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之西有湖名云龙湖,三面环山,青山环碧水,碧水映青山,形成“三面云山一面湖”的景象。云龙湖原名石狗湖,相传苏轼知徐州时大为疏浚,成为小有名气的景点,后来疏于管理,渐成沼泽。解放后人民政府变泽田为碧湖,有水面约五点八平方公里,并广为建造景点,至今成为徐州著名的休闲娱乐之处。1962年改名为云龙湖。
云龙湖之于徐州,如西湖之于杭州,东湖之于武汉,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部份。云龙湖在百姓心目中之重要性不止在于旅游休闲一途,更重要的她是市里的取水地,相当于生命的源泉,徐州多水,然旧黄河与京杭运河水质皆差,只得借力云龙湖。
得此,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来到云龙湖边,湖边是一大广场,遍种芳草,只是游客的环境意识不一,多处已露出地皮,风起时即有尘土飞扬。广场边泊着很多车,大多是苏皖的牌照,也有鲁、豫的,让人深思的是居然有很多政府和公检法的车辆,明目张胆地停在路边。穿过车丛,看到了老革命家江渭清同志书写的“云龙湖”三个苍劲大字。眼光透过碑题,即望到了碧波荡漾的湖水,正当冬季,湖上船只不多,远远地群山环抱,冬日的暖阳映照之下,浮起片片鳞光。湖边排排杨柳随风舞动,可惜没有叶子,看不到杨柳依依的模样。树下有几位老人在垂钓,看起来也少有收获,只当修身养性。右首是湖滨公园,波浪形的门顶,很有特色,往里立有许多大柱,据说是千禧柱,看门外的广告,里面大约还在举行蝴蝶展。湖滨公园旁的水边,据说是万人游泳场,据介绍在夏季时万人同泳,热闹之极,那该当是很壮观的景象。
突然同伴惊奇的叫道:那边山上有几个大字。眼力好的人仔细观看,说是“歌风戏马”。“楚风汉韵,歌风戏马”,这是对徐州悠久历史的经典总结。刘邦起于丰沛之间,立国后回乡,与民同歌大风起兮,怀念征战岁月,抒发壮志豪情;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在戏马台上看士卒戏马,想江东士杰之英雄。观此,秦末汉初的那段风云历史仿佛又在眼前,金戈铁马、风云际会、帝王将相,可惜都成历史,看到当年的遗物,只能徒增感叹。
沿湖东路前行,凉风习习,我们却意犹未尽,湖光山色,美好故事,让人惊喜不已。在汉画像石馆里看到件件历史遗物,明快的线条,鲜明的形象,让人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索道管理处后有上下索道直通云龙山观景台,可惜正当冬季,来往的人很少,门前的管理员也躲到屋里享受暖气去了。我们在路上走着,忽见许多穿短裤的老人小跑着跑到湖边一片柳树下,我们走上去才发现水里已经有不少老人了,原来他们在冬泳。站在湖边,我们被风吹得簌簌发抖,老人们却在水里畅游,一点没有寒冷的意思。还有人开玩笑说:刚才有鱼从俺身边游过去了,差点给捉住。湖边陆续又有人来到,赤着上身,站在湖边台阶上,先用水抹身子,然后一个鱼跃就扑入了水中,先来个自由式一百米,然后换姿式在水中漫游。看着他们如鱼得水的模样,我们互相嘲笑我们的发抖。立了约半小时,湖风越来越大,天上那冬日暖阳也不知躲哪里去了。于是我们快步沿湖东路走回了广场。所谓的云龙湖八景,我们竟一个没有看到。
远远回望,蓦地发现远远地一个角落里居然有一座塔,有人说叫苏公塔。我们感叹着离开了云龙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