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化衣冠

 主题:广西昭平……赵有泉 寻湖南江华县白芒营镇赵氏宗亲

赵永红  发表于2015-11-09 23:05:59.0


 

黄姚镇杨村西牛寨赵氏: 始祖赵法豪公于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从广东省阳山县石螺滩迁徙到广西昭平县黄姚镇岩头都礼后迁杨村西牛寨定居乐业以来,迄今已经过462年,传承二十七世,丁口繁衍近500之众,成为杨村主要姓氏之一。此支宗室以法、保、祐、深、荡、子、祯、汝、壁、贤、苍、茂、文、鼎、世、当、衷、昌、仕、瑞、国、如、有、成、章、进、兴、宗、启、泽、荣、华、显、达、锦、宏、开、富、贵、祥为字派分昭穆。 我是黄姚镇赵氏人 我们的第六世祖曾经迁徙至湖南江华县白芒营镇 前段时间前往湖南寻亲无果,望知情的宗亲给予帮助,让我寻回亲人,谢谢 广西昭平……赵有泉

 


 

赵永红  发表于2015-11-09 23:07:09.0


 

二、赵氏迁徙昭平及分布概况 (一)目前迁徙在昭平县境内分布定居的赵氏族人(汉族)主要有三大支系: (1) 樟木林乡潮江村下管,下滩赵氏: 太始祖復东公原居广东省香山县东乡,现中山市南朗镇。明朝时因世撩乱,襁负二世祖发衔公并肩挑一木菩萨刻高匡王自东徂西迁临广西昭平县樟木林乡潮江村下管寨择邻定居而乐业。迄今四百余年。繁衍传承十八世,有丁口700余众,成为潮江村众多姓氏中的一个人口较多的姓氏。该支系籍承十三世祖赵家隆(字次元)不辞禅烦,倡首组织族人筹资, 于民国九年(公元一九二〇年)在下管寨中心前建立赵氏宗祠,上下两座三间两廊,占地面积五分正。前座门楣上书:“赵氏宗祠”,门两旁书楹联一副: 天水源流远 平原声誉新 后座厅堂供奉历代祖宗牌位。左侧墙上并书有尊卑排辈次弟诗词以分昭穆: 发学超亲显 元廷朝世尚 邦家成大瑞 守立定掌祥 积传悠有久 裕后炽弥昌 士怀高远绍 福禄万年长 永崇其富贵 广益善忠良 (2)黄姚镇杨村西牛寨赵氏: 始祖赵法豪公于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从广东省阳山县石螺滩迁徙到广西昭平县黄姚镇岩头都礼后迁杨村西牛寨定居乐业以来,迄今已经过462年,传承二十七世,丁口繁衍近500之众,成为杨村主要姓氏之一。此支宗室以法、保、祐、深、荡、子、祯、汝、壁、贤、苍、茂、文、鼎、世、当、衷、昌、仕、瑞、国、如、有、成、章、进、兴、宗、启、泽、荣、华、显、达、锦、宏、开、富、贵、祥为字派分昭穆。 (3)马江镇白梅村勒修寨以及五将镇新旺、四旺村、昭平镇大壮村、上岸村赵氏: 此支系赵氏均系广西平南赵氏的其中一个分支。据族史记载,广西平南赵氏始祖显庭公前祖原居广东化州白梅新圩,后迁广东南邑(今南雄县)珠玑巷。元朝末年,元兵撩乱,珠玑巷所有百姓纷纷逃离,当时显庭公全家大小,在元威公(显庭公次子)的携带下离开珠玑巷,经过多年的流离转涉,沿西江而上于明朝初期(即公元一三七O年)来到广西平南县环城镇西山赵村开基立业。 显庭公生有三子:长子元春,次子元威,三子元新。元春生志猛、志聚,志猛生国胤、国胤生南章。南章于明朝中前期由平南迁大瑶山(今广西金秀县)创业,志聚生国强、国强生南佑,南佑亦于明朝中前期迁回广东。三子元新生志琮、志琮生国升。次子元威生志成,志成生国祯、国祥,国祥生南受,南受于明朝中前期迁回广东。国祯生南川、南宏,南宏迁贵州以洞村。惟南川公留在平南继续创业,绵绵吉庆,世代蕃昌,至今子孙数以万计。主要分布在平南、桂平、武宣、贵港、来宾、金秀、藤县和昭平等地。 马江白梅村勒修寨赵氏则由平南赵氏分支至藤县再由藤县分支而来,自始祖赵开云(必茂)公于清朝中后期由藤县古龙大村迁徙到该地开基创业,迄今200多年,传承十三世,有30多户,丁口约200余众,是白梅村人口较多的五个姓氏之一。该支系迁徙到勒修寨的时间并不十分久远,且人口不多,故宗祠仍以平南县环城镇院岭村“赵氏宗祠”为主。于公元一九四八年在勒修寨建有上下两座泥砖瓦木结构房,后座厅堂作为供奉祭祀历代祖宗牌位的地方,两边房间及横廊是为族人兄弟聚居之地,上下两座厅堂也作为族人办理红白事共用之所。建筑之风格与当地各姓氏的居屋无异。此支宗室以“开、凌、华、锡、广、如、邦、达、昌、敬、文、福、永、来为字派,以分昭穆。 五将镇新旺、四旺村赵氏,亦是由延寿公于清朝中后期从藤县古龙镇迁徙到该地开基立业,传承至今已有十五世,有十二户丁口约60多人。此支宗室以“玄、廷、忠、功、永、达、宗、朝、秀、福、升、自、志、庆、寿”为字派以分昭穆。 而分布在昭平镇大壮村黄屋寨及上岸村丹坪寨的赵氏则是解放前后(即一九四九年前后)分别由平南富藏乡和藤县和平镇迁徙至昭平镇开基创业,迄今传承三世、七户,丁口约30余人。 黄屋寨赵氏,以秉、平、立为字派以分昭穆。 上岸村丹坪赵氏,以“贤、侯、文、章、教、发”字派以分昭穆。 纵观迁徙分布在昭平县境内的各支赵氏族人,虽只廖廖几支,但从其原迁出地血脉来看,仍是族大支繁。 然而千支一本,万派同源。分布在昭平的赵氏与全国各地赵氏一样,同以古之赵城今之山西省赵城县为地望,以“天水堂”为郡望堂号。据《氏族典·赵姓部汇考》云:“天水赵之望也”,天水赵氏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皇族的直系后裔,其后代于汉代封侯,唐朝拜相,血脉分布于神州大地。就是“居涿郡者后有天下”的赵宋宗室大脉也是天水大族的分支。由于天水赵族人口甚众,分布极广,其家族文化又未如赵宋宗室文化一样“尊道合佛”,披上什么神秘的色彩,故而成为大众文化的赵姓宗族文化的代表。 (二)少数民族的赵姓 中原赵姓国破之后,亲族遭秦律除尽,但仍有许多赵姓族人流亡他乡,徙居于中国各地,特别是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联合体,古往今来,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一直在进行。赵姓作为汉民族的一个大姓,其姓氏文化流传到各地少数民族之中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所以赵姓在各少数民族中也是一个人口较众的主要姓氏,尤以瑶族赵姓为著。瑶族赵姓遍布于广西各地,而瑶族赵氏在昭平县主要分布在富罗镇的瑶山村、仙回瑶族乡的茅坪村和文竹镇的七冲村。富罗镇瑶山村赵氏始祖前祖原居广东省南邑(今南雄县)珠玑巷。元朝末年,兵荒马乱,珠玑巷所有百姓纷纷逃离,其始祖经过艰难的流离迁徙来到广西昭平县富罗镇瑶山村开基创业,迄今已有300多人。茅坪村有80多人,七冲村也有60多人。他们和各族人民一起促进了昭平的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赵氏家风 先祖遗训:“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赵氏家规:孝睦慎读,和勤俭约。 赵氏家训:敦孝悌 睦宗族 力本业 慎交游 和兄弟 训子弟 尚勤俭 戒争讼 遵法纪 禁非为 家规以“厚生”为内含,以孝睦慎读,和勤俭约为外型。以振一族之纲常,正人伦之大节。家规家训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孝、睦、慎、读、和、勤、俭、约”八个字上。“孝”,为“百行之原也”。“睦”“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忧虑。”“慎”“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时有余,丽泽求益,尚慎旃或”。“读”“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以读书为上。”“和”“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除膜相视者也”。“勤”“勤者财之来,故不勤不得以成家。”“俭”“俭者财之蓄,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约”、“家约者,所以束将来事迹也”。 而今分布定居在昭平县各处的赵氏族人的生活习俗及节庆祭祀均与当地汉族各姓氏无异,这也充分体现赵姓族人不管从何时何地迁徙到昭,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久远,入乡随俗,与各姓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的密切往来,早已融为一体,如兄如弟,和睦相处,共同为昭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唯樟木林乡潮江村下管赵氏有一特殊庆典:即每年农历六月廿七日为抗击“长毛贼”入侵胜利纪念日,此日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打醮,祭祀祖宗和神灵,并邀亲朋好友来串门共同庆贺纪念。这也充分体现赵氏族人历来团结和睦,不畏强暴,浴血保卫家园乐土的铮铮铁骨和先祖遗风。 而富罗瑶山村赵氏在每年农历四月的亥日、卯日、未日为求苗节。以预祝当年五谷丰登。


用文本文章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文章内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