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瓷叶之“梦断香消四十年”
———仅以此文给知己*在水中*!
平喜欢看这一片片的树叶。透过冬日的阳光,看着或枯或黄或绿的叶!
“四十年了!”平心里忍不住涌出的一声轻叹。“玉现在如何了呢?”
总喜欢在窑场边长期静坐的平,满头的白发在空中颤抖,总是这样,每次烧完一窑好瓷,就能见到他抬头望天,低头看落叶的样子。
“叶子里有什么?”青年的窑工们心里怀疑着,可谁敢去打听,平的沉默寡言是出了名的,哪怕是最喜爱的徒弟也不敢去问。
一片片的叶子是什么啊?
只有平自己知道。
“四十年了啊!整整的四十年!”
心中怅然的思绪不断翻起。
“整整的四十年,唉……”
——“我会等你回来!不变的等你!”
耳旁清晰如昔的听到玉的言语。
——“不管多久,不管何时,我会等着你,不变的等你!”
“为什么当年要离开?”平心中的是懊悔吗?自己也不知道,“当年的我,想的是什么?”……
“离开这鬼地方,我不要再留在这村里!”年轻的平,总是在不断的说着这话。
故乡在遥远的北方,寒冷、冰封的北方!终年的风雪掩盖了一切,没有春秋,更没有暖夏,连一片树叶也不多见的冰雪之地!
深寒的雪原上,却有着美丽的花,就是心爱的——玉!
什么都可以放弃,但是怎么舍得这美丽如花的玉。
“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去找温暖生活的地方!”风雪狂下的雪中,千古不化的冰岩前,平向玉如此告别!心中的冲动一天比一天强,不能再留下了,一定要出去看看!
向玉郑重的许诺着:“我会回来的,回来带你离开,只要我能安定下来,就马上回来找你!等我!”
“是的。我会等你回来!不变的等你!”耳旁清晰的听道玉的言语。“不管多久,不管何时,我会等着你,不变的等你!”
传说中,从前曾经有个女人为了等自己的爱人到死,变成了花,也一直等到枯萎。
玉言及的传说,“我会象那传说般的等你,一直不变的等你!”
“就算变成花,也会等你回来!”
“如果你变成花,那我哪怕是成为枯叶,也会回来见你的!”同样的,平也郑重的许下自己的誓言。
“玉如今怎样了呢?”平又忍不住的在想,应该老了吧。
“唉~~~~~~!”深深的叹息中,白发摇了两摇。
“嫁了户好人家吧。不知过的可好?对一个年轻的女孩来说,四十年实在是太长了!”
“你不等下去我也不会怪你的。”
离开故土四十年了。前十年的浪迹漂迫,早已磨灭当年寻梦的心,怎么可以回去接玉啊!
最终也就只在这小小的窑场安了身,三十多年的时光,平已成为此镇最老的烧窑手了,徒弟也不少了,还有什么可以回忆的呢。
“真想再回家看看!”不知怎地,心中有种压抑不住的冲动,“可要怎样面对玉啊?”
回一次,就一次,只看一次就好!
哪怕只是远远的望望呢,那怕只能带一片绿叶回去呢。
就一次就好!
千里的归家路,如此的百感交集!
苍老的平,心里却有着无法抑制的激动。
还是风雪满天的日子,白色的山、白色的地、白色的村落、还有灰色的天!
村中人影依旧,只是……为何步伐却停了下来?
平突然间觉得怕,怕见到苍老的玉吗?不知道!
还往前走吗?不知道!
脚却不知不觉的步向另一方——是当年分别的冰岩前。
聚集了万古不化的冰层,光洁如玉的冰层,是玉喜爱的地方。也是两人许下誓言的地方!
——“我会等你回来!不变的等你!”
——“不管多久,不管何时,我会等着你,不变的等你!”
玉的声音此时仿佛超越了风雪之声,在耳边翻滚!
可旧梦不再,今非往昔,这冰山脚下,只有自己一人了。
唉,如花的玉,如今怎样了?
可是……可是……这是什么?
眼前看到的是什么?是什么?
狂乱的震惊,袭入平的心,自己见到了什么?
“你也是来看这姑娘的吗?”耳边响起他人的问话。是村中的青年猎户。
“怎么会这样?”无法掩盖的震惊,另平的声音变得颤抖不已。
“是我们这很出名的故事哦!”朝气如当年平的年轻人,兴奋的指着冰层说:“你应该也只专门来看的吧!有很多人远道而来呢!”
“真的是美丽的女孩!”青年人道:“而且很痴情。听说四十年前她的爱人离村远行,她就一直这样痴痴的等,等啊等的,后来好象传言说那人不回来了,谁劝她都不听,总说要等,还要不变的等!”
青年的人并没有留言平的样子,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也许来此的人多吧,说起故事了很习惯自然的样子!
“要不变的等的话,她居然想到这法子,在一个很冷的雪夜,把自己封进这冰层,到真的是不变了,象朵花似的,就这样开在这!”
“听说那年的冬天很冷,是几百年中最冷的一夜哦!”
听着青年猎人的故事,平反而慢慢的静下来,“是吗。真是令人感动!”只能说这一句了!
“是啊!所以传开后很多人来看的,你也是一个吧。”
“嗯~~~~~,是很远来的!”只有平自己听见的喃喃的低语……
——————————————————————————
怎样回的窑镇,平自己也不清楚,只是有点恍惚不定,回来就病了!
“年纪大了,又跑那么远,难怪啊!”徒弟们都这么说。
奇怪的是,平却很关心最近的一次制瓷,本来已经病的身体,早就不应该亲自动手了,可这次,他却无论如何也要自己做一件瓷。
手却不住的颤抖,白发凌乱的随风在飞,心里有些着急了:“等等,老天,再给我些时间!就一次!”
新的瓷已经上釉了,黑色光亮的釉,阳光下在闪动。
可以进窑了!“等等。”平止住了在忙乱的徒弟。
“拿浅褐釉来!”平如是分赴道。
虽然是心里不明白,但徒弟们还只照办了。浅浅的褐色釉,由如浓浓的金般。
平手中的是一片已经枯黄,已经只剩下叶脉的叶子。
沾满了褐金色釉的叶子铺上了黑亮的碗地,在黑色中映着夕阳的红。
“入窑——!”“点火——!”平的声音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病人,好硬朗,仿似四十年前的青春!
夜的降临,只有红的窑火还在烧,映红窑上的天。过了这明天,就能成窑了。
“开窑了!”“师傅!快看!好美的碗!”是徒弟们的惊叫。
是的,好美的碗。平心里也忍不住赞叹,如吸收了夕阳的金色,一片金黄的叶脉,静静的躺在黑亮的底上。如花、如心、纤纤一片!
“是的,玉,你可看见,这是我的誓言,对不起,来的晚了。”
“如你变成花般,我会变成这片叶,陪伴着你了。”
一声轻笑,平满头的白发慢慢的垂下,无声无息地溶入这黑色的夜、黑色的瓷、还有这金黄的叶脉……
“木叶纹碗”简介:
“木叶纹碗”产于宋吉州窑。宋代工匠将树叶轻度腐烂,使其肉去而存叶脉,将此叶脉浸上浅褐釉,贴于上好黑釉的坯体上,入窑高温一次烧成。于是在黑釉碗的碗底,便呈现了一片似金黄色的叶纹。
吉州窑是靖康之变后,北方磁州窑的工匠南迁,在吉州等地烧窑而建。因此受磁州窑系风格的影响。主要烧制青瓷、黑瓷与白地釉下黑彩器。窑工中也甚多北方人。(但不只本文中寒冷不堪的北方!)
黑瓷是宋代主要的生产品种之一,现在发现的宋代窑址中,约有三分一有烧制黑瓷。
黑釉印花则以定窑最早出现,山西、河南一代的北方窑系居多,吉州窑印花则略晚,但受到定窑影响。曾在吉州窑出土的瓷器中,可以见到不少折枝花卉纹,木叶纹也是其中之一。
但吉州窑发展之釉下彩绘却对元后期的青花瓷有较深的影响,包括后期的回文边、海水纹等,均取法吉州窑。
吉州窑曾经有过一个传说,当年文天祥经过永和吉州时,窑内瓷器尽变为玉,工匠大惊,从而封窑停烧,并流于饶,所以元初景德镇窑工以永和吉州人居多。实际上应该是当时那一窑用的原料不奈火,且燃烧过之,使的瓷质玻璃化,看似象玉,经传言而变此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