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aixian.tv/gd/2015/0209/12453357.html
老方:被误导读者感谢你
2015-02-09 03:27:06 来源:浙江老年报
本报记者 陈逸清
2月4日 ,本报头版刊登了《请问“银色世纪”:你们有何权力“任命”本报生活馆馆长》的报道后,编辑部陆续接到读者投诉电话,大家均反映曾经遇到过类似情况。本报也收到了不少有关“银色世纪”借本报名义兜售保健品的音视频资料,其中一份证据来自热心读者老方。
老方今年71岁,年轻时候做过裁缝,现在迷上了电子产品,没事喜欢研究电脑,摆弄手机。
这个爱好无意中帮上了大忙。
去年11月,老方经历了和老沈相同的事情(详见本报2月4日第1版)。出于对浙江老年报的喜爱和信任,老方看到传单后,也在第一时间打去了电话。
同样的套路,老方赶到指定地点。不大的房间里坐着二三十个老年人。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人说,现在老龄化社会了,他们就应该为老年人多办事,办好事,所以专门为广大老年人办了一个读者生活馆,起了个高大上的馆名:颐圣堂。
起先,老方并未察觉异样,工作人员说订报要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老方也留了。临走时,工作人员提醒老方,次日还有一堂免费的健康讲座,专门针对颐圣堂的老年读者。
老方想想保健讲座听听也好的,就报名参加了。第二天,老方随着100多人被拉到了附近的一个酒店,场面比前一天大了很多。
“会场里人都坐满了,都是年纪大的人。”老方刚拿出手机想拍下几张现场照片,被工作人员制止。
老方也没多想,继续听讲。但是,接下去的内容,越来越不对劲。“他们说话太夸张了,跟演戏一样,产品2000多块,有的老同志觉得价格太高承受不了,一个自称姓丛的人,说是颐圣堂生活馆馆长,马上向厂商下跪磕头,说要为老人做好事情,价格能不能便宜一点。”老方说。
他们究竟还准备耍怎样的把戏?老方决定再次探营,不让拍照,就在网上下载了一款拍照静音的软件,在家反复试了好几次,没有声音。老方放心地睡觉了。
第3天,老方依旧坐在会场上听课,同时按下了手机录像键,把整场开会内容真实地记录下来。
明明知道有问题,老方还是在讲座结束时买下了产品,放在家里客厅一动没动。“这些都是证据,我要把它们都保存下来,到时候有用的。”老方微微扬起嘴角。
看到本报报道后,老方将现场图片、通话录音以及会场视频资料整理好,拷入U盘交给本报。
作者:陈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