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旗>>支持个人>>这么笨蛋

 主题:凤凰日记

这么  发表于2003-02-24 13:03:40.0


 

正月十一,小雪,初晴 黄昏时赶至武汉,经过手机短信、电话频频定位,终于在武昌汽车站门口与二子、老秋同志接上头。老秋一身土黄色美军制服,挎一形似炸药包的电脑包,仍显眉清目秀,帅哥本色。二子作淑女装扮,笑容亲切,脚下却蹬了双军靴,这个马脚可瞒不过HW老同志的眼睛。 大家打的直奔老秋家,目标锁定他家的“宝贝”们。在他家楼下,老秋指给我看他的杰作――一棵布满刀痕皮开肉绽的大树,这才叫劣迹斑班呢,明白为什么从前大家都指控他闲来无事,爱破坏绿化了。二子和我也顿时为自己的飞刀只说不练找到了理由:没有这么好的天然标靶啊。 谁都知道,老秋家最大的宝贝,就是他的宝贝闺女,小家伙才一岁多点,胖乎乎、圆滚滚,走起路象小企鹅样摇摇摆摆,二子说:“象上了发条的玩具”,可爱得要命。特别是脸蛋红通通、粉嫩嫩的,真想扑上去咬一口。后来趁老秋没注意,我还是瞅准机会,在宝宝的脸上狠狠咂了一下,嘿嘿。小家伙长得象他爸,而且对爸爸特粘,小尾巴似的。丁点大的小人儿,竟然不知怎么学会了用长长睫毛的大眼睛放电,“刷刷”两下,妩媚极了,怪不得照片上的老秋,总是对着怀中的闺女,色迷迷地傻笑呢。 一边逗宝宝,一边在老秋家中翻厢倒柜,顺便拿了张二零零年北京相聚的照片走,前年老秋曾寄给我一张,弄丢了,这次重新见到,心里楞了一楞,倒象是隔了不少时间的烟尘似的。 吃饭的时候,我又发挥了三年前在二子家的优良作风,大家都吃饱后手不停筷,将饭锅吃了个底朝天――真是惭愧,没办法,我在路上乘车时总习惯不吃东西,常常一饿就是一天,所以。。。。。。 晚上因为有些其它事情,怕打扰朋友休息,坚持住旅馆。老秋抱着宝宝,和二子一起送至火车站边的宾馆,二子家远,互相预祝情人节快乐后,目送她离去。在宾馆前台为谁付帐,与老秋展开了一场激烈争夺战,结果是,我愉快地失败了,省钱了啊,感谢老秋。 宾馆条件很不错,尤其浴室有电吹风,可以对付我这一出门就飞篷般的头发,大为开心。 正月十二、十三,雨 在路上 睡了极舒服的一觉,为下午四点半武昌到怀化的火车储备好了精力。正值春运期,武汉火车站及其附近,乱成一团。用了不少武警在维持秩序,进站行李检查也很严,我那小小的背包也被扔进机器检了一回,暗暗庆幸,没有为了防身,带任何可能违规的东西。 武汉给我的感觉,就是乱,走到哪里都闹哄哄的,象个大自由集贸市场。已经好久没独自在陌生地了,竟有些惴惴。接连接到几位朋友的电话及短信,心中才安定下来。 在火车上,将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看完了,这书看得人很累,可是,太好看拉,什么是真正具有诗意的灵魂?这个就是。虽则茨威格的诗,我一行也没看到过。车过长沙后,座位空了不少,临座女孩用湖南话冲我大喊大叫,好容易才听明白是问我会不会打“升级”?微笑拒绝――火车上若给打麻将多好? 十四半小时后,到了怀化,已是次日清晨六点。把散成一堆的骨头架子重新拼凑起,脚下虚飘地去找汽车站,要到达凤凰,只有乘坐汽车了。向路边小饭馆的老板打听,那矮瘦的家伙,倒抱着膀子丝丝吹冷风:“你现在去汽车站?包会被人抢的!”看看曙光稀微,还下着小雨的天色,四周围人影曈曈,果然有几分危机暗藏的气氛。本是出来游玩,真若被抢,那也太扫兴,而且搞笑,抱怨都没处发去……挨到天光大亮,坐出租车去汽车站,车子发动,才五分钟,司机停下来:到了。 我晕,悻悻地付的费,怀化的士起步价是四块,象其它内地小城市一样,满大街跑得都是红色夏利。到凤凰的车,在汽车西站,非常多,几乎是立刻就坐上了一俩将要满员的中巴,立刻就出发,在听不懂的方言围绕中,车子爬上山路,按山里司机的老传统,山路越险,车开得越快,让人心惊。山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连绵的、青绿的、坦露着被采石炸出的伤口的,一起包围过来,那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又出现了。山,终是妩媚如此。 我要去的目的地,群山环抱中的凤凰小城,就快到了。 初见 凤凰城内,家家檐前挑红灯笼,不知是否因为仍在年节中。来时细雨,水烟朦朦中,小城亲切可喜,顿时让人那到陌生地的本能戒心。化为水气而散。一下车,就跟着位长辫子,圆圆脸的中年妇女走,去她家的旅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根本没经过考虑的举动,是正确的。 旅馆二层小楼,依沱水而建,客人住楼上。此时淡季,要了间双人房,看起来挺整洁,每晚收费只三十,最主要的,是有浴室可洗热水澡。这位女老板,土家族的大姐,为人也和善热诚,并无旅游景区生意人常有的狡猾。 安顿之后,轻装出门,飞扑上街。凤凰城其实很小,一条新大街纵穿全城,两侧弯出老街,沱水自城中流过,虹桥横跨,水上有小船无人自横。值得看的是老街,建筑依古风,青砖灰瓦,木石结构的小楼,檐角高翘,屋脊上冬草瑟瑟,阳台上一例摆满花草。街上多的是扎染、蜡染店、银铺、姜糖铺、饭店、客栈。此地民间旅馆极多,多在门楣上标出“XX客栈”字样,别处未曾见过。 城中多狗,当地土生品种为众,修身尖耳,神气平和,见陌生人不亲热亦不警惕。 本地妇女,身上常背竹背篓,里面装满各种杂物,要不就是岁余的小孩,在竹篓里打瞌睡,或东张西望,特别可爱。城中苗、汉、土家族人混居,走来走去,除偶尔有老太太外,竟见不到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好容易有头戴银冠,身穿蜡染的年少男女从身边走过,后面却跟着位拿相机拍照的,一看便是游客在尝新鲜。 另一特色,就是人家门上的对联,不象别处千篇一律,多有新鲜可读者。记忆中印象深的:“好好好好好好好,新新新新新新新”,横批“好也新耶”;“一县好山留客住,百竿秋水为君清”;“秀水绕门蓝作带,远山当户翠为屏”……. 万名塔边一窄小门户,贴着对联是“平生浪迹天涯远,孤雁停飞芦草中”,看着奇怪,正在探头探脑,听见有女子轻声招呼:“进来烤烤火吧?” 时至冬天,城中家家生火盆,见客人俱热情相邀进门烤火,无论是旅游景点收费处,还是河边饭店,纵不参观、不吃饭,也可大摇大摆坐下来,伸出手脚向火,唠嗑一回。 这家名为“歇脚地”的手工艺品店,卖各种那戏脸谱,做工非常精细。女子三十岁左右,斯斯文文,言谈举止不象本地人。聊起来,果然,本也是位背包族,跑了好多地方,突然想歇脚,停在了这里。手头经济紧张,要盘算着用,喜欢那些狞恶憨厚脸谱,却没敢买,只拿了串红豆手链,绕在手上,明知无人可送,心中还是欢喜。 正月十四 仍是雨 在城中苗家银铺,买了几只手镯,呼拉拉全套在手上,活象个暴发户,就这样叮当乱响着,跑去看从文故居。 故居在老街,小小四合院落,干净寥落,陈设的家具,有不少是沈先生旧物,从他住过的京城等地运过来的。墙上挂了先生各时代照片与手迹,一样样看过去,眼熟无比。有张书桌,布满了蛀虫眼,标明是沈府原物,样式竟与外婆家的一张桌子相似。趴在上面看了良久,沈先生小时,其实是很不爱读书的,在军队中呆了数年,反成了个渴望学问的人,终至摆脱湘西少年的惯常道路,走向了另一个新奇世界。 照例要买本沈先生的书,为了贪图上面加盖的记念戳,选了《长河》,其实家中已经有的了。另外精装的《中国服饰研究》,问价要两百,吓了一跳,眼馋得要死。管理人员只顾聚在一处聊天,叫了几声,才听见跑过来收钱。 然后在城中闲逛,找地方吃饭。凤凰本地菜以牛肝菌、苗家鱼等有名,进到沿河的一家“水上楼”,点了牛肝菌炒腊肉、清炒红菜苔,加饭加半斤本地糯米甜酒,问价才不过十九元。菜份量极足,一个人简直是浪费。等到饭上来,又吓一跳,好大的一钵子!后来发现,凤凰的饭菜,实在是便宜量足,味道也好。 坐在窗边,烤火,吃菜喝酒,听当地人叽叽呱呱的聊天声,感觉很舒服。侧首看河水,水雾轻忽,河中时而飘过橙红色圆形小小物体,研究了半天,才发现那是胡萝卜。当地人喜欢挑一担胡萝卜来河边洗。 不断收到手机短信,都是朋友们的情人节祝福,才想到今天是情人节。一一回了过去,犹豫着给某个人电话,希望听他道声“情人节快乐”,传到耳里的只是冷漠敷衍,放下电话,笑,反反复复颠倒至今,只有笑笑而已。 情人之心,容不下天下之大。纵我走遍山山水水。。。。。。大笑。 正月十五 雨时断时续 丛文墓 从住处沿沱水上行,过桥,上听涛山腰,就是沈先生墓地,到凤凰的主要目的,本也是为此。下雨路滑难行,又摸不着具体方位,连问了几位当地人,才算找到。就是耳熟能详的那个样子:倚山望水,静谧朴素。一块彩石,正面刻着先生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张充和的撰联。两侧及石后各植一棵青翠小树。墓前整齐地放着十几枝黄菊,虽经雨打,仍然新鲜。右手的小树上,竟挂了只草编的蚱蜢,晃晃悠悠,形状逼真。不知是哪位拜访者别出心裁的举动,此时此地看来,却又协和,并不给人不敬之感。 蹲在墓前,没什么可想的。下面小店的老板娘走上来,彼此絮叨了些闲话,向她买了三枝菊花,放到墓前。看到雨势又要加大的样子,赶紧告辞走了。 从青石板小巷走过,迎面来的七八岁男孩子,眉浓目秀,直鼻薄唇,倔倔的模样。当年沈岳焕逃学从这儿跑过,也就是这般年纪。很奇怪,凤凰本地人,七八岁的男孩,与十二三岁的女孩,都极为秀美,一律清亮的眸子,修长眉毛,嘴唇紧抿而鼻子秀挺,尤其女孩子,看人时目光定定的,却又藏着骄傲。大人就相貌平平了,不知那些孩子,长大后都去了哪里。 三王庙 百坪的空地上,梅花正盛,白白红红,本以为是杏花,正惊异湘西的春天,来得如此之早,近前闻到香气,才知不是。 砌下落梅如雪,踩着花瓣,依依不舍地在树下闲逛,叼着烟发呆,被扫地的管理员瞧见,走过来收门票钱。是个中年眼镜男子,笑容和善,问:“要不要烧香?今天十五,来烧香求神的人特别多。”见我连连摇头声称不信神佛亦不恼,指着梅树、尚未开花的五月桃,告我每年的收成------白梅是要结梅子的,可制话梅,几株桃都嫁结过,果实极甜,只是每年还未成熟,就被孩子们摘去许多,看也看不住,轮到庙中人来分,最多只剩三四十斤了。 四块钱的门票,末了只收了一半,向他挥挥手,继续往上走到三王庙正殿,果然虔诚叩拜的人不少。殿前柱子上楹联写着:“建军功X(五笔打不出来了)毒酒问苍茫社会何处寻公理人情和国法,维世道庇黎民看报应昭彰或依靠除奸佑善之天王。”猛省起三王庙的由来。 南宋抚靖州军民总管杨胜龙、杨胜彪、杨胜纂三兄弟,为杨家将后代,与苗族人作战中,功勋卓著,遭朝廷猜忌,皇帝听信谗言,恐他们日后谋反,赐予他们下了毒的“御酒”。大哥喝的少,红脸;二哥喝的多,黑脸;三弟喝的最猛,死时脸煞白。他们的三匹烈马也断僵奔回靖州,倒地而死,三人死后化为冤魂厉鬼,作崇京城,皇帝不得已,为他们平反,在靖州建庙供养神位,即今凤凰境内。 奇怪的是苗族人当年被三杨打得大败,反而对他们敬戴有加,历代香火不绝,民间求福佑,卜凶吉都来此地,甚至将三王庙改称为“天王庙”。王安石从前写李陵诗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所贵在知心”,用到三王身上,也甚妥贴。苗族人传统中,重的是忠勇善战的勇士,却不论民族的。 心念微动,也到殿中烧了三柱香,平生第一次,对泥塑木雕的神像敬拜下去:三位英雄,骁勇战士,但求能佑兄弟们平安吉祥。 黄丝桥古堡,苗塞 下午乘中巴赶到阿拉镇,去看黄丝桥古堡,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堡。“阿拉”是满语吉祥之意,清代在此屯兵,号“阿拉营”。其实这里历代是军事要镇,唐时便已建城,汉人为防苗民起事,把这里当成了苗汉间前线阵地。 以非建筑、考古专业的眼光来看,黄丝桥古堡并没什么好看的。一座四方城池,青石铺就而已。堡内的导游小姐,给人印象却极好。游客来了,主动上前讲解,普通话标准,态度热诚,亦不收多余服务费。在以后的旅游过程中,慢慢发现,凤凰的导游,是当地一景。几乎全部是二十左右的当地小姑娘,化淡妆,着蓝色制服,第一眼看去,只觉亲切朴素,再细看,个个都长得相当秀气。有不少,换了件时髦衣服,便可称得上美女。尤其是十六日在奇梁洞遇见的导游姑娘,个子小巧,大眼睛清澈如水,步伐灵活,不折不扣的一个美少女,看得人直流口水。专业素质也好,要是她们不总问我,情人节为何一个人出来旅游就更十全十美了。 又完全不加多考虑的,跟当地一位青年苗民,去看他们的塞子。小伙子年纪轻轻,不料已经有了个一岁多的女儿,我们进屋时,小家伙正在姥姥怀里大哭,要找妈妈,原来妈妈进山了。拿腕上的红豆逗她,竟然瞪大眼睛不哭了,索性把红豆给了她,飞吻告别,踩着泥水,一步一滑,去看她爸爸极力推荐的“情人桥”。 情人桥架在两山之间,分为两层。上层为石渠,春季灌溉时,引山泉从渠中过,等于是桥上的河。下层是几十道拱门相接,每年春夏季,当地姑娘小伙在这里约会,据说,能容纳百余对情人。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 夜雨 晚上接到预料中的坏消息,房间里冷、空寂,很想跟人说说话,翻遍电话本,还是罢了。 大姐送来开水、火盆。泡了壶茶,对火剥桔子吃,桔皮掉到红炭上,烤出微辛的香气。又将靴子脱下来烘脚,忽然记起去年Z写的信,说他们在大巴山打猎,夜间住山民家,生了好大一堆火,大家一起在火前烤那湿重的靴子。便觉这火也亲切起来,跟过往岁月有了隐秘的些微联系。外面又刷刷沙沙,不知下的是雨,还是雪。听到了今年的第一阵雷声,冷归冷,春天可真的又要到了。 日间在沈先生墓边,见黄永玉的题字石:“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混乱的,充满变态法则的世界上,我们,你和我,谁能逃脱一个小兵的命运呢? 我亲爱的朋友,我的袍泽,今天,我们看起来都失败了,可是,有生之日,谁肯认输? 正月十六,晨雾,放晴 田家祠堂 晨起大雾,天色放晴,阳光呈淡金色,在雾气中淌。有人在岸边洗衣,有载着鱼鹰的小船自河中缓缓撑过。四面鸡声狗吠,又是熟悉的感觉,想了半天,大约曾在画卷、诗文、影视中见过此类景象。时间好象凝固住了,抽着烟倚栏而望,觉得安然,更无所想。 吃过大姐家的糍粑-----早听说凤凰的糍粑,吃到了,才知道就是糯米粑粑,小时在老家也常吃的。凤凰的小吃还有“葛”,其实就是草药葛根,此地是将块根煮熟了拿手中啃,老家却是磨成粉,调糊来吃。当地小吃闻名已久,真尝到了,奇异新鲜的,并没什么。 顺着城墙瞎走,一头撞进了田家祠堂。田是凤凰大姓,田兴恕在凤凰史上也是知名人物,这个祠堂却破败得一塌糊涂。屋子都被居民分占,正中,曾经的戏台上,两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一男一女,穿着红绿袄子,鼓鼓囊囊,绕台柱互相追逐。一个中年男人,背对着我,面向他们,蹲在地上,不时吆喝着要孩子们小心别摔倒。一条花狗,在他们身边吃食,吃一口,抬头看我一眼,又专注地进餐去了。 阳光下,灰尘历历可见,很有电影镜头感的场面…….我想我曾在哪儿见过……媒体真讨厌,无孔不入地先行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体验,一举一动,摆脱不了,独自一个人时,这该死的剧场感。 奇梁洞 洞在距县城四公里处,还未走近,寒气已逼人。洞口巨大,一条四五米宽的河向洞中流入,水声隆隆,震得耳中作响。洞口有水磨盘,有储水池,有状如川人所称“锤子”的大石,被石护栏所围,看起来象个图腾。 洞中不许游客独自进入,必须等其它游客到来,由导游带同入内。淡季人少,前后都无游客到来,只得在门口等待。冻得直抖,想念忽然铺天盖地而来。Z,有他在身边时,感觉总是那么安全,从前却并不觉得,从不珍惜。 终于,还是没有人来,同那位小美女导游进洞,马不停蹄地跑,足足转了一个半小时,据她说,这是最快的速度。洞里的钟乳石果然奇异瑰丽,一路随水声而前,灯光倒影,不似人间,不似仙境,倒象西游记中妖怪洞府。 先还是听美女导游讲解,到后来,索性天南海北,两人乱聊一气。听她说起刚开发洞景,随工人进洞深处,见到巨大如猫的白老鼠,两眼赤红,踞在石上,朝人瞪视,她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小儿女憨态,非常可爱,忍不住想抱她一下------只怕要被当成变态。 正月十七,打道回府 无语。凤凰的确是个好地方,要去趁早吧。

 


更深刻

何思  发表于2003-04-10 19:13:59.0


 

曾听朋友说到凤凰的趣闻,经你描叙更深刻了,有机会还真得潇洒走一回,不枉此生。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