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现代诗歌

 主题:黄山日记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04-29 07:56:40.0


 

是前两年秋天的事了。 十月二号,下午 我们是在十月二号到的黄山脚下,天气已经渐凉,因为一路穿着短袖T恤过来,又都是年轻人,倒也不急着去换上长袖。 导游宣布,今天先休息,明天一早上黄山,后天回来去黟县民居,得闲再逛屯溪老街,去看徽墨和歙砚。(时间次序我也记不得了,大抵地方是不错的。) 同行大半倒是牌鬼,收拾停当之后竟然要继续打牌,有一个同事搬起手指算了算,认为留在酒店打牌将会损失若干旅行费,他不打牌,再加上我和另一个女孩子,还有一个没有赶上打牌搭子的,四个人出去逛街。 黄山市里尚有几处古建筑,一个是程氏三宅,在很僻的弄堂里,我们也是张张望望在街头寻得的。还有一处是珠算宗师程氏楼。都是年代久远的木建筑,但是保存得非常好,而且可能是因为没有列入旅游日程,几乎没有人来。我们进去的时侯,很安静,青石板砖的天井里,放着一口水缸,还有一株石榴低低地开在幽黯的角落里。 木楼很大,房间大都狭仄——看过所有的古楼,房间都狭仄,可是房间数量真多,看得出来曾是暄盛一时的富贵人家。 程氏珠楼里有一个算盘展览厅,从金银玉珠盘子到木石珠盘子,从手掌般的极小到桌子般的巨大,各式各样都有,甚至珠子数目与形状也是千奇百怪。 这两个地方,都只设了一个简单的看门处,门前十分廖落。 看了以后,觉得是好去处,只是,这样的安静,应当于它是一件好事罢。 出了巷子到处看见有卖甘蔗的,想是当令时节,随手买了两根,看看四周没有垃圾桶,正不知道渣子吐在哪里好,同事就指着地下说:“这么脏,你看你还顾忌什么?”低头一瞧,果然到处都是甘蔗渣,只好一路随手丢弃过去——很久没有这样放纵了,这个叫做,不安并放纵着。 小吃市场一般地凌乱,有摊面饼的,有卖臭豆腐的,因为晚上要吃饭,只在一个拥挤不堪的亭子型店铺里要了四碗酸辣拌丝,其实不知道它叫什么,感觉是用香干丝、海带丝、萝卜丝等等拌在一起,还加上一坨辣酱,用料普通,不过十分爽口。 晚上在附近的夜市吃当地风味,几乎都忘光了,反正大江南北也差不多,不外是菜与肉。只记得有一只栗子鸡是特意订的,还有就是听了店主的建议,所有人跑进边上的商店抢购矿泉水,而且是特大瓶,两公升装的那种,男生尤其拼命买,到后来竟然缺货了。店主还让我们挟着军大衣上山,后来才发现情况远远没有他讲的恐怖,不但天气晴和,便当与水也供应从容。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一直笑店主和商店串谋好了来骗人。 十月三日 车子开到黄山脚下,要弃车用脚了。 导游告诉我们,早上可以坐缆车或者行十五里去爬天都峰,下午再行十五里到排云亭。总之最少也是要走十五里。 很多人听了当场哗一声叫,我亦暗暗心惊。 在云谷寺大家争论了好久,终于少数服从多数,集体坐缆车上山。同行颇有几个犹豫的,问我:“你想不想爬?”我也很犹豫,旁边的老人说:“不爬天都峰,可惜了。” 后来知道,没有去爬天都峰,确是黄山之行最大的遗憾。 坐缆车到始信峰开始十五里之行前,大家都很抖擞,一式的短打,帽子加腰带,肩式背袋,多余的衣服扎在腰间,少数几个背着装有棉衣和超级矿泉水的袋子,虽然沉重,仍是一副硬硬朗朗的样子。 途中也遇见有穿裙子与高跟鞋的女子,有人劝她们:“这样怎么上山?”语下颇有恐吓之意,其实沿阶梯上山并不是太危险,只要不去手扑泥土脚踩草根地爬,裙子仍然使得,当然休闲装要轻便得多了。 好了,开始登山了。 刚开始非常好,大家唱歌,聊天,说笑话。然后,有人要休息。再然后,有人想雇人背包了。 沿着石阶上山,所见尽是温和的翠微,并不能显露黄山峥嵘的一面。那一天有两万人在山上,很多时侯放眼望去,自山顶到山脚,便是密密的人蛇,这一路排队登山的壮观,足可消弭了闲情逸致。 当夜在北海下榻。 第二天四点钟,不等人叫,自己居然就能起得来了,也不觉得平素挣扎着上班的疲惫,厚毛衣外面套上一件普通的棉夹克,就这样跑了去看日出。 但是四点多还是起迟了,我后来猜想要三点可能才好。那时侯山头上已经密密地支起了三角架,再加上一堆堆的人,简直没有落脚的余地。 黄山日出就不说了,日出、云海、温泉、奇松太有名了,到了人尽皆知令人失望的地步。此行上黄山,温泉没有去,云海亦薄,松树见了不少,沿路尽是青松,最奇特的当数梦笔生花,传说那就是李白梦中得到的神笔,远远望去,孤立在一个小山崖上,笔直的树干,果然象煞一枝笔,但是原件已经秃了,现在的笔锋是人工加上去的。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倒是坐缆车下山时从空谷荡过,苍苍郁郁的绿,深不知几千丈,想是从来没有人去过的。 终于落脚在平地上的时侯,已经是第二日的黄昏。照例导游把人们牵到一大排当地风物摊子前,种类极多,有小巧的石雕,茶叶,灵芝……那种灵芝看起来跟白蛇去盗的颇相似,原以为是柔软的菌类,但是非常硬,泡茶的时侯只能剪一圈来泡,否则非常苦。每家铺子都有一大麻袋,要价是一百二,最后竟能以十元成交,他说是灵芝,便是灵芝罢。 十月四日 黟县的西递村古庄被刨出来面向世人之后,它亦名声大振起来。 早些时张家界刚被列为景区时,曾有人说:“要去趁早呀,现在还没有被污染。”真的是这样,一个好地方被辟为景区之后,便离真正意义上的景区愈来愈远了。 西递村的来历,据说是宋末战乱时有一支皇脉迁到此地隐居,后来便慢慢壮大起来,现在对外的游览卖点是古民居。 资料是这样:黟县(音“衣”) 位于黄山主峰西南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重峦叠嶂,清溪回流,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全县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明清建筑群,建筑风格上徽派特色浓郁,砖、木、石三雕艺术精湛,宅院布局小巧雅致,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徽派古民居青瓦白墙,外简内秀,前庭或后则一般都布置有小型庭院或花园,粉墙饰以砖雕、石刻花窗,使建筑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颇具园林之趣,研究和观赏价值都很高。 但是我是外行,对于建筑艺术,一窍不通,因此只得人步亦步,穿行在狭仄的弄堂里。 路上人十分杂,不同派别的旅行团导游带着不同的人群赶路,同一处庭院常常有几只声量不同的喇叭在叫,院子很高,光线从上面射下来,灰蒙蒙的,砖雕与木雕上的花鸟与富贵字样精致地凸出在黯昧的光线里。 有人在拼命地搓青铜许愿盆的两只耳朵,终于搓到它起了波澜。 有人在兜售当地的小吃和工艺品。 村子外开了一排店号,标着此地特产的墨和砚。店号外面,无数汽车挟尘而来,颠踬着辗过小沟。 还有很多人,络绎地从车上跳下来,在烈阳的暴晒里喧嚣着分散又聚合。 导游说,这是桃花源的原型。 晚上导游带了去屯溪老街,除了两边古居风格的店铺,多的就是卖毛豆腐的,臭豆腐的,卖栗子的,还有新鲜红枣,以及其它七七八八的小吃,热气腾腾,非常闹热。 两边的铺子倒有泰半是做徽墨歙砚生意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的砚,样式古趣,一块砚有砖头沉,也有小的,边上雕了小朵莲花,仍然精致可爱。歙砚是四大奇砚之一,于今用砚的人不知还有多少,但这些铺子生意看来是不错的。 到处都是悠久的遗迹。 古老,但是热闹。

 


姐姐,你的文章为什么写得这么好。

琥珀豆  发表于2001-04-29 09:55:31.0


 

毛豆腐,臭豆腐,栗子,新鲜红枣,七七八八的小吃。。。。。姐姐,以后我想和你一起去玩,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吃。。。。


  不安并放纵着,深有同感。

柔软时间  发表于2001-04-30 05:26:53.0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