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苑撷英

 主题:领导人作诗可推动工作 曾有领导吟诗助签480亿大单 2014年04月11日 09:56 来源�

耘斋主人  发表于2014-07-15 21:56:19.0


 

领导人作诗可推动工作 曾有领导吟诗助签480亿大单 2014年04月11日 09:56 来源:廉政瞭望 作者:李天锐 原标题:领导人作诗,也要讲政治有人写诗抒发对从政的思考,有人将赋诗作为推动工作的“润滑剂”,有人在怀乡的诗歌中,仍不忘表达爱民的情怀。文_本刊记者李天锐“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3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兰考时,吟诵了自己在1990年所填的一首词。被认为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及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情怀。《尚书》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在中国这个诗词之邦,领导人“以诗言志”、“以词传情”并不少见,从毛泽东、陈毅到江泽民、温家宝莫不如是。鲜为人知的是,现任及前任领导人中,也有不少深藏不露的诗词高手。有学者认为,品读他们的诗词歌赋,工整与新奇与否倒在其次,是否直抒胸臆、表达其为政理念,亦是重要的观察点。廉政瞭望记者梳理发现,领导人作诗,可以推动工作,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诗多为基层干部群众而作习近平吟诵的这首词,全名为《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事实上,领导人为杰出或先进人物所做的诗词,不在少数。“骇浪惊涛,从容渡,常存锐气。谋发展,鼎新革故,识途老骥。因地制宜大手笔,富民强国勤筹议。令八闽百姓至如今,犹铭记……”这首《满江红》,是2008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诞辰90周年而作。被称为80年代“改革先锋”的项南,曾力主包产到户,还曾风险请来外媒报道特区。贾庆林曾在其麾下工作,受益良多。相比之下,领导人赋诗似乎更偏爱基层群众。2008年大年初一,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给“中国画虎第一村”——河南民权县王公庄村村民回了信。前一年4月,他曾到此调研,见农民一边种地一边画画。勤劳致富,称赞他们为建设新农村找到了切合点。这封信中,刘云山赋诗一首:“荷锄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画虎雄,泼墨岂只为斗米,虎虎生风长精神。”被称为“八旬孩子王”的浙江温岭人俞明德,当了62年基层少先队辅导员,2013年还到希望小学“结对子”。他曾获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赠诗。“一生春播无限情,喜看幼苗已成林。功高人老童心在,夕阳点燃漫天云。”寥寥数语,将这个传奇人物的风采勾勒出来。前述诗歌虽意在咏人,但也体现出领导人个人旨趣。他们对为人为政的思考,在一些诗歌中体现得更为充分。2010年7月,刘云山到山西右玉县考察时,被该县历届官员坚持造林60年的事迹感动,不久写成《右玉感怀》:“为政何不解民忧,当官堪消百姓愁。十八书记抒壮志,六十春秋挥锄钩。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年年立业是公仆,久久为功尚风流。”考察中,刘云山曾由右玉精神谈到为官理想,表示要坚持持之以恒、为民谋利的政绩观,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搞形象工程。上述诗歌,正是这种思想的阐发。现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也有“有感而发”的时候。2007年8月,时任广西党委书记的他到容县调研,见“兰花产业既可富民,亦可养志”,回去后写成《爱兰者爱民》。短文最后几句是“兰其实如民,其质、其相、其清纯,无不与民似、与民近,爱兰者能不爱民”。有媒体曾称,“爱兰者爱民”的为政理念,在刘奇葆主政四川期间得以体现。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名字就颇有诗意——化用唐代宋之问“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入芳菲”的名句。其所作《山坡羊·自在人》一词,亦有为人为官之思。词中感慨:“试问安能常自在?名,也身外;利,也身外。”吟诗助签480亿大单除了抒发个人情感,写诗还成了领导人推动工作的手段,用以加深感情、表达谢意、加油鼓劲等,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04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率团考察广西时,曾即兴吟出五言诗《两广情》:“久慕桂林名,今入梦幻境。神仙常寂寞,此地最多情。粤桂连山水,两广同根生。兄弟结心志,明天更繁荣。”前半段写景抒情,后半段提出希望,引发了强烈共鸣。考察中,两广签订100多个经贸合同,投资额达480亿元。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还表示,大力支持广东发起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一次赋诗,则是为了表达感谢。2011年9月,刘淇赴河南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情况,被淅川县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农村移民集中外迁感动,当即吟道:“南水北送真辉煌,最动情是离故乡。清水滋润京城日,共赞豫宛好儿郎。”随后,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表态:“一定承担好这份责任,保证一渠清水送北京。”还有集体创作的时候。2005年2月,福建春节团拜会上,一首名为《海峡西岸正春风》的歌曲出炉。这首歌的主创,正是该省“最强音乐组合”:省委书记卢展工作词,省政协副主席王耀华作曲,省委副书记王三运演唱。“冲门而进闽海阔,破门而出飞蛟龙,蓄势而发聚后劲,再创辉煌靠打拼……”卢展工赴闽伊始,就提出海西经济区构想,这首歌则更加凝聚人心。经过上下努力,2009年,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2月,汪洋来到广东省人大会议潮州代表团。会场上,他被代表们创新求变的发展紧迫感所感染,即兴赋诗一首:“潮起珠江阔,舟动韩水涌。有心再踏浪,望尔好乘风。”您看出诗里的“机关”了么?这可是一首藏头诗,每句开头连起来就是“潮州有望”。代表们领悟到,汪洋是在鼓励潮州落实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奋起赶超。每当亲历重要时间节点,领导人也会直抒胸臆。2008年汶川地震时,作为抗震救灾副总指挥的马凯,用《抗震组诗》十首,记录了从灾难来临到抗灾自救的整个过程。2005年,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曾赋诗庆祝“神舟六号”凯旋,以“五中全会号角响,神七神八在招手”结尾,颇为别致。两年前“神舟五号”升空时,李继耐是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尽管能收到奇效,但领导人对自己诗词的评价并不算高。卢展工就曾告诉其所做歌曲的演唱者:“你唱得比我写得好。如果别人反映不好,那是我没有写好。”马凯的诗人名号甚响,但他自己谦称:“诗词之道,我仍是一只脚在门外。”吴官正可能是例外,他曾作诗《良官骂赃官》,道出了人们对贪官的愤恨,自己也觉得痛快。亲情诗里的“潮爸份儿”忙完工作的闲暇时刻,领导人也爱吟诗作赋。此时的作品,虽更多地着墨于乡情、友情、亲情,也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从福建晋江潘径村走出的张高丽,在考上厦门大学前一直生活于此,他对家乡充满感情,曾写诗赞美:“在东海边上的小村庄,那是我可爱的家乡,绿色田野,银白浪花,家乡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诗歌的结尾升华了主题:“百姓嘱托,永生难忘,希望是燃烧的火焰。”“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这首题为《江畔思乡》的诗,是栗战书在2004年中秋节写下的。当时,刚调到黑龙江任职的他思念起老家——河北平山县杜家庄南沟,五六户人家、两盏路灯,串联起他对家乡的记忆。异乡的秋风、江月,不免让人悲伤。但栗战书坦言,虽然思乡,但组织将他调到黑龙江,就应该扎根于此,为百姓多做些事。领导人写友情的诗词也很多。2001年4月,朱镕基到湘西考察,在他和夫人劳安当年求学的国立八中高二部遗址前留影。返京后,朱镕基写成《重访湘西有感并怀洞庭湖区》,既追忆当年同学时光,也表达了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忧虑。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则对一段特殊的亲情倍加珍视。他曾给昔日延安保育院的妈妈隋灵璧写了一首充满画面感的诗,“爱儿酣出战马鸣,妈妈夜缝伴繁星,窗外宝塔通日出,山下延河送英雄……”当年,李铁映的父母在前线奋战,保育院的妈妈们对他有养育之恩。现任的领导人中,有人表达亲情爱意更加直接。2008年央视《小崔会客》节目中披露了一首诗:“多姿多彩似君蝉,习文习武胜儿男。爱之犹如掌上玉,女若苍穹宫中仙。”这首不吝疼爱之辞的藏头诗,是栗战书写给女儿栗多习的。每句话的首字连起来,正是“多习爱女”。节目中,栗战书还表示,对女儿将来的职业,将尊重她自己的选择,他不会干涉,潮爸份儿十足。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