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宝
女人多看看亦舒的小说有好处,会变得聪明些。
不过聪明的女人,更容易疲倦。
十五六岁时,只把它当浪漫;二十出头拼命追名著,亦舒之流是垃圾;后来忙着找生活,谈恋爱,什么都顾不过来,不读书,也差点忘了自己是女人;而27岁将近的某个凌晨两点,竟有耐心在网上看完这本书,关掉电脑,上床睡觉。
《流金岁月》里有句话说得悲哀:这个世界,女人如果不帮女人,就太不应该了。是在多少个男人手中打磨才提炼出的道理?运气好的,也许一个就足够,足够让女人看尽繁华开谢。
年轻时的喜宝想:“我需要爱,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给我很多的钱,如果没有钱,那么我还有健康……”
嗯,如果什么都没有呢?我的答案:会更早的找到自己。
玫瑰之名
可惜了那么多充满妙想的思辨,因为没有耐心看下去,情节太过诡鹬,我急于冲向最后谜底揭开的那一瞬。
中世纪基督教派之争,君主与教皇的冲突、勾结,对于不了解西欧史的人,是阅读上的折磨,至少我受不了。
瞎眼老修士,为维护基督教义的神圣与正统地位,藏起一本所谓邪书,设下圈套让所有意图染指此书的人,以各种离奇的方式死去,尸体正对应《启示录》上的可怕预兆。
一本书的力量有如此巨大?可能吧,比如《进化论》。而实际上,那只是本.....
主人公想:摧毁对上帝信仰敬畏之心的,是人们灵魂中无法制服的种种贪婪欲望。
匆忙翻过,象走马看花,依稀记得个长安道上花色乱,柳意青。
曾有友人推荐过这书,但我想短时期内,不会有意再细看它一遍。一本小说而已。
到结尾,大火毁灭一切,读毕,不是不感到震动。
对了,书名为什么叫作《玫瑰之名》?好象跟玫瑰没什么关系的说。
斜阳
这是吕同六、林达主编的“长颈鹿从书--外国优秀小说选粹”中的一本。作者为日本作家太宰治,生活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在我看来,《斜阳》,是本极具日本风味的小说集,其实所谓日本风味,还真不好描述,只能说是种阅读时模糊的感觉了。我喜欢日本人性格中的唯美色彩,常在细微处敏感地观照出人生浅淡、隽永的风味。正如书名,太宰治的这本小说集里,充满“斜阳”般没落凄凉之美。
帝国斜阳,此时的日本变动剧烈,难以确定规则的时代,最让日本人迷惑吧?书中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失去了主心骨般颓废不安,是作者自况也是时代之症。
太宰治出生富裕贵族家庭,年轻时参加左翼运动,不久退出。虽然一度成为文坛宠儿,然而不擅理财,挥霍无度,经常陷入身无分文的窘境中。曾因药物中毒被送进精神病院,一生多次与女人投水殉情,38岁那年,终于投水自杀成功。
这本小说集中,自传体的《丧失为人资格》,看完了浑身发冷,极不舒服。
独喜欢《满愿》,一个极可爱的短篇,有温暖的人情味流动。
菊与刀
日本这民族真奇怪,在无论东西方的"外人"眼里。
没有哪个民族完全难以理解,也没有哪个民族完全被人了解。民族性这个东西,也只是个横看成岭侧成峰,山外却见雾弥蒙。你看他看自己看,谁都振振有词,自圆其说。
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个西方女子,却象个经验老道的验尸官,解剖得日本五脏分明,肉、骨头、毛发各放一堆。
接触到的人中,对日本,基本分两种态度:“哈日”与“视同禽兽,不可理喻”。身为中国人,我对后一种态度,更能理解和认同些。只是有些怀疑,古龙有句话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亲人与朋友,而恰恰是你的仇敌。”我怕我们并不是合格的复仇者。
再说.....国与国之间,哪里有永恒的仇敌与朋友,永恒的只是利益。
对日本感兴趣由来以久,开始是因为憎恶,众所周知的原因。出于了解仇家的目的,到处寻找日本和关于日本的资讯,书、网络、影视等等。有一天,竟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他们的很多东西。
黑泽明、大岛渚、北野武的电影;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的小说;松尾芭蕉的徘句;万叶集;甚至还有战国群雄、太阁立志传.....
情感复杂了。翻看着《菊与刀》,我在想,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功利主义者,才是最现实的吧。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现在耐心越来越差,看的书多半是小说,而且要通俗易懂那种,直着眼睛,没心没肺一路飞速扫描过去。还有盗版影碟,不分青红皂白地几部连着看,只到窝在沙发上睡着为止。
热衷于就看过的书、影碟喋喋不休,发表肤浅的感想,对生活沉默无语。
记性越来越差,很多书和碟,不久后,就会半点印象不留。懒得费脑筋去理解,也是记性坏的原因之一。十几年前,我妈骂我“书都看进狗肚子里去了”,一点都没说错,十几年后的今天,变本加利。
鉴于此,决定今日起,开始写读书笔记,为某此不幸被我“参观”过的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