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小说故事

 主题: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01-20 16:26:26.0


 

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国际侯机厅的那一侧,她只是不经意地抬眼,才一刹那,已经看见了悠闲独坐的他。 仿佛一束陈旧的弦,被无心的衣袖随便拂过,许久,低缓的震颤方点点扩散开去。他不知。她不语。 想来他已经认不得她。除非她走过去招呼他:“嗨,余。”他会象从前那样微笑么?纵使不认得,他也是巧于应酬的人……不。六年了。她岂是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 当年……她是小孩子,而他呢? 那年他是多少岁?现在他又是多少岁?她从来也没有搞清楚过。是她自己不问,不然,他也会告诉她的。他从来也没有欺骗过她。骗她什么呢?她只是那么小、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子,年纪小,身材也小,玲珑的脸相,一把散漫的头发随意地摆在肩头,稍微一动,就滑落下来。 唉,小孩子。怪道他什么也懒去隐瞒。那个晚上,她坚持着要送他到校门口,回来,是十一点五十八分。她紧跑着跨过女生宿舍大门的铁槛。轰的一声,大门在她身后摇晃着锁上了,仿佛是锁住了那从前的一切荒唐与错误。他从此不曾再来见她。纵然是六年后,她心中也会有一丝丝心意难平。 今年,她已长成端正的女郎样了,不再是小孩般把头发散漫地披在肩头,也不再穿两条背带的牛仔裤,淡淡妆点,亦是唇红齿白的一张脸。然而,她仍然无法与他抗衡。 出色的余。英俊的余。岁月仿佛不肯夺去他丝毫光采,看他悠闲地独坐一隅,不改当年容颜。 当年他从高高的石阶上一级一级拾级而下,她淡淡地立在迎侯的众人之间,到今日也仅记得十月夜色中一个瘦削的侧影,邂逅相逢,她哪里知道这恍惚的一瞥会固执地停留在漫长的时空里。 说起来简直是荒谬的事,一个陌生的男人,象当时海外的许多人一样,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在陌生的地方作短暂的停留,带来许多新鲜的见闻和思想,而他的人,温和,沉默,多才多识,亦有如那许多小说中的传奇人物;她恰好是一个孤僻又忧郁的女孩,恃着能大把大把浪掷的青春,一心要铸成自己的传奇,偶然间逢着他,便以为喜欢一个不能喜欢的人是一种浪漫……就是这样,命运的棋子放错了位置。 这些年来,她惆怅过,痛哭过,写了好多好多文章,嘲笑过自己,也忘记过他,以为彻底清醒了,却又偶尔听到从前惯听的歌,在静夜里泫然欲泣……她一直也不能明白地回答自已——她的喜欢他,究竟是怎样一种感情。 从始到终,他们的交往,从来也没有超出过朋友的界限,他们甚至不是亲密的知己。他们永远是在众人的聚会里,笑谈着政治、文化和种种随手拈来的话题。她通常都会喝一点啤酒,说很多俏皮话,甚至时常与他有一些小小的争执,而他只是一径微笑着,以温和的言辞从容地化解她锐利的辞锋。海风徐来,烛光在他的脸上跳跃,那一张脸,有着世事沧桑后的从容与沉静。当她辗转人间,看过万千张脸之后,方始觉得再无第二人,曾有这样温煦的笑容。 在所有的日子里,她就是这样与他或远或近地座对着。她安心于这些日子,安心于坐在他的对面,平平说着不相干的他人的事。 但即使是这样的日子也不久,他们说他就要走了,去一个远的什么地方。 他临走前的一晚,大家去一个DISCO。她反常地沉默,但她努力藏起自己的怅惘,只在喧器欲狂的噪音里,困难地捕捉着他的声音。他如往常般镇静地谈笑,仿佛不曾注意到她的沉闷,只闲闲对大家说:“明天我们不能相约了。”她没有理他,眼光闪烁地掠过周围的人们,不敢问他;“什么时侯回来?一个月……或是一年?”她不可能改变他的走,这她知道。但她希望他能很快回来,他回来了当然也不能改变什么,他们依然会,也只能会在众人的聚会里相见,她依然只能摆出一张调皮的脸同他争论着世界大事,但是于她,这已够了。 那晚的聚会散得比平常都早些。然而明天他就不在此地了,散得早与迟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他终于告诉她:他很快会回来。 但很快是多久?一个礼拜?……两个礼拜? 第三个礼拜,她再也不表去参加周末的聚会,在没有他的聚会里,她尝够了疲惫和麻木。 她不知道,在聚会快结束的时侯,他会来,并且问起她。她不知道,几乎是席不暇暖,他又是匆匆赶往他要去的地方,这一交臂,将是半年的了无消息。 她努力忍耐,不去向旧日朋友探问他的踪迹。但她开始写一些东西,不是日记,不是信,不是文章,什么也不是,只是挑一本精致的笔记本,没有日期,没有标题地一行行、一页页地写着。一本写完了,再换一本。常常觉得惘然,也觉得自己的荒唐,但她无法停止。夜半无人,隐隐的潮声远远地卷来,她把琐事闲人撂在一边,在纷纷烛泪的微光里,忆起他温煦如秋阳的微笑。 她不知道他在哪里,她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他。她这样背负着他不需要的痴情,漫无目的在赶路,连她自己,都觉得累了。何必呢?明知是错了,仍然一路错着!可是对错又如何呢,她从来也没有想要求证结果,她愿意错下去,愿意累下去,愿意日复一日写着他从来不曾听到的心事。 等到他的一些消息又星星点点地传来她的耳中,正好是隔了整整的半年。见面的时侯,他告诉她,他一直很忙。她细看他的容颜,果然不似当初的悠闲自在。他也笑着看她,说:“你不象从前那样活泼了。”她心中有恻然的感觉,她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象从前,一知半解地为政局、国事而争执了。对着他,她竟然什么也说不出来。她有些赌气,闷闷地说起其他朋友的事情,不肯说到自己,直到站在下去的电梯里,才仿佛是不经意地笑道:“我很傻吧?”他温和地看她,忽然笑一笑道:“不,很可爱。”她不响,忽然觉得自己,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小孩子,是那种被大人宠着护着,可以逗笑取乐的小孩子。同时,她隐隐约约地觉得,她失去他了,他已不再是往日的余。 归来,她的心没有平静不平静。她依然给他打电话,也依然写着那些不成文的东西。她甚而仍然象初遇他的半年,不肯再去结交新的朋友。放假的时侯,他每个礼拜也给她打电话,许多个电话,电话中所有的对白,因为平淡,因为无话可说,她都已经忘了。 就这样,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日子寂寞地走着,一直走向十月去。 如果不是那最后一面,她的心,仍然会这样为他持久地坚持下去,仿佛只为了,他是她二十岁的生命中最初的传奇。 但那最后一面,他对她说:……“以后,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他是否这样说?她并不真的记得。那天的话,她什么都记不起来了。长久以来,他们总是谈着别人的事情,愈是切近的谈到自己,她愈是不肯说什么。也许,她是微笑着回答他:“那么,再见了”……仿佛一切就该如此。 夜色中的容颜,就这样如风中旗幡般被默默卷去。 过了一年,又是一年。朋友们说他在美国。而她此行也要久久地远离家门。 那本厚厚的信笺仍然带在她的身边。到了如今,她停笔已有四年,纸张与笔迹也已略略陈旧,她仍然舍不得弃如敝履。倒不是放不下这段无来由的感情,好象是丢不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们杰作。“何妨留着呢!”于是随着她迁徙流转,一路留了下来。 她永远也不能够知道,那短短的几次相见,她在他心目中究竟留有怎样的印象,但至少,他应该是喜欢她的吧。他时常以欣赏的口吻对她说:“你是个敢想,敢说,敢做的人。你聪明,机灵,敏感。”他也这样说过:“你有时侯很调皮,很孩子气,有时侯又很成熟,很美丽。” 隔了人事纷纭的六年,无数言语从耳边掠过,他当年的言语却以一字不改的旧模样在空中排列成文。不是她刻意要记着——有些事,哪里由得了人。 这些年,偶尔她也试探般问自己,如果有一天猝然遇他,是要远远地避开呢,还是要上前去同他打个招呼? ……如今他就在眼前,那么伸手可触的距离,她只须走上几步,她只须……呵!漫长的六年,碎片浮尘般的往事,为何他仍是不改当年模样。 这刹那,她看见他转过身来。 莫非他认出她了……莫非他就要近来…… 她迟疑地后退,亦悲亦喜,却是不由自己地头一低,退入了人群。 等到再回头,已看不见他的背影。她想起他从前最爱说的一句话:“懂我的意思吗?”她早就懂了——这一生,她是只能与他交臂错过的。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