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错过思念
情感的细沙
堆积成我的思念
我固执的守着我的城堡
却抵挡不了时间的洪潮
在倾覆的同时
我握紧我的手掌
却留不住从指缝中溜走的沙粒
无言中
只剩下一份淡淡的惆怅
坐爱情的两岸
错过一生的思念
前几天收拾房间的时候,无意间看到高中的毕业照,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A 君身上。
那年我正在读高中,A 君是那种默默无闻的人,不太爱说话,加上班上座次的调动,使我几乎不曾注意到他,直到高三那一年,他调到我正前方座,我才开始慢慢的意识到,班上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人。
A 君长得并不是时下女孩子所喜欢的那种白马王子型的,光从五官来看,是属于那种很平凡很平凡的人,在路上从你身边走过,你甚至不会注意到。他的个子也不高,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逐渐吸引了我的注意。
由于学校的关系,大家平时的学习都比较松散,到高三时,只好临时抱佛脚。面对老师严厉的目光,大家都选择A 君这位学习成绩好,为人和气,又愿意帮助他人的“小”老师。于是,班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奇异的景观,上课老师在台上休息,而台下则热火朝天如菜市,同学抢着要A 君指点难题。我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在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里,A 君的名字变成了我的口头禅。
也许是座位相邻的原因,我和他说话的机会日渐增多,虽然大都是学习方面的,但也许是巧合,他对我问的问题也答得特别详细,甚至会主动提供资料给我,(说实话,我的成绩也够差的。)并且还常帮我抄例题等,我固然是非常谢谢他,但周围的流言也随机四起。我是个对感情很迟钝的人,在听到这些流言后才发现自己的确对他太过依赖,然而对于近二十年来第一次有这种心情的我来说,却使我极为慌乱。我与A 君都不是善于表达的人,在彼此的沉默中,毕业的钟声终于在耳边响起。默默无言中我只让他留下一页同学录,之后,也不知道真的是工作忙,还是有心逃避,总之彼此失去了联系。
去年的某一天,在街上我又再次看他的背影,依旧是一个人,依旧穿着他最喜欢穿的黄色外衣,而我却无法开口叫他,人真的是种奇怪的动物,见不到时想着念着,见到了,却……于是大街上人来人往,他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之中,致使至终,他也不曾发现有人目送着他……眼眶一热,我连忙抬头看着天空,因为我怕旁人看到我的眼泪……
多年之后,班上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同学会,也许是人多吧,有很多事已经改变,我们几乎没有交谈,后来是一个当时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女生告诉我,A 君当时真的是有意对我特别的好,可惜他不敢明说,她说,在我去实习期间,他常在白纸上写一些字,然后又撕掉,有一次,她无意之间才发现,上面写的是一句诗:“坐爱情的两岸,错过一生的思念”
我呆呆地坐着,默默的念着这句话,心中一片惆怅,想起李商隐的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李商隐当初写这两句诗时,也是同样的心情吧。
后记:很多朋友问我当初为什么不说出来呢,其实这个问题我自己都问过自己不知多少次了,当时说了也许真的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更多的是看到我与A君之间的差距,有很多现实总是让人身不由已的,现在再回头看看
这些往事,早已不像前几年那样难过了,相反却有了一种青涩的甜蜜。多年之后,我才提笔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也算是我对一青春无悔的诠释吧。
往事如风--心之烙印
流血的伤结了疤
却变成我心之烙印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高中同学的电话,说是要开高中同学会,于是在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天,我依约前往原来的中学,看到许多即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同时,我也看到我高中的好友--杨。
看到现在的杨,我几乎不敢相信,那就是当年的阳光女孩吗?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化着淡装,挂着一个很职业性的微笑,远远看去,她即在和老同学在一起聊天,又似乎只是一个陌生的旁观者站在那里。当我走近时,她看到了我,那双近乎冰冷的双眸才有了些感情,我的心反而凉了半截,这就是杨吗??那个爱说爱笑的杨??
“你好呀,阿蓉。”
耳边飘来她的声音,轻轻柔柔的。
“你好呀。”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学校毕业才短短几年,一个人能有如此大的改变吗??彼此沉默了半响之后,才又听到她轻柔的声音。
“你,看到他来了吗?”
杨问得很犹豫,说完这句话的杨看起来就像一个不思云间烟火的仙子变成了一个凡人,又重新变回我以往所熟悉的那个女孩。正想回答时,看见杨的眼神变得凄迷,我若有所悟的回头,果然是A君来了。现在我才真的确定,杨依旧是往日的杨,只是社会的经历让她带上了“面具”。
“你--还在想他?”
“……不,我只想忘了……”
我望着杨,半晌说不出话来。
我们来到早已定好的渡假山庄,大家“众望所归”的开始打麻将,杨坐在我旁边,好像在看我们打牌,只有我知道,那是因为A君坐在另一桌与我相对的位子上。
杨是我高中的好友,也许是有缘吧,我们的座位总是相邻,在学校我们俨然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花。共同对诗歌的爱好,使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杨是个很开朗的女孩子,仿佛从来就不知愁为何物,有时我觉得她根本不该生活在现代,她是那样的喜欢诗、书、画,对学习反而一点兴趣都没有,也因此,她的成绩总是难以提升,但教室里总是扬溢着她欢乐的笑声,感觉上有了她就像多了一缕阳光一般。(我想这样的学生一定属于老师头疼的范围)
到了高三时,学习开始紧张起来,座我旁边的A君不但成绩很好,而且为人和气,乐于助人。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找他问一些学习上的难题。那时的杨就座在A君的正后方。A君对每一位有问题的同学总是非常有耐心的回答,但我却发现他对杨更是关心,常常主动问她是否明白老师所讲的例题,杨的视力不太好,他就帮她抄笔记……有一次,我半开玩笑的问他是不是喜欢杨,一瞬间,那张老实的脸涨得通红。于是我在他半是威胁,半是求情之下答应他绝不泄露半句。但我并未想到,这个决定变成我日后的一大后悔。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班上传出一则流言,说杨和A君是“一对”,天下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终于有一天,杨知道了这则流言,她却没说什么,只是很明显的减少和A君说话的次数,我私下找到杨,对她说何必如此,岂不不知人都是这样,越抹越黑,然而这次,杨没有反驳我什么,只是沉默着,年少的我并不明白,只是以为是女孩子的羞涩,多年之后,我重想这段往事时,才明白杨需要的是人有在后面推她一把,因为在她的生命近二十年的岁月中,从不曾有人闯入过她的心,而这第一次所遇到更多的是慌乱,但我却忽略了。
几月后,实习期开始了,杨很快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去了,最后教室中只剩下我、A君及其他几位同学在准备考高职。
A君更加沉默了,整日不是复习功课,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涂涂画画后又撕掉,我一直以为他与杨之间就这样算了,毕竟学校中的这种朦胧总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直到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A君在白纸上写的原来是两句诗:坐爱情的两岸,错过一生的思念。
一瞬间,我仿佛被雷击似的,沉默了一会儿,才问A君要不要找杨谈谈,他呆了半晌后才缓缓的摇摇头,没说一个字。
再后来,大家似乎都有了自己的路。逐渐的我也和杨没有了联系,各自有了属于各自的天空……
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并没想到到了几年后的今天,杨还在想着他。
午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各自的现状。女孩子们的话题也不外乎是关于爱情或者购物一类的,很多老同学早就忘了毕业前的那段小插曲,只是很奇怪,以杨现在的年纪和情况,为何还没有交男朋友,杨笑着说世界上本就只有一个白马王子,却被白雪公主抢走了,她只好再等等了。但我心里却明白,其实杨是有自己的白马王子的,只是她藏在在心里罢了。
终于,我还是忍不住在只有我们两人独处时,向杨说出A君所写的那两句诗,但杨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久久不再说话……
往事如风--让心自由
有很多事,我以为会一辈子铭记在心,但在数年之后,暮然回首之时,才发现早已云淡风清。
时间是位最好的疗伤师,总是在岁月的流失中抚平流血的伤口。当初心中那如同刀割的疼痛不知不觉只剩下满心的酸楚,回忆中只剩下莫名的痛意。
其实,有时候想来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何必再苦苦为难自己。《心经》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尘世间的俗事只是看自己如何对待罢了。
让自己的心自由,不也很好吗?
往事如风--繁华散尽
繁华散尽逐香尘,还留冰心在玉壶
往事如风——前缘再续
引子:前缘再续和再续前缘,虽然是相同的几个字,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我也从未想过,有一天我居然会再写往事如风,必竟那些往事已在我心中沉淀为一种习惯……
记得不久前才有网友对我说,想帮我写《往事如风》的续集,当时我婉拒了那位朋友的好意,只觉得现实如此,又何必要续呢?但是我没有想到,就在这位朋友说了这话的几天后,我居然收到了几年未见的A君的电话。
隔了几天,再回想当时的自己,依然觉得有一种震憾的感觉,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如果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话,一定是僵硬成了化石。
A君在电话里说话相当直接,就两个字——借钱,我想看到读过前面的故事的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些失望吧,也许时间真的很容易改变一个人,但我仍然以为上天为我的思念赐给我一次机会,于是我没有一点犹豫的答应下来。
挂上电话后的我一点主张都没有了,直接再打一个电话给一个好友,让她帮我想想,推想见面的对白、着装等等……我唯一的建设性意见就是把钱装在信封里拿给A君,我想要一个大男孩在大街上接一个女孩子的钱,不关基于何种理由,总不太好吧……问遍所有朋友后,终于有了个概略,其实大多数人对这样的情况都是三个字:不可能!或者就是“没希望!”
第二天,我终于在隔了数年后,再见到A君,他还是那样,除了个子长高了以外,其它的和以前几乎没什么两样,他拿到钱后急着回家,我只好一送再送,只到现在,我才知道祝英台送梁山伯是什么样的滋味,可惜我不是祝英台,他也不是梁山伯……短短的一条路,多想它再长一点呀,我一路上小心的和他聊着,告别的时候,他一再重复着下月一定还我钱,直到他上了公车,我才感到心里酸酸的,公车远去的背影逐渐在眼中模糊,一如上次在街中看到他的背影,只是这一次,我的眼泪却流不出来了……也许他永远无法明白我根本不在意他还不还钱的心情,永远无法明白只要他开口,我一定会尽可能的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后记: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算是未完吧,我却不想打出“待续”两个字,我想以后大概不会再有往事如风了……
赢的是我的思念
输的却是我的情感……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因为工作的关系,前段时间遇到了一对老夫妇,只是很短暂的接触,却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从外观来看,两位老人家都是八十多的高龄了,老大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算是比较高的,而老婆婆正好相反,大概只有一米四、五的样子,初时看到,给我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而后来的一件小事,却完全感变了我的看法。
记得那天正下着小雨,地上有点湿。他们本来在办公室休息,后来想买点东西,就往外走。老大爷走在前面,老婆婆因为身材的关系,走得慢些,我正追出去拿伞给他们,刚好看见老大爷回头伸出右手,等到老婆婆牵住后,再慢慢往前走。
只是那一刹那间,我长久以来以为已经麻木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脑袋里只想到一句很古老的诗: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我回过神来,赶忙帮他们把伞打上。待他们走到有阶梯的地方,虽然只有三层,老大爷也先下去,再来扶老婆婆下去,那动作,那神情,仿佛正扶着一位高贵的公主……
走到商店门口,老大爷进去买,老婆婆在门口等,也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老大爷的动作有点慢,我开始有点不耐烦时,却看到老婆婆静静的望着店里老大爷的身影,就好像这样等一辈子也无怨似的……
老大爷终于买完回来了,我听见老婆婆轻轻的唤了声“杨哥……”后面的没听清楚,大概是在问买了些什么吧,然后,老大爷又轻轻的牵着老婆婆的手回到我们的办公室,一路上丝毫不理会旁人诧异的眼光。
后来我常想,他们年轻时,或者也有过轰轰烈烈的爱,也或者是细水长流的情吧。
经常看到有人评点什么浪漫情话之类,若有人问我的话,我会毫不迟疑的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是我认为世界上最浪漫的情话,也许也是最浪漫的求婚词。
戒 指
转眼间,林离开我已经三年了,中指上的戒指依然静静的散发着银辉,当初那个为我带上戒指的人却早已离我远去。我抚摸着那枚戒指,仿佛还听见林笑着对我说:“戴上这枚戒指,圈住你的心,也圈住我的情……”
今天是林的生日,也是林离开我三周年的忌日。三年前的今天,在他正要回家祝生的时候,却因为一个喝醉酒的司机永远的离我而去。于是,他亲手为我戴上的这枚戒指,从此就不曾离开过我的手指。林真的说对了,它圈住了我的心,而我却无力逃脱。
午夜梦回,时常看见林的身影,想得久了,不觉有些怨恨,可恨过了呢,他依然在我心深处,从不曾消失,亦不曾改变。
母亲常劝我说,人都走了三年了,就算了吧,想想看,“戒指”不就是“解之”吗……或者真是是老天爷注定我们无缘吧,我愣愣的听着,眼泪慢慢的开始聚集,其实母亲并不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境虽然很美,但我只想忘了林,然后像其他人一样,谈个平平淡淡的恋爱,过完平平凡凡的一生……
不自觉的,我又开始抚摸左手中指上的戒指,什么时候我才能取下它呢?
寂寞如网
有一首歌唱道:“生活就是这样的……”是呀,生活总是那样的,人生的道路就那么一条,却还是那样弯弯曲曲,生活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事像不断生长着的藤蔓将你紧紧缠绕,所以我开始寻找一种方法,一个空间可以让自己自由,于是网络将带进一个我从不曾接触到的空间,但在网络中飘飘荡荡近一年后,我却发现这个看似无限大的空间留给自己的依然中空虚的寂寞。
“网是孤单的。”“李寻欢”这样说,于是我成为千千万万个寂寞的上网人中第N个证明这条理论的人。上网越是快乐,下网越是痛苦。我还不想让自己成为不会哭泣的女人,所以我给自己一段时间,一个空间逃避。学会遗忘是一种幸福,我希望自己得到幸福,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也许很长……
现实永远无法跟随我的感觉而改变,那么我只能改变自己来适应现实。听人说有一种蝴蝶从出生到死亡只有两个小时,但我相信,就在它蜕变成蝴蝶的一刹那间,一定是种绝对的美丽,蜕变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我希望明天的自己,也将会是美丽的蝴蝶。
一直都不太喜欢徐志摩的诗,现在才明白它的意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火 鸟
幸子出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她想,母亲大概是希望她幸福吧,所以给她取名叫幸子。
今天又是同样的日子,只是时光推移了二十年。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幸子打开音箱,半倚在沙发上,静静的一个人过着属于她的二十岁生日。音箱里流泻出二胡独有的音调,环绕着整个房间。
幸子从小就很聪明,邻居们都说她懂事,父母也寄托了很多希望在她身上,所以幸子从小就很努力、很努力的读书,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下,她的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但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幸子突然觉得她的生活是那样的苍白而无力,父母不断的把自己的希望加诸在她的身上,只要有一点小的失误,最少也会得到一次训斥,幸子一天比一天沉默了,直到有一天,她觉得父母那殷切期盼的脸像怪兽的脸一样恐怖,她无法再忍受下去,于是,同样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幸子写了一封信,准备了一瓶安定,幸子拿着药坐了很久,就在准备吃下去的一瞬间,幸子突然领悟到,人生是自己的,干嘛为别人要死要活?于是幸子把药扔进马桶,把信烧成灰,一起冲走了。那天晚上,幸子依然和平时一样,做好饭和父母一起吃,再一起看电视。下午的那一段时间仿佛从幸子的人生中抹去了,而她的父母一点也没发现有任何的异常。
幸子听说有一种鸟,叫做火鸟,可以在火焰中重生。幸子看到信纸烧着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火鸟,在那一瞬间的火光中获得了重生。长大后的幸子常说自杀的人是懦弱的人,是只想逃避的人,她觉得当时把药扔了的自己是一个勇士,一个敢去面对现实的勇士。这次的事对幸子影晌很大,从此以后,幸子学会了坚强,后来碰到过比当时更难过的事情,幸子再没想过自杀,她只是咬紧牙、抬着头继续往前走。
命运之神对幸子也许是眷顾的,小学高年级几乎没读书的幸子却考进了一所重点中学,甚至进了重点班。这样特殊的环境,注定了老师的吹毛求疵,同学之间互相猜疑,而父母更是雪上加霜的提出更多的要求。老师为了让大家不分心学习,每周都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检举违反纪律的人,被检举的要写检讨书,成绩不达标的要写检讨书,不按时就寝的要写检讨书,甚至不按老师规定时间上厕所的也要写检讨书;父母怕幸子早恋,每次幸子回家要检查她的书包,偶尔要到学校抽查;同学之间怕被别人超越自己的学习成绩,彼此之间都不动声色的说着好听谎言……有一段时间,幸子觉得自己好像疯了,她疯狂的想找一个地方可以逃避这一切,那段时间幸子发疯似的看书,什么都看,从天文到地理,从文学到诗词,从政治到宗教……佛教开始对幸子的思考模式产生影晌,一度她想出家或者隐世,但现实就是现实,幸子狂乱的清楚自己不可能逃得开这个社会,于是,她开始写作,但是父母的窥探使她害怕,所以她心情不好时就写日记,但每写一篇就烧一篇,慢慢的,幸子又平静下来,只是更不专心学习,父母照三餐的咒骂对她来说不过是隔靴捎痒,她开始封闭自己,不与他人沟通,最后中考时,成绩迫使父母答应她读职高。
数年后的幸子说到这段曾经被她深恶痛绝的往事已经可以当笑话说了,她觉得那段烧日记的日子,是她第二次的重生,这一次,她学会了忍耐。
职高的学习是很轻松的,在这段时间,幸子邂逅了这二十年,唯一能让她心乱的人,但是命运之神太会捉弄人了,幸子错过了这个机会,以至于毕业后几年,她都难以忘怀,也许她今生都难以忘怀。幸子还记得当时自己有多难过,她已不记得有多少年不曾那样心痛过了。
几年后,幸子回忆这段时光,感觉是难过但也幸福的,毕竟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伤呢?“也许正是因为当初错过才觉得那样的美好吧”幸子这样想,
这,成为幸子第三次的重生,这一次,她终于体验到了快乐和悲伤。
幸子开始觉得自己的个性太不适应这个社会,于是她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她开始主动与人交谈,与人沟通,事实证明幸子的改变是成功的,她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对她的印象定格在活泼、开朗上,慢慢的,幸子的朋友从同辈的发展到比她小的,甚至比她大很多的人群中,她喜欢和朋友聊天,听他们述说各自在生活、工作、爱情等等中的快乐和悲伤,有很多事,幸子都不曾经历过,但她却知道了结果,幸子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偷看了天书的人一样,感觉上就像是二十岁的人却有了三十岁的沧桑,但这一点对她很多朋友有很多的帮助,大家喜欢找她倾述,喜欢听她的意见,因为幸子的意见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
逐渐的,幸子对家庭的感觉更淡了,她对父母的谈话始终保持小心翼翼的心态,也许是以前父母对待她的方式使她感到害怕,她怕再一次被生活得最近的人所伤,她讨厌父母言语之间对她的试探,对父母的说话方式她感到好笑,因为他们依然把她当做不懂事的小孩来看,在幸子看来,她与父母之间的牵绊不过是前世尘缘在今生的沿续罢了。
幸子佛教方面的书越读越多,偶尔她还是要拜拜菩萨,但她只许一个心愿,只希望来生能变成风。做人,实再是太累了。
出去工作后,经过社会的洗礼,幸子对人情世故更冷淡了,每天就这样活着,天天带着面具走来走去,久了,幸子都忘了,什么时候她用的是她的真面目,什么时候她是带着面具的。生活总是这样,日子每天一样,幸子觉得活得很累很累,但路却依然要走下去。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不进则退,不努力的话就会被淘汰,幸子努力的工作岗位上奋斗着,她知道什么时候该大方,什么时候该小气,什么时候该耍点小心眼,什么时候应该当当笨蛋,什么时候该有情绪、有个性,什么时候该忍耐、该谦逊……但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在幸子心中造成影晌,幸子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能影晌她的心境了,其实幸子并不喜欢自己这样,一位佛学老师说她这个年纪应该天真浪漫才对,不应该如此的死气沉沉,幸子相信老师的话,所以她努力的想再次改变自己,只是这一次,幸子知道她要花的时间可能不是一两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