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子
我这闷人,闲来最高兴的事,竟是找一供外地来此旅游的游客乘坐的舒适大巴游车河。
黄昏时分,车如流水马如龙。找个舒服的座位一歪,便随着车的流速徐徐向前,窗外的人、物、事,如风景在握,而天边半枚温暖的夕阳,应该正印在我的脸上,有时还随身带着零食与音乐,那情状,简直像个晚清泡茶馆的爷们。
最喜欢的是观赏街头店名。我发现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起初,我只留意硕大的牌匾,后来发现好的店名全都藏匿于小家碧玉似的巷弄店子。我喜欢一个名字叫好邻居,其实它只是我家楼下一个小小的便利店,但那三个字的亲切让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就奋不顾身地冲进去,香皂洗衣粉洗发水,买了好多又一时用不到,只好在家里囤积。而微利、便民,是朴素的商家起的名字,就像中国老百姓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小名,好养活。念杨、钦璇,想必是一种纪念,一个姓杨的老友,一个叫璇的恋人。那天经过中南路,见到有了新店子,琥珀体的三个字,曰:点绛唇。自然是美容的地方,起得妙,又见店面装修得雕梁画栋,清雅不俗,我就跟着莫名欢喜。广州有个绿袖子,买的是各色衣裳,亏那主人想得出呀。而去年去贵阳,又见到一个店子叫丑奴儿,有一曲同工之妙,我又高兴了,拿笔把它们记下来,留着以后写文章好当作男女主角出场的背景。还有花店叫花满楼,想来主人应是个古龙迷,后来我在沈阳又看到一个楚留香,真想介绍他俩认识。
武大旁边有丽江人开的小店,买小饰物兼做竹子小家具,整个店面用笑傲江湖式装修(早就有,绝非仿照),那店主人是两个女孩,初去的时候,店子还没有名字,后来看到她们写在一个大圆簸箕上,是采云之南,也有人念做采之云南,亦可做采南之云。它一直深得我心。
买食品的小店,叫胭脂蛋糕,稻草人鲜饼,让人一看就觉得食欲大增,先抢满了印象分。唱歌的地方,叫红唇、大嘴,前者是拍拍马屁,后者是开个玩笑。有的小店铺面积小,不想花钱订做门匾,就自己白纸红字上书:刀削面、荷叶面,看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江汉路有个王胖子牛肉面,我与老怪常去吃,这是一个黑漆漆的面馆,然而不知为何在那里吃的每一根面条都伴着好心情,店家有东北人的豪爽,面做得那么好吃又那么大方,由此,我也觉得那店名取得巧,虽然那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胖子”。
有一个店名叫十八子,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经过那里,是酒店,主人一定是李姓,所以拆开做十八子。店子不大不小,立在有利可图的地段,可是除了三个字的名字外,它并没有多余的装饰,也不做什么每位68元海鲜活鱼等等宣传。我想那主人一定是位风雅之士,我心有戚戚,在这活色生香的尘世,它只是悄然立在繁华的街上,一棵大梧桐掩了大半门面,生意并不热闹,而我每天路过那里,都想进去捧捧场。我想去见那主人,可是又怕近乡情怯。直到现在它完全停止了营业,也许真的风雅的东西只能隐藏在爱它们的人心中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