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站务建设>>闲言坛子

 主题:知识何用?

北望  发表于2001-08-11 14:07:29.0


 

知识何用? 上小学的时候我曾经用过一个文具盒,很清楚的记得盖子上印着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培根的名言,这使我很早就对知识之重要性有了理性的认识。那个时候我对知识的态度甚至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 到了中学、大学时代,开始流行各种各样的百科知识竞赛, 我总是能一展身手,我也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吧。 黑格尔言“熟知非真知”。但什么是真知呢? 我只是觉得获取的知识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当许多我认为有知识的朋友给我诉说相似的感受时,我才发现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追溯的古希腊。 苏格拉底说,我问遍了雅典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知识,从而发现我是最无知的。苏格拉底道出了求知者的困境。后来有人(似乎是阿基米德)用几何学来说明——画一个圆圈,圆圈里是掌握的知识,圆圈外边是未知世界,如此圆圈越大与未知世界接触的面积越大也就越觉得未知的多。 那我们学习、思考是为了什么?是证明自己的无知? 这种困惑很容易让人掉入虚无主义的泥沼。 德国诗人里尔克提出“我是虚无”,认为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东西知道的越多,对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归宿就知道的越少,如此必然随着知识的增加给人带来虚空感,如他诗中所言: 哦,谁知道在自身中那不可称量的究竟是什么, 是温柔?是惧怕? 是一瞥匆匆? 是心绪?是书本? 高更感慨,“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去哪里?”人们反复追问着这个旷古不变的话题追问自己。 是的,其实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我们是猴子变得吗?达尔文给出的答案至今没有得到完美的证实。 诗人与艺术家的思维散发着非理性而直指人心的光彩,但是有着煌煌巨著的大科学家、学者用理性的思维也依然逃避不了这样的悖论。 牛顿、爱因斯坦这样堪称卓绝的科学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人类的智者,但是依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牛顿在后半生花了数十年寻找“第一推动力”,最后只能在上帝那里找到答案,爱因斯坦皈依了基督教。 看来上帝更有知识。 人类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类永远认识不了整个世界。 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到了晚年也出现了强烈的反智倾向,他批评了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以及众多声誉显赫的思想家、科学家包括他自己。《哈耶克》一书作者陈魁德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因为他比其他赋有高度智力的学者更有反省能力,更能洞察智力的限制,更加清醒。所以哈耶克用“致命的自负”这样一本书来总结自己的学术。 那要知识何用?

 


  北望怎么不贴到散文版去呢?

人淡如菊  发表于2001-08-12 11:19:28.0


 

学得越多,越发觉得自己懂得的少。人类有求知欲,懂得越多,越想得到更多知识。


  准哲学家北望

柔软时间  发表于2001-08-12 15:57:23.0


 


看北望的文章好累呀!睡觉的时候看好。

风百合  发表于2001-08-19 11:24:46.0


 


知识是有用的。

琥珀豆  发表于2001-08-22 02:02:46.0


 

如果小时候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初中。 如果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重点高中。 如果上不了重点高中就甭想考好大学。 如果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 同样找不到好的女朋友。 没有好女朋友,生的小孩子也不漂亮不聪明。 小孩子不漂亮不聪明,以后得多花钱培养。 所以知识很重要。 人要从小就学习好。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