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突然就说起了他的?想不起来了。
只记得自己笑嘻嘻地说:“嗳,我上高中的时候,用钢笔写字,那笔出水儿不好,我就老爱那么甩呀甩的。正好隔了过道,邻桌坐了个男孩,就经常甩到他的裤子上。他又爱穿白裤子,结果就总是被墨水甩得斑斑点点的。”
“哈,他要气坏了吧。”
“他总是笑着说我又把墨水洒到他的裤子上了——要我给他洗。我……我当然不给他洗了。”
“啊,这么懒啊?!”
“不是……是哪好意思啊!我是女生,他是男生,一个女生给一个男生洗裤子,我可不干。”
是的,那个时候,学校管得极严——从来都不曾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放在一起做同桌呢。我不过是个经常爱板着脸的小小铁娘子,处处要强;这个男生,记得他的名字,郭中朝,总是敦厚可亲地笑着,对大家都很和善。他的数学很好,我的英语是强项,隔了过道,我们经常问问题互相讨论——可是,洗衣服这样的事,是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应允的。也没什么特殊的原因,谁让他是个男生呢!
“小封建啊!看来你的矜持由来已久,嘿嘿。”
当时,是白纸一样无知的心思。也就固执地坚持男女有别。所以墨水可以甩到人家的裤子上,可是谁都不会要求要我来洗,也就不必为此负责:)
“两小无猜啊……后来呢?这个男生怎样了?”
“后来……后来我来北京上大学了。……他考到上海铁道医学院,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很不错的呢。”
“还有联系吗?”
“没有。也真是,高中毕业以后我们就没有再联系过——信没有,贺卡什么的都没有呢——其实,”忽然想起来了,高中毕业以后,我们也就没多少时间可以互相联系了。
“他在大二的时候就去世了——”
“啊?!”
“是脑瘤。从学校休学回家没多久就死了……”
“唉……他家人一定伤心极了……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学了不错的专业……”
“是啊,是从农村里考出来的,很不容易。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很震惊,简直不敢相信。”
“是挺让人吃惊的……”
“当时放寒假在家,一个高中班的男生来找我玩,我妈警惕地坐在一边织毛衣。我们俩聊着聊着他就忽然说起郭中朝已经去世了,我大吃一惊,好久都不能平静。他就很文绉绉地说:‘以后再不能见他了。只有清明的时候去给他扫扫墓了。’其实他家在农村,哪里会给他立什么墓碑呢,不过是荒草一堆罢了——”
“啊……荒草一堆……”
“是啊!所以我这个同学这么文雅地说了这些话,我妈越发反感起来了。等他走了以后好好把我说了一顿呢。”
“哈哈哈哈,可怜的小男生!哎,你妈说什么没关系,关键是你的态度,到底怎么样啊?!”
“我呀……”
……
关于他的回忆也就这样结束了。下面的话题不过是些风花雪月罢了,照例是都市人把无聊当有趣的一种闲谈。而这闲谈却也并不是全都无趣的,如果不是闲谈,又哪有机会让我想起他呢?恍然中仿佛已经有很就不曾记起他了吧?大约是去年过年回家,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照旧提起郭中朝,大家又是照旧的一声叹息——那叹息如此的短,很快就被咕嘟嘟沸腾着的火锅湮没了——过年的气象依然是热烈的,怀旧是不合时宜的不能长久,远不如眼前这尊火锅来得实际。
而,对逝者的一缕怀念,自然地飘过生者的欢笑,几乎不留痕迹。
这世上有什么记忆是长久的呢?十几岁时的少年,单纯得有些平淡的友谊,该是最值得怀念也最值得铭记的吧?可是,你看看我,如果不是想到自己曾把蓝墨水洒在人家的白裤子上,是怎么也想不起这么一段友情的——也许大概那时根本不想这友谊有一天要珍藏的——而即使是因此想到了,却也不过如此,谈笑风生中略略提及他的早逝也就罢了,淡漠得近于冷酷无情。一个生命的消失不过是汪洋中坠入一粒沙子,当时会冒出一点泡泡,久了却就再也没有什么反响了,只剩下那粒沙子孤寂地无声地躺在遥不可及的海底。
可爱的,温厚的,爱笑的郭中朝,我的高中同学,也就这样安静地长眠在他的家乡,那个著名的出产大理石的地方。而他的墓地,不消多讲,是不会用哪怕一块大理石来做装饰的。他高中三年的同学,邻座的我,对他的记忆却只是那蓝墨水洒在他的白裤子上——生命何其微弱,也只仿佛这么轻轻一点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