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课程表看到上面的名字,自己先笑起来。转来转去,竟又转回原点。可喜的是,这几位老师都是我所喜欢的老师。只是又引起许多回忆来了。索性开个小小的专题,来回忆以及记念我的学生时代以及那些可敬可亲的师长们。
就读的那所学校曾经在文史方面煊赫一时的,尽管后来式微了,可正如一位老师说的:“百足之虫,死而未僵。”还有些余威在的,而这儿的老师也颇有些难得之人。我曾于闲时,赴文学院选修数门课程,上下接触过几位老师,印象极为深刻,且选几件逸事以消夏耳。
一
Z老师是教授先秦两汉魏晋文学的。我听课时,已进行至魏晋时期。那节课,他讲曹操父子。对于曹操曹丕一些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课时对于曹植的一句评语铭刻至今。他说:曹植是一诗人,不是政治家。可他的抱负是如其父一般成就大业,而非写些诗词辞赋可以使其开怀的。可惜他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我当时听了以后,只是想应该如何去做自己能够做好以及能够使自己开怀的事情?如何判断呢?后人的感慨与惋惜又能弥补什么呢?今天问一位老师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老师解释半天,归结一句话,不过随心所欲而已。只是如何随心?如何所欲?却是另一难题了。
Z老师才分极高,年轻时想必也是恃才傲物的青年。记得听同学讲过他在讲解《报任安书》时,全篇背诵,激昂处,几欲涕下。闻之向往不已,可惜恐怕他不是节节课都会哭的,:)
Z老师的讲课极有气势。当时时常感叹如果将老师的讲课内容全部记下,稍一整理恐怕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懒得去动。而那些笔记早不知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再见时老师似乎老了一些,可神情也和缓许多,终于是位可亲的夫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