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散文随笔

 主题:想说说菊菊(代秋水轩主转)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12-19 09:30:53.0


 

说起对于菊菊的印象,心中反倒模糊,这也许正是网络的可悲之处。每次在网上诗词交流或是于QQ上聊过下来,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感,为的是有这样一位真诚的朋友,也为自己与其有缘的庆幸。 今天,当我读完孟依依的文章后,心中反倒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不知是为什么。 菊菊的词好,自不必说,更让我信服的,则是她对于诗词独到的评论,每每能一针见血,说到骨头上,点到要害之处。那时我就想,菊菊究竟多大,是否也与我一样的年纪,有着相似的阅历;长的是什么样子,是很古典的那种,还是现代的“酷”的一派。然而一切只能是猜恻,只能是幻想,单凭网名,只能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向和学识方向,却不能断定其模样,而这也正是增加了网络当中人的朦胧的美感,如果在现实生活当中,每天都能见面的话,那也许这种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了。在传媒中,往往读到网友见面后,好感尽失的事情,但我却敢坚定地说,菊菊在我心中的样子和现实中一定不会相距太远,我十分相信自己的这种第六感觉。 在聊天时,菊菊曾经对我说,她的交友原则是先看人品,再看诗品,这也正和我有着相近之处。不管怎么说,菊菊的年纪要比我小得多,虽然我从未问过她,但从她平时的言语和做事上应该看得出来,但她看问题的敏锐性,却一点也不似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所具有的。这也是我对她敬重有加的缘故。 常常看到她回贴的时间都是过了午夜,我就想,这样的工作方式,人常会失眠,我就有过类似的情形,菊菊也是人,当然不会例外。而菊菊也常与我说起,做菊斋的主页,常使她心力交瘁,我的心中就很不好受,然而我又帮不了她什么,只能说一些祝福和安慰的话。如今,菊斋在网络上已是大有名气了,这正是她的一番辛苦所换来的。 以前,自己在网上闯荡,就如浪子一般,自从到了华网的唐宋,结识了菊菊,我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为菊菊和菊菊的这些好友。如今,菊菊离开华网已有两个多月了,虽然也常来发发诗词,但毕竟是难得见上一面,想到此,心中总有一种郁郁之感。记得自己也写过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寄给菊菊,可以说,那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绝无半点矫情。一有空,我便到菊菊的聊天室去看一眼,如果菊菊不在,便会想,她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呢?如果在,就聊一聊,不管是高兴的事,还是伤感的事,倾诉完毕,心情也就畅快许多。而可惜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每次都是没能尽兴,我便要下线了,只能留一些话,待以后有机会再说。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网络的话,我一定要见菊菊一面,哪怕是一张照片也好,如果能有机缘在一起共话诗词的话,那更是人生之幸事,网络也就不再留有悲哀的一面了。 此外,更有何求?! (看了依依的文章,写了自己的一点感想,有点零乱,菊菊莫怪:))

 


  :)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12-19 09:38:22.0


 

诗词曲联是原创诗词,所以秋水,我把你这一贴转至此处来了。 多谢秋水一向的看重。 我于诗词,仅凭一点点直觉评去,自己知道评得很不到位,夜郎也曾说过我应付了事,他不知我不是不愿,实是不能也。这也是我力感不继,终于决定要把唐宋版交给其它高手的原因之一。 最近,诗词写得少了,所以少去了华网,秋水莫怪。 人在网上,只能走到哪里便是哪里。


嘿嘿昨天看了一个电视,俺想菊菊就是那个模样,一定没错

西湖初遇  发表于2001-12-19 14:15:35.0


 


  菊菊于我,只是电话里一个脆脆的声音罢了:))

黛含梦  发表于2001-12-19 17:40:42.0


 


  :)

苦雨  发表于2001-12-20 07:27:53.0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