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侬无恨非男子,弃我如遗必老妖
——双刃《练笔.下二萧》
想用个武侠人物来比他,只是,我想不出。
想不出哪一位大侠是如他这般博学、热诚,却又天真、狂放的。
想来他是希望自己如张无忌、杨过、令狐冲一般罢。
他不是。
一直以来,他不以为网人与自然人有什么不同,他急于泯灭这之间的屏障。
于是,只要他喜欢,他会渴望即刻便见了那些BBS上所有他想见的人,可以真实地触摸到他们,感觉到他们的体温,交换彼此的眼神。
他与人换贴子结金兰,轻易地以人为友。
当然,也轻易地与人绝交。
2001年11月1日,“电脑时间:17:55,双刃离开天涯”——这是这个被称作天涯诗词比兴运动青年领袖的双刃在天涯用新注册的ID“真想笑一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真想笑一场。
在读他那最后一贴,想象他离去时痛极反笑,我泪如雨下。
双刃离开比兴后,他复旦的同学陆续登录天涯,以自身与他多年的近身接触发贴为他辩白。
在所有对他的描述中,有一点是一致的:讲他天真,象个孩子。
类似于IQ极高EQ极低的那种天才儿童(想来这也正与他留与大多数网人的印象一致罢)。
这进一步使得他离开比兴的那一直接原因从最初定义的“阴谋”沦落为“稚气”——那样的“阴谋”,在事后细细想来,显然是不足以出于老谋深算的,连深思熟虑的边都沾不上。
双刃的离开并不是比兴的损失,应当说是网人的损失。
自双刃后,你不会再得到象他那样真诚的赞美、认同、批判与叫骂了——可以玩弄文字于股掌之上的人,又有谁能够象他那样,同时怀有一颗孩子的心呢?
他象孩子一样,笑得无所顾忌,哭得惊天动地,惟恐人不知。
这样的真,不是你我可以作到的。
读双刃的文章,没有人可以当他孩子一样的轻视。
他以学识入诗,大量的典故令诗词显得晦涩。
这也应当是他的贴子较少有人回复的一个原因罢——谁会孜孜不倦地跟贴以暴露自己的无知供人嘲笑为代价向他请教那些典故的出处呢?
于是他常自翻其贴。
完全了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双刃大声地告诉别人他的喜怒哀乐,无论在论坛,还是在聊天室。
这常令我尴尬。
他的孩子气也同时将他爱憎分明的性情无限夸大。
他说他喜欢孟依依,并白纸黑字地将这本应是秘密的喜好张贴到BBS上,不曾给我留一点回旋余地。
以双刃的性情,他这样的张扬,却并不代表他纠缠。
在网上一年多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故中,双刃应当我最宽容、最不忍伤害的一个罢——他待我仿佛待他的理想:欢喜时我溢彩流光,失望时就摔个粉碎。
现在我碎了。
在他人生的这一段短短历程中。
只是我还是我,不曾改变什么。
他也永远是他,不会为任何人事而改变。
虽然这一刻我对于他的表述无法作到恰到好处的清晰,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他是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