京兆奉天。始祖抃,植十世孙,字阅道,又字震洋,号知非,谥清献,北宋人。抃六世孙什,原籍江西泰和县淮上,明洪武三年始迁湖南邵阳龙回,再迁邑之罗洪。 湘乡界头赵氏 始祖为唐岭南节度使植公,四世光逢五季末避乱居越,复徙浙江衢州府。七世宁,由衢州迁潭州,居湘潭十四都状元桥。九世知吉,以母葬衡山,遂居衡。十四世才美公,自衡山迁湘乡之天井。才美公之孙朝益,元季时由深江桥徙主薄桥,复徙白洲,明洪武时编入民籍,卜居荆紫峰之赵家冲。后分为三大房:文璧、文轸为大房,正儒为二房,良宾、良贡、良楚、良齐为三房。谱以朝益公为第一世。清乾隆31年(1766)建宗祠于界头。 班序:(自十九世始)宗泽洪昌,家声大振,学本修齐,士敦孝敬,俊彦云兴,誉名鼎盛,先德克光,心田有庆。 湖南宁乡赵市赵氏 始祖植,字守乾,唐德宗时自关内京兆徙居岭南。数传至承祖,字光辉,号鸣歧,明嘉靖间自湖南衡山迁居宁乡赵市,为始迁之祖。 湖南衡山赵氏 初祖植公,唐时为岭南节度使,七代曇公,始迁衢州西安,十代至宋时清献公赵抃,始迁祖十一世孙棠,字辅微,南宋时迁居衡山。幼子棠公,原名岘,字辅微,少奉抃公致仕游衡,寄育于从叔纪,居城前,遂为 衡人。棠之子方,字彦直,宋淳熙8年(1181)进士,累官荆湖制置使,谥忠肃。忠肃四子:蕃(董)、范、葵、兰(嶷),蕃之后归衢州,范、葵、兰(嶷) 之后递衍为富、贵、荣、华、供、仁、树、材八房。族谱一修失传,明宣德元年(1425)二修,1929年九修。班行:(自十七代始)逢嗣履盛安而吉,恒聚 雍和福自生,绪衍古潭绵世泽,祥钟寿岳振家声,莹然品度昭唐代,卓尔勋猷懋宋京,佑我后昆常蔚起,前光克迪有嘉名。该族二十四代赵恒惕,字炎午,民国时湖 南省长。 双峰深江赵氏 谱以植公为远祖。九代知吉公由衢州而衡,宦寓江西泰和。十四代才美,自衡阳徙湘乡天井赵家坪,复居黄茅洞财冲(才美公以上世系与湘乡界头赵氏有异)。十六 代至宗辅,字清甫,号瀜江,又号宣仪,行七,明正德4年(1509)由潭州卜迁深江,编户立班派,派分仁、礼、潭、满、珪、理、瑢房。族谱始修于清乾隆 21年(1756),道光28年(1848)续修,光绪32年(1906)三修,1948年四修。 邵阳桐江赵氏 始祖唐贞元节度使植公,居关内,四世逢公居洛阳,五世靖公居越,七世昙公徙衢,十世抃公,十六世得胜公居金陵,十七世思文公居庐陵。十九世膺昌公,字允 民,一字毕大,号桐川,初居营杨侯杨璟幕府,后授指挥佥事,明洪武3年(1370)自江西庐陵迁居邵阳万安里围子村,建宅桐水之旁。五传支分天尧、天顺、 天贵、天华、天祥、天礼六房。清乾隆29年(1764)一修族谱,嘉庆20年(1815)、同治元年(1862)、光绪24年(1898)、1925年续 修。旧班:膺牧楚再天必友仲邦明应遇祯祥泰时逢世代成。新班:纯孝品行粹,先儒训可尊,执中斯协道,建绩在敦伦,全受承恒性,远扬锡至恩,平原声大著,清 献范犹存,绍德宜方玉,持身仰读论,培植由来久,光前即裕昆。 邵阳赵氏? 始祖宋清献公,传十世至应舜、应清、应贤、应麟、应美、应隆、应海,明洪武3年(1370)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迁居邵阳安平、新宁、太平、万安、仁风、安 上。清乾隆18年(1753)一修族谱,嘉庆9年(1804)、道光24年(1844)、光绪13年(1887)、1919年续修。安平、新宁原班:思才 应必仲,友祖永兴隆,天元文汉楚,万代富贵昌。万安三甲原班:思才膺必楚,再天思邦永,定兴国太上,明安政福新。万安四甲原班:思才膺必楚,再天敬永心, 用贤正文冠,万世礼昌新。万安七甲原班:思才膺牧楚,再天必友仲,邦明应遇正,祥泰时逢世。新宁二甲麟房原班:思才应琮祖,必永从定国,安邦兴隆维,万代 富贵昌。石子寨原班:思才应必仲,友楚兴隆定,天继承求祖,世代富贵昌。合族派班:学宗纯修品,行守名士训,尚志可中立,存仁享荣庆。树德先声人,敦伦家 纲振,绍泽宜厚本,光延传嗣盛。 邵阳万安四甲赵氏 宋清献公抃十世至膺舜,字尧夫,明洪武3年(1370)同叔父洗、智,弟清、贤、麟,从弟昌由江西庐陵县迁邵阳,膺舜卜居安平乡石井老屋,立户赵尧,生九 子:必礼、连、信、谅、富、隆、祖、良、珍,又分九房。必良又迁万安棠夏桥,生楚通、楚廷。楚通立户四甲,户名赵晚;楚廷立户三甲。清乾隆28年 (1763)始修族谱,道光14年(1834)续修,光绪5年(1879)三修,1912年四修。雍正7年(1729)建宗祠于迴龙山,光绪17年 (1891)重修。安平原班:思才膺必仲,友祖永兴隆,天元文汉楚,万代富贵昌。三甲原班:才膺必楚汝,再天斯邦永,定兴国太上,民安政福新。四甲原班: 思才膺必楚,再天敬永心,用贤正文冠,万世礼昌新。新班:学宗纯修品,行守名士训,尚志能中立,近仁方荣庆
耘斋主人 发表于2014-06-18 22:56:54.0
中湘赵氏字辈歌 文定光先泽,嗣绳裕远芳。传家敦德允,笃庆广声扬。 孝友章华国,忠诚振汉邦。智仁知务本,继起发其祥。 昨日,赵毅先生(沪)父亲纯正前辈来电,云湘潭县石潭镇向韶一带有马托赵氏族人,欲查询其渊源;其字辈歌前几个字为“文定光前泽”,经比对,非衡托赵氏辈序。今查赵吉洪先生提供的中湘赵氏字辈歌,比对前五字,除“前”“先”有异外,其余均吻合,故可断定湘潭马托赵氏乃湘潭中湘赵氏支系。
赵永红 发表于2014-08-18 15:04:11.0
字辈 慈 神 玉 远 芳
赵永红 发表于2014-08-18 15:05:24.0
中湘赵氏字辈歌 文定光先泽,嗣绳裕远芳。传家敦德允,笃庆广声扬。 孝友章华国,忠诚振汉邦。智仁知务本,继起发其祥。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5-31 00:13:54.0
湘潭赵小卓 世宗留芳远,元支洪祖朝 大概是这几个字辈,有可能有错别字 听父亲说是这个字辈顺序 石潭白托双马人 应该是中湘赵氏支系。 始迁祖邦基,明成化间自江西丰城县徒居湘潭六都七甲颜家坝。
赵华 发表于2019-10-11 16:27:09.0
湘潭衡圫赵氏 锦治业光增 , 我是锦字辈的 。 亲友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