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散文随笔

 主题:探亲苦旅

秋敷  发表于2001-10-23 10:26:39.0


 

我父亲是个军人。 1969年父亲在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的歌声中,随所在部队换防去了云南,从此开始了我们家长达10余年的探亲之旅。记忆中父亲每年都会回来一次,而母亲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假几乎都放弃了。若干年后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我们不每年去看爸爸,母亲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旅费,而且旅途也太辛苦。 是的,旅途确实太辛苦了。我记得1977年父亲因为参加驻地的抗震救灾没有回来过春节。几个月后母亲咬咬牙把3岁的妹妹托付给邻居,带着8岁的我,10岁的哥哥踏上了探亲之旅。走之前,妈妈花了足足3天时间做准备,我们穿的衣服,路上吃的东西,还有给爸爸的礼物塞满了两个大大的旅行袋。那天早晨,妈妈一手牵着我和哥哥,一手拽着行李,带着我们上了贵阳开往昆明的火车。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买到加车的票,所以我们要坐闷罐车了。闷罐车其实就是货车车厢改装的客车车厢,所以没有供旅客上下的梯子。妈妈先把行李放上去,请车上的叔叔阿姨帮忙看着,然后再把我和哥哥递上去。闷罐车里的座位不是一排排的,而是在车厢两边各放一排长长的木椅,也没有桌子,人们坐在木椅上,带着愁苦的表情。因为我和哥哥买的是半票,我们只有一个座位。妈妈好不容易才挤到了我们的座位前,叔叔阿姨们主动往两边挪了挪,妈妈才牵着哥哥坐下,然后把我抱在腿上。妈妈说着歉意的话,叔叔阿姨却说:别说了,快歇歇吧,这年月你一个女同志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可真不容易。闷罐车厢里没有窗户,所以白天也亮着灯,白炽灯泡在头顶上晃晃悠悠,可光线还是太暗,我好半天才看清楚妈妈的脸。车上没有水供应,也没有吃的卖。幸好我们早有准备。我们吃自己带的3毛5分钱一斤的葱油饼干,平时我们想吃妈妈却只让吃家里做的馒头,我和哥哥说饼干就是好吃,可妈妈不吃,妈妈说她不饿。我们还用军用水壶装了两壶凉开水,我们有吃有喝,唯一的麻烦是车上没有厕所,妈妈说要等车停了才能上厕所,让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坚持到底,争取胜利。我们终于胜利了,火车停下来,妈妈先跳下去,再把我和哥哥抱下去上厕所。夜晚来临了,我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妈妈轻拍着我的背,给我们唱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夜半三更盼天明”,我睡着了。半夜里我给冷醒了,我问妈妈到哪了,妈妈说到梅花山了,是这段路上最冷的地方。妈妈把她的外衣脱下来给我盖上。妈妈就这样抱着我,挨着哥哥,看着行李坐到了昆明。 火车走走停停,一路晚点,我们到昆明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妈妈说,到楚雄的班车早走了,我们得在昆明住一夜。我们住进了当时昆明最好的春城饭店。我们要了最便宜的通铺。因为便宜,房间的设施很简单,墙壁上刷的石灰已经有些发黄,水泥地上有一滩一滩的印渍,房间里散发着霉味和尿骚味,墙角放了一个脱了漆的洗脸盆架,两个掉了几块瓷的瓷盆,一个木壳的热水瓶,靠墙就是通铺,那是一排又大又宽的木板床,足可以睡下20个人。床上的被褥已经破了,露出里面发黑的棉絮,蓝白格的床单几乎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上面也印着一团又一团黄色的印渍,妈妈想了想还是把行李放在床上,叹口气说‘谁家孩子又画地图了?’。妈妈带我们到食堂吃饭。吃饭的人可真多,买票要排队,取菜要排队,取饭还要排队。我们只好兵分两路,妈妈带着我取菜,哥哥取饭。只有一碗菜,是酸菜炒肥肉,米饭又冷又硬,可是我跟哥哥吃得很香,我们自己带了油辣椒和豆腐乳。吃完饭天黑了,我们排了很久的队,在公用卫生间洗脸,上厕所。回到房间,通铺上躺着一个阿姨,她说她是上海知青,跟妈妈同岁,69年到耿马的兵团,天天割橡胶,日子苦得很,皮肤晒得老黑,哪一点像上海人。她说妈妈好福气,嫁了军官,孩子都这样大了,她还没有结婚。听着听着我睡着了。早晨醒来,妈妈给我们穿好衣服,在被子上仔细翻找起来。忽然,妈妈用力拍了一下手,说;“果然有坦克,我消灭了一个。”妈妈把手张开,给我们看她手心的血。妈妈说我们传上了虱子,不过,“孩子们,别害怕,到了爸爸那里,我们就彻底消灭它们。” 第三天一早,我们坐上了从昆明到楚雄的汽车,当天下午到了楚雄,我们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第四天天还没亮,妈妈就把我们叫起来,说今天要过苍山,得早点走。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窗外的景致渐渐丰富起来。在茂密的松林绽放着一簇簇火红的杜鹃花,我有好多新奇的问题要问妈妈。司机叔叔很凶,他说,谁家的孩子话可真多,再说一句就把你撵下去。我吓得再也不敢吭气。一个年轻的解放军叔叔说,司机同志,你怎么这样说话,别吓唬孩子。他对妈妈说一看我们就是探亲的军属,谁要欺负我们,他们当兵的可不答应。天黑时分,我们到达下关。 第五天一早,我们从下关乘车去昌宁还是山路,这回却是一路下山。我生平第一次受到了大自然美景的震撼。我们的车在路上抛锚了,妈妈带我们下车休息,妈妈让我们四处看看。远处的苍山山顶积雪未融,一片银白,山体确是一片葱绿,我们的周围是一片片松树林夹杂着火红的杜鹃花,鹅黄的迎春花,而山下的沟涧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不远处一群伐木工人在砍木头,他们粗犷的号子声和叮叮当当的伐木声混合在一起有如天籁,我被此情此景深深的感染了,我不禁喃喃自语,“妈妈,真美呀。”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红儿,你长大了。” 那天黄昏,车到昌宁县城。我们终于见到了爸爸。

 


  掀开记忆的盖子......我亦被你感染...

醉里挑灯  发表于2001-10-23 11:52:56.0


 


  你的记性真好,那么早的事情,记得这样清楚。

柔软时间  发表于2001-10-24 00:35:00.0


 


  感动中……

他人已歌  发表于2001-10-24 02:43:58.0


 


  这篇写得不错,秋敷平常写的太散和随意了一些,还是要略经组织一下。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10-24 09:23:48.0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