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苑撷英

 主题:《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序》 赵志超

赵璇  发表于2013-08-02 17:13:27.0


 

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序 赵志超 深圳民营企业家兼湘潭籍诗人郭力宜先生,因参与《湘潭云湖郭氏六修族谱》的纂修工作,特意编撰了一本《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承文友吴君华先生汲引,嘱我为之作序。我因冗务缠身,推辞再三,未敢允诺。然君华先生一再敦促,又有感于力宜先生盛情难却,我只好诚惶诚恐,将书稿及相关资料认真通读两遍,终于颇有收获,且深感投契,因而写下这篇小序。 湘潭县排头乡排头村境内,山青水秀,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百鸟啁啾。昔时有一座“三进九厅八天井”的二层楼房,青砖灰瓦,雕梁绮户,房屋多达一百余间。屋外有围墙,围墙内有半月形池塘及菜地,池塘边遍种花木、蔬菜;其中有一棵古樟,葱茏如盖,历经风雨二百余年,至今岿然独立。瓦屋大门两旁悬挂有两块青铜色紫檀木雕牌匾,上刻“大夫第”、“拨贡”。这就是清代湘潭望族云湖郭氏之郭家瓦屋。湖南近代史上第一个女诗人群体——湘潭郭氏女诗人群就诞生在这里。这里也是郭力宜先生的祖居地。 排头郭氏为云湖郭氏之分支,其始迁祖为郭崇佐,大约清嘉庆年间由湘潭县银田寺迁徙而来。迨至清中叶,郭氏人才辈出,门第显赫,涌现了一批以郭汪璨、郭如翰“父子进士”为代表的读书人、做官者。郭汪璨还曾组织过雨湖诗社,一时诗友云集,名噪三湘。以郭汪璨的姑母郭步蕴为首领,包括郭友兰、郭佩兰、郭漱玉、郭润玉、郭秉慧等在内的郭氏女诗人群,以诗载道,诗风奇特,构思巧妙,语言工致,独领湖湘诗坛之风骚,传为千秋佳话。其风头足以赛过以左宗棠夫人周诒端为代表的湘潭方上周氏女诗人群。正如张如翰所编《湘雅摭残》指出:“吾湘闺秀诗,最盛于逊清中叶湘潭郭氏、周氏,湘阴李氏……尖叉斗韵,一门风雅。”郭氏闺秀,一门风雅,代有才人,真是实至名归! 郭力宜的父亲郭石山教授(1911-1987),生前执教于吉林大学中文系,任中国诗歌史教研室主任,攻于诗词,“敦诗礼让,执恭守俭”,而“驰韵南北”。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参与创建中华诗词学会。其1964年53岁时作返乡之旅,曾赋诗曰: 生死亲情五十年,人归柯栏事如烟。 狂飚忆棬青春日,温慰犹存白发边。 风雨银田迷故道,沧桑篱舍祝新迁。 而今四海吾家在,北国江南未邈绵。 郭石山教授在吉林大学执教期间,治学严谨,为人风雅,交游广泛,“深结诗谊于同事契友”。著名诗人公木,即为其同道好友;即使遭逢“文革”内乱,流放乡野,他们仍然“歌吟咏叹赋于毫端,诗怀论道旷观天下”,以至“月累岁积,藏诗至盈几卷”,令人叹为观止。 郭氏乃书香门第,先贤遗泽,惠及后辈。力宜幼承家学,受益良多。出身如此显赫的文化世家,怎不令人感到自豪和荣耀呢?然而,近年来,力谊先生在参与郭氏族谱重修期间发现,由于时代远久,许多历史文献濒于湮没,先人生平事迹不甚明了,“先贤前辈流风遗躅、笔端神韵,惜乎累世多缺”(以上均见郭力宜所撰本书后记)。于是,先生搜寻典籍,网罗旧闻,扒扌罗剔抉,钩沉探微,耗时一年有余,方整理、撰著了这本《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其中收录和注释郭氏8位诗人(含6位女诗人)共374首诗词,可谓内容宏富,形式多样,注释精到,雅俗共赏。 长期以来,人们阅读中国文学史,往往习惯于关注历朝历代的经曲作家及其作品,并由此形成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及文学发展脉络。现在看来,这种思维定势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譬如忽略了大量的区域文学和丰富的家族文学创作成果,湮没了极具特色的基层文学创作活动等。近些年来,在文学研究领域,随着文学家族学兴起,将家族学、社会学与文学贯通起来,构建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者们“力求揭示文学创作的基层活动状况,用家族写作的具体事实乃至细节,形成文学创作的动态过程,从而显示文学演变的真实轨迹,并寻找某种发展规律”(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由此可见,文学家族研究及其作品整理出版,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不可分割的内在构成,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湘潭历史上人文炳蔚,俊彩星驰,“人尚气节,家好诗书”,“人清慧而文”, 乃湖湘文化世家聚集之地,人文渊蔽。将湘潭地方文学史的专题研究引向深入,必须建立在广泛而又具体的家庭文学作品收集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郭力宜先生的《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书主要内容为论述清代湖湘第一大女诗人群体的家族源流、诗人生平及作品注释,史料翔实,评点生动,学术性强。其中,《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世家及其家族探源》为郭力宜先生所撰,是其多年的心血之作,是一份极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其论述的文字虽然不多,却颇具独到见解,它填补了历史文献的诸多空白。诸如郭氏诗人的历史地位和研究现状,郭氏诗人的家族追源、溯流、播迁,郭氏诗人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郭氏诗人与湘潭相关文化世家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等等。由此揭示了这一诗人世家的文化根脉,显示出诗人家教、家学、家风不失为家族的重要文化特征。力宜先生以出身书香世家为荣,以传承文脉、弘扬家风为己任,在阐述“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诗人”问题时,不但深度发掘了郭氏诗人的道德取向和精神境界,而且表达出作者的诗人风格和家国情怀。力谊先生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有文史知识的长期积累与储备,有对湖湘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再上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成就了本书,并且,书中所表现的文章学理的圆融性、通透性和严密性,使该书更有助于学术界的深入研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则是社会的根基。我以为湖湘文化孕育了湘潭黎氏、郭氏、周氏等文化世家,同时,这些文化世家又推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郭力宜先生说,《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注》是为了配合郭氏家族重修族谱而专门编撰的一本关于郭氏家族的研究专著,并借以表达“缅怀先贤之心,悠悠思念”。至于湘潭诗人世家的文化传承,并不限于世俗的血亲关系,它可以跨越时代和种族,变得愈加广泛而牢固。无论历史怎样延续,人们都有义务、有责任发扬光大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由此看来,《清代湘潭郭氏诗人作品选编》既是对先人最好的纪念,更是对湘潭历史文脉的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因此,这本书的出版,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文化价值。 郭力宜先生亦商亦文,身在深圳,桑梓情深。然而,他并非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他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文革”期间遵父母之命来到原籍读书并下乡插队,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吉林省博物馆、深圳市政府工作,不久下海经商至今。他努力打拼,在商界取得成功。他所创办的公司是深圳市的优秀企业,他本人也长期兼任所在行业协会的副会长。难能可贵的是,他雅好诗文,寄情翰墨,笔耕不辍,曾出版有《郭力宜诗词选》。这既与他的家学渊源有关,也与他青少年时代结交的一班文朋诗友密切相关。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如今各有成就,友谊也与日俱深。司马迁说:“人富而仁义存焉。”本书从另一个层面上表达了力宜先生对家乡及友人的一片深情,也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总理说过:“爱家、爱家乡,是爱国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国家、家国,爱家乡才会爱祖国。郭力宜先生就是一位既爱家庭、家族,更爱家乡和祖国的诗人兼企业家。我相信,有着浓浓家国情怀的他,将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动力,并将促使他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在经济建设和文学创作两个领域创造出更大的辉煌,为家乡和祖国争光! 是为序。 2013年7月29日于湘潭 (作者现任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湘潭商会文化顾问)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