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之九----一言难尽的美国
08/18/01
一回美国,便听到两个大消息。
其中一个是学校中发生的命案,两名韩国学生被杀,疑凶是一名中国学生。疑凶于十天内被抓获,并已招供。据他说,他在马路上骑单车,一位韩国女孩差点儿把他撞了,他很生气,就跟着她到了她家,把屋内的她和她姐姐都杀死了。他是生物系第三年的博士生,白白净净,戴付眼镜,沉默寡言且很斯文的样子,平时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学生。他是个极其看重自己前程的人,据说他大学的时候曾经休学一年,就为了准备出国考试。他发生这样的事情,认识他的人都是不敢相信的。这件事在当地影响很大,中国学生会的论坛上,也有很多评论。
我和我认识的朋友普遍都认为他在当天一定遇见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以至在事件发生时精神有些错乱,否则,按他的那种个性,是不可能做出这样将自身前程毁于一旦的事情的。尽管他使得中国学生们都有些尴尬和沉重,但我觉得,我抱有很多的同情。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为死者和他叹息。这是兔死狐悲的叹息么?
是什么使得他的心态反常?我们自己,谁又没有十分抑郁的时候呢?功课要优秀,实验室工作要做好,没有娱乐,也没有国内呼朋唤友的乐趣。我还记得我最好的朋友在我面前呜呜地哭,说不想念了,这压力再也受不了了,我苦劝了好几个钟头。劝着劝着,一股悲哀袭上心头。我自己也曾在深夜无眠,辗转间觉到无底的孤独和迷惑。所以,我们都十分理解和同情。他一定也经受了这些,或许比我们更多。所以我们都非常希望在审判的时候,能够考虑到暂时精神错乱的情况,这样,对他才是公平。
还有一个消息,就是我一位朋友的妻子,在再也忍受不了美国生活之后,回国去了。她在国内有着很好的工作,还当着个有实权的小官,呼风唤雨的。世界各地都走遍了,却总觉得美国不错,于是鼓励丈夫到美国求学。一年前她动身到美国陪读的时候,还是兴冲冲地来的。她说她想在美国干一番事业,我听说,无语:陪读夫人在美国,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留在家里当内助,另一条是自己努力读书,然后找工作,从最底层干起。
她回去了,不知是不是能回到原来的工作上,而她丈夫,却要在美国继续学业。等待他们的是至少三年的分居,而三年以后呢?我们谁也说不清。
我忽然想起我回国渡假的时候,不止一个人和我说过要我给她本人或朋友介绍对象的事。我苦笑,也只能诺诺。其实,陪读真是那么好的一件事吗?真的是一种幸运,或者说,走了捷径占了面子吗?把自己嫁给一个不熟悉的人,只为了到一个遥远的国度里去,找一个梦幻,值得吗?把自己的感情,独立人格,和在国内已有的事业基础全部放弃,总觉得会有辉煌的未来。对于这样的请求,我只能在心里长叹一声,唉!
美国。我不禁问起自己,到美国来干什么。出国之前,我觉得自己想得很清楚,是为学本事,锻炼自己和开阔视野来的。而现在,在功课和各种事务中浮浮沉沉了一年之后,我也变得迷糊起来。当初的目的,多多少少有点理想主义,现在呢,再也没有那样的激情了。还记得一年前写留学生活之一和之二的时候的心境。留学生活之二的题目就是“渐没的诗情”。诗情渐没,我们必须有耐心和坚强来对付所有的工作和生活,所有灰暗的心情,不如意的日子。
今年八月和去年八月,我曾两次坐飞机来美。两次的心境,便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次,虽然有着少许的不安,总体来说还是兴奋,新鲜,多多少少有点志得意满的意味。而第二次呢?一走进首都机场,我心情就开始郁闷。和父母挥别,拐过弯,胸中忽地一窒,鼻头有些酸:又要开始那样的生活了。返校一周来,这种郁闷的心情一直持续着。有这种感觉的不止我一人。我师姐在美四年余,成绩一直优异,在回国渡假后的那个学期,便一直无心学习,于是得了个B。
把我在家的照片给朋友看。朋友指着其中一张笑得很灿烂的说,我从没有看过你这样的表情。我一怔。还有一张照片是吃烤鸭的时候照的,朋友看了半天,辨清了哪盘是鸭肉,哪盘是葱,哪盘是酱,哪盘是面饼之后,说:“口水呀!”这张照片,是他看得最久的照片。
今天在朋友家吃饭,两对夫妇,和我,说起最近朋友妻子离开的事情,我们都说,如果当初她上飞机来美之前,劝她,你在国内的工作那么好,就不要来美国了吧,这里居大不易啊,她会听吗?不会。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最近在校园里看到的新生面孔:那些有几分兴奋的脸孔。又想起大使馆签证处前的人们,我自己也曾在那些人中间。还想起我国内女友们的托付。他们,会听从这样的劝告么?我想,大概都是不会的。
想到这里,听得师姐说道:“吃酸菜鱼吧,这料子是从国内带的,很不错。”于是,推杯换盏,大家继续吃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