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想
我有一个好茶的朋友曾异想天开:坐火车实在无趣,如能携带了茶具,负一担柴火,引一溜活水,于旅途中火融人暖,水沸茶香,岂非妙事。想归想,现实中,要是在车运繁忙时,不挤个你死我活,能占个坐下去的位置,便是幸运之极了,何以谈论奢想!
茶是要有很优雅的环境,极富悠闲心思才喝得出味道。“茶”字造型就像一舒展而美丽的亭子,有顶,有盖,有柱,亭内置桌椅。似乎告诉我们,喝茶还得去找这样的处所。遥记当年,欧阳修因【醉翁亭记】而让人悠然向往,可惜大文人少写一篇【醉茶亭记】,不然又有不少人该对清茶之饮神羡不已了。茶从字面意思再辨,指人在草木间。人在草木间能做什么呢?细推起来,还真有一点汲自然精华之逸趣。
其实不说古人造字之妙,单凭茶本身的色香味,已经够回味一阵子。色莹碧,香清远,味微甘,此绿茶也;色醇红,香馥久,味厚正,此红茶也;色碧绿带浅黄,入口小苦,润喉即甘,化清香茶香在百脉飘逸洗尘,此乃安溪铁观音也。不仅如此,对喝茶的讲究,亦演化为一种茶道,成为可操作的规矩,举手投足间含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观赏性,思想性更浓。
茶虽好,能识茶者更好。【陶庵梦忆】中的张岱闻闵老子茶,慕名前往。等了一天,才见一白发老者归,不料闵老子又外出寻忘在外面的手杖,再等许久,才见他归来。闵老子喜张岱爱茶,当炉煮茶。两人言谈间互知对方对于茶事的精通,意趣相和,逐定交。为喝上一口好茶而等上一日者,其诚心如刘备之于诸葛?可因对茶的共同爱好而成为好朋友,这也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吧!君子之交淡入水,可真君子往往以茶会友,试人之深浅于握杯之间。
饮茶并非闲人雅士独有的特好。世人口味各不相同,然男女老幼能自得其所,茶可算是不多的一种。我有一女友,三十岁,单身负担双亲幼弟,每每为生计奔波。有空便坐下来,摆出一套小茶具。拳头大的宜兴茶壶,三个玲珑杯。电热壶一插,水开后,自泡自饮。生活中的诸般滋味就在那盈盈水汽间消失。隔壁的马老师年过六旬,已退休仍在上班。每天必带特大号的连盖塑料杯,杯底积一层厚厚的茶叶。拧开盖子,随口可喝,喝光再泡,反复几次,直到毫无茶味,才换。此景此情衬出了老师已是沧桑的面容,人生或许就是那泡了又泡的茶叶?
一个朋友谈起喝功夫茶的体会。他说:“功夫茶在于品。象平时牛饮鯨吸,是无法体会茶的好。先用舌尖触茶,轻抿一口,在嘴里轻绕几下,方可咽下。功夫茶需要的是时间,磨的是耐性,养的是闲情。平时居家做事,多数人忙碌不堪,哪来的这许多功夫。所幸有的是众多茶楼与茶居,但是那属于都市式的休闲,需要的是金钱,磨的是嘴皮,养的是关系。茶室或称麻将室聊天室打牌室还有幽会室。
说了一通茶,倒是忘了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曾私心窃想有一个独居的家,偶尔在午后暖暖的阳光里,摆上心爱的茶具,邀上三五各好友,或煮茶或谈天或养神,不愧是一件好事。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只好把一个关于清茶的梦,留在午后的阳光里回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