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昙花 发表于2001-12-25 00:51:18.0
普者黑本不在行程里,但却一路寻了去,虽然明知荷花已无踪影。 到普者黑时是正午,一路的阴雨到了邱北便只见云不见雨,也许雨藏在了深浅不定的云层里,但正是游玩的好天气。 正值中国第二届文化特产节暨邱北辣椒节在普者黑开幕,红红的辣椒火热了拥挤的人与车,而我们只想进到湖的深处去感受自然的特产——宁静与和谐,便弃了一听名星展歌喉的机会,远离喧嚷人群,去寻一叶扁舟。纵是不可能“野渡无人舟自横”,也可“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得船,见了那般清的水,便忍不住伸手去嬉耍。偶尔触到水草,会惊一跳,以为是水蛇之类的东西。 紫蓝色的、小小的蜻蜓在湖面轻飞,海菜那小小的白花飘在湖面,摘起一朵,软软凉凉,还带有芬芳。 清澈的湖水里水草随船的划行微微摆动,因为水太清,感觉里水草就很近很近,但用桨伸下去,却不能触到湖底。看着湖底,总觉那层层水草的包裹里,定然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却不愿去探寻,任它神秘。 一种外形象鸭子,体积似鹌鹑当地人称为水葫芦的鸟是水面最常见的动物,有的在湖面悠悠游过,有的时而钻进水里,时而冒出水面,有的在水面“叽叽”叫着,快速地扇动着翅膀向前划去。 有翠鸟飞快地扇动翅膀,定在离水面不远的一个地方,寻找着湖里的游鱼;岸边的草丝里有鹭鸶在梳理它的羽毛…… 远处的山,小而秀气,放眼看去,一色的绿。 那头开幕式开始了,音乐声歌声掌声传来,热闹非凡,却有极之遥远的感觉。 有船靠近我们,船上放了莲藕、小鱼、蚂蚱等食物,他们可以一面烤一面随我们的船前 进,不影响游玩。 见是这样,先就喜欢了,忙不迭地点了如鹌鹑蛋大小的紫洋芋、螺蛳等食物。 一面吃一面在湖里穿行,突然想起这是来看风景,不是来吃烧烤,船上的人均笑了,付了钱,把目光从食品船上收回,去看湖光山色。 到得湖的深处,已没有烧烤船,也听不到音乐与人声。船穿行在芦苇与荷叶间,感觉忽地静了下来,只能听到船行驶的声音,还有水葫芦的叫声。这样的静才是静,不是沉沉的死寂,而是生机勃勃的宁静。这样的宁静让人恬静。 风从湖面徐徐而来,带一丝凉意,飘一丝柔和,湖水似已临摹出风的形状,微微起伏的波纹与风的轻拂丝丝入扣。荷叶摆动,水草飘动,感觉里它们正以舞姿密语,惜最好的翻译也译不出零星半句,就此形成千古谜题。 一只白色的鸟缓缓飞起,高雅悠然地向远处而去。而远处,绿然蕴然,没有一丝迷茫。 这样的静与绿里,世间所有的污秽应已沉底,沉在湖底的最深处,任鱼虾咬噬。普者黑的意思本来就是鱼虾多。 如果能够,那就此弃桨,任船随水,任心随风,“小舟从此逝”。 然风未住,云未收,流水仍然悠悠,我们弃船上岸,离了万亩荷叶与清幽的普者黑。心情放假,人生却不能够放假。心情之外,仍有静与绿之外的东西引诱着我们去追求并 为之努力。在忙碌的缝隙间,让疲惫的心放次假去呼吸绿色的空气,已知足。 离开普者黑,它荷叶的绿,它湖面的静,已留在了我飘飞发梢、从容微笑里。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12-25 02:38:08.0
昙花的多篇游记可以作为一个有特点的系列了。 描写细腻,笔致清淡精致,这已是昙花散文的优点,如有不足,就是隐约觉得昙花在散文结尾时总要带出一点哲理性的东西,这是好的,只是手法上可能还要注意一些,须如盐着水,与原文浑然一体,淡淡收梢,方余韵不断。
西湖初遇 发表于2001-12-26 18:23:36.0
红帽子 发表于2001-12-28 22:19:43.0
我也喜欢普者黑的水和那里的一切. 印象最深的是几个人荡舟钓虾,手掌那么长的大虾啊,鲜美极了:) 还有朋友卷起裤管,把脚放到水里去感受那份清凉,随着水波荡漾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