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小说故事

 主题:我也来说说能吃的花

疏影残香  发表于2000-12-23 10:07:56.0


 

能入馔的花卉很多,象玫瑰,百合,菊花,紫藤等等,能做菜也可泡茶,有药用的功效。老北京很有名的点心就是玫瑰饼和紫藤饼。在旧时是要按节令来食用的,现在已不多见。有位祖辈的世交是研究民俗的,曾尝试做之,惜以失败告终,缘其不擅易牙之术耳。 至于槐花,洋槐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不坏。它的蜜也很好,是最好的蜜源之一。国槐是北京的市树,开花比洋槐晚,且花小带苦味。它的花可以入药,籽可以作染料,不过我想不会有人把它做菜吃的。我这里满街遍植国槐做行道树,每年三季都长了绿绿的尺蠖,就是北京人俗称叫吊死鬼(要加儿话音的),鲁迅先生叫作槐蚕的那种虫子。一不小心落在头上,身上,总是要恶心半天。以前春夏季常有市政园林的人开了车在晚上喷药,第二天便满街虫尸,叫人望而却步。近年倒是好了,药虽照喷,往往勾起我的过敏性鼻炎,但虫尸却消失无踪。大概要感谢清洁工的努力吧。 在北方不能不提的还有玉兰花,沿西长安街红墙一带种了很长一排。每年早春便开,快落的时候经常有老太太来拾花瓣。玉兰花瓣裹了面糊油炸是极好的点心,据说当年慈禧就很喜欢。 至于菜名里的木樨,象木樨肉等,则大多是鸡蛋的代名词。大抵是因为北方人认为蛋字不雅,象是骂人的粗话,所以用木樨代之,取其色泽相近罢了。

 


也谈梅花

疏影残香  发表于2000-12-27 09:23:13.0


 

说来惭愧,平日里诗词中常提到梅花,连名字也和它有关,可是真正见其本来面目,不过是在温室里的一两次罢了.不过,这也不能怪我啊.梅花真是徒担了一个凌霜斗雪的虚名,实际上,在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北国,梅花是种不活的.就算有,也是象病梅馆记里的那样,是温室里养出来的盆景.自然是贵得叫我等这样的布衣汗颜.记得小的时候,家住在中山公园的旁边,那时门票便宜,只5分钱就可入内,一家老小,吃过饭后常常去公园散步.我极爱唐花坞一处,在水边,小小低低的一所暖房,一进去就有扑面的暖香袭人.入目处姹紫嫣红,群芳斗艳.真有四季长开之花,凌冬不败之草.那里冬天的时候,通常是有摆盆种的梅花.只是放在大朵的非洲菊,杜鹃,茶花等艳丽的花卉里,就变得非常的不起眼,至于香气,和别的花香混在一起,没有调香师的鼻子是根本闻不出来.只有凑的极近,才能分辨出若有若无的一缕清香.可是很快就和别的香气混成一团,叫人不禁以为是刚才的错觉,此花本来是无香的.总的说来,现在我意识中的梅花,不过是从书里得来的抽象意识罢了.对了,在这里腊梅倒是有的,京西潭柘寺里就有几株极好,每到花开,便频频上了新闻和报纸. 有人不禁会问:这岂不是白马非马么?其实从生物学看来,倒真的是腊梅非梅呢.梅花和腊梅根本是两个科的,说它们是两种花也不为过.只是,看着一树的腊梅,多少也可以叫我这样的北方人过过"冷清香里抱膝吟"的干瘾罢.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