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文化衣冠

 主题: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四)数字起名字的由来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8:57:14.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四)数字起名字的由来 数字起名字的由来 元代汉人不能用名字起名,元代用名字起名要杀头的 ,在南方客家人还用郎名数字起名。 南宋也有数字起名,在吴地。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最早用数目字取名的做法不是出现在民间,而是在宫廷,始作俑者乃是春秋时的吴王,他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念”(直到现在,“廿”仍读作“念”)。自此,数字名就在吴地流传开来,并进而推向各地,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的取名风习,这在宋、元、明时期的平民取名为较为突出。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所载的人名统计,是书各卷中数字名比比皆是,如男性有“鄱阳城民刘十二”、“昆山民沈十九”、“丽水商人王七六”、“苏州大亨沈万三’、“温州担麻人顾百一”,又有,兴国军民熊二、南城人夫周三、符离人从四、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黄州市民李十六、金华孝顺镇农民陈二等;女性有“福州黄秀才女黄十一娘”、“房州人解七五姐”、“岳州甘百十”、“隆兴卖艺女”“王千一姐”等。这些人名的分布范畴很广,包括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地,由此可见宋代下层社会平民取名有多用数目字的习俗。洪迈下的结论是:“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 元代政治制度十分严酷,族分四等,人分十级,并规定平民百姓不准取名。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就说过:“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即怕是富人也是如此。平民百姓如要取名,只能用父母年龄的合计数字或排行来取,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代码,没有什么意义。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安徽风阳县的农家,早年还当过小和尚,像他这样的“家庭出身”当然只能取一个数字代码了。他父亲叫五四,大哥叫重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大姐夫叫王七一;他自己的本名叫重八,可见明太祖一家原来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元璋”是他发迹后取的名,他另有一个名字叫兴宗,其父亲又名世珍,二哥名兴盛,三哥名兴祖,这类堂而皇之的名字,都是他爬上统治地位以后所追取的。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四三,祖父叫重五,父亲叫六六;另一员大将汤和的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亲叫七一;吴王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见《春在堂随笔》)。关于张士诚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龙门阵可摆。据黄清《闲中今古录》记载:“有人告诉朱元璋,张士诚一辈子宠待文人,却上了文人的当。他原名九四,作了王爷后,要起一个官名,有人替他起名士诚。朱元璋说:‘好啊,这名字不错’。那人说:‘不然,上大当了。’《孟子》上有“士,诚小人也。’这句话也可以读作‘士诚,小人也。骂张士城是小人,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到死还不明白,真是可怜。”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五)不同年龄死亡用词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8:57:37.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五)不同年龄死亡用词 死亡用词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宜慎用。 殇  7岁及其以前身亡,或作“早殇”。 夭  8岁至15岁,未成年或称“早夭”、“夭折”。 亡  16至30岁,短寿曰“亡”。 卒  31岁至50岁,中年称“卒”。 享  51岁至59岁,“半百”老人方可称“享年”或“终年”。 寿  60岁及以上可称“享寿”、“寿终”、“高寿”。 耄耋 80-90岁高龄。 期颐 百岁老人。


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六)家谱的流弊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8:57:54.0


 

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六)家谱的流弊 家谱的流弊 中国人认祖归宗,靠的是姓氏祖谱,皇室的玉牒、普通百姓的祖谱、家谱,就是岁月传承的家世档案,直到今天,国人在对组织和管理机关填写有关申报表格的时候,还保留有“籍贯”一栏,籍贯实际上就代表着祖居地望的意味,它和姓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文地理记忆。 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就有家谱,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职责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大姓的家谱,而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就记述了大量上古以来的政权更迭和诸侯世家历史的权威性资料,而成为先秦时期的家世性经典文献。南北朝时期,讲究士族门阀制度,官分中正九品,看重出身的门选制度大行其道,家谱就成为选官、通婚的重要鉴证档案,是以政府、豪门士族很重视篡修家谱,至隋唐,政府开始设置专门机构,多次编写大型谱牒著作,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篡》、《皇室永泰志》、《唐皇玉牒》等。宋代更有著名文人欧阳修、苏殉等人参与编谱修谱,使宋以前的家谱由维护门第、选举、婚姻为目的而扩展为宋以后的家谱具有尊祖、敬宗、收族等具有的教化功能,家谱的记载也扩展到了整个宗族制度。有了教化功能,等于修成了一件统治工具,当权者的重视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无疑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如清代家谱在旗人袭爵、入仕都要查验家谱,而清代皇帝玉牒二百年间共修28次,平均不到10 年就续修一次。明代嘉靖年间,张宪、张辉阳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记载了张氏遍及全国15 个省,1470多个点的117个支派,只有民国初年山东孔府修的《孔子世家谱》的规模可与之比美。 家谱既然是家族文献,免不了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官修则可假他手粉饰家族,自修则更可自我方便作伪。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则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儒家礼制来重塑祖先形象,规范祖先言行,掩盖祖先劣迹,抹去不良影响以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所以中国家谱最大的流弊就是作伪,尤以宋代以后,明清两代为烈。 今人徐建华在《中国的家谱》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家谱作伪的六方面表现,可谓切中其弊: 第一, 在姓氏朔源上攀龙附凤,以上古和汉唐以来的帝王将相、贵胄名臣为本氏族始祖或远祖,乱人他人做祖先,这连谱学大师欧阳修、苏殉等人都不能免俗。以明清两代为例,通常林姓上朔至比干,陈姓上朔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李姓为李耳、黄帝,萧姓为萧何,赵姓为宋代帝室等,不一而足; 第二,为提高家族地位,乱标地望。所以王姓必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八)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8:58:30.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八)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果是降级授职,则称“左除”。 2.赏:是指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于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乃越级破格提升.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下列三种,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相当的官职;三是降职,即左迁.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7.拜:授于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8.出:指出京受职. 9.去:卸职. 10.黜:废免.革职免官.黜虽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诏令,但黜有时指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理. 11.放:放逐.贬谪放逐之意.放有时也指京官调往外地,既委任委派之意.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降官职曰黜,升官职曰陟. 13.夺:罢官免职. 14.复:恢复旧职. 15.致仕:又名休致.指官员退休,辞职归家. 16、绌:同黜,指罢免官职。 17削:降职。 18革(褫):革除之意,指撤职查办。 19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20加:升职或兼职。 21改:改任。 22进:晋升 23迁授:升迁。 2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25知:表示主管。 26典:主持主管。 27主;表示主管。 28补:任官,补缺或由候补转正式任命。 29捐补:按朝廷“捐例”捐输财物或银两而获得官职。 30捐升:按朝廷“捐例”捐输财物或银两而获得升职。 31恩荫:又称任子、门荫、荫补、世赏。因父祖为官或有功,子孙承恩特许入仕(也指承恩入学) 32守: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世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指被委任在某一方或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33为:做,指当任某职。 34任:担当、担任。 35视事:表示在任。 36兼:兼职。 37署:代理,暂任。 38摄:暂时代理。 39假:临时暂代。 40判:高职位之官员出任地方官。 41行:以低职位代高职位。 42领:以高职位代低职位。 43权:临时代职。 44授:授官、任命。 45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46征(徵):奉征召入仕。一般指君招臣。有时也指上级招属官。 47举:被推荐推举入仕。 48荐:同举。 49间、提、拔:指提升没有官职之人入仕,一般用于布衣任官。 50解:同去,辞去官职之意。 51谢病:因病辞官。 52乞骸骨、归故里、退、告退、自乞、致事、辞、致政:以上皆表示自己申请辞任官职退休还家。 53出宰:调离开京都。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九)编修宗谱的意义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8:59:54.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九)编修宗谱的意义 谱牒是中华文化圈中特有的一个档案种类 刘耿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一般称作家谱、族谱或宗谱。“谱牒”一词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广雅》说:“谱,牒也。”《玉篇》说:牒,“谱也”。也就是说,谱与牒是同义词。明代学者方孝孺说:“谱者,普也,普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谱者,布也,敷布远近,百世之纲纪,万代之宗派源流。”清代著名档案学家章学诚认为:“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总之,谱牒体现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旨要,在历史上曾起到“明血统、序昭穆”,记载家族历史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尊重祖先之美德的一种产物。 谱牒主要由表、牒、图、传等组成,内容为族姓源流,世系辈字,郡望支派,移住始末,恩荣表述(制诰、族节、恩例、进士),祠堂家墓(族规、祠产、义庄),家传著述和家训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谱牒逐渐增加了本家族重要人物的事迹、一定历史时期与家族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事件,以及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等,谱牒的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有关家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情况,堪称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 口述谱牒是文字产生前最为古老的一种谱牒,它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将宗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我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上古传说时代的家族世系,例如《史记》中记载黄帝各支系的《五帝本纪》等,就是口述谱牒。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口述谱牒更为普遍。 从目前考古发现得知,人类发明文字后,我国最早出现的是甲骨谱牒,属于甲骨档案的一种,最早的甲骨谱牒记载了殷王世系,以及祭祀祖先的祭祀谱,它只记世系和人名,没有事迹。稍后还出现了青铜谱牒,先秦称铜为金,故将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谱牒称为 “金文谱牒”。青铜谱牒多为祭祖用,铸上列祖列宗名字、忌日,随器永存,按时祭祖,使子孙不忘。 铁器的出现,使得石刻成为可能,石刻比青铜铭文更廉价、更方便,可以写更复杂、更大量的文字,因而“刻谱于石,以垂永久”。至汉代,碑谱已十分流行,碑谱上刻有家族的世系、成员名字、繁衍情况、官位、封地等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家谱了,并逐渐演变为墓碑。尽管后来广泛使用纸谱,但碑谱以其“以垂永久”的优势,延续至今。 谱牒是中华文化圈中特有的一个档案种类,除中国外,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亦存在谱牒和谱牒学。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档案原件——商代甲骨文档案,大量内容是商王世系的记载,因此可资证明,中国自从有文字以来,即出现了谱牒,谱牒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档案之一。尚未发现还有哪种档案比谱牒影响更加广泛,历史更加悠久。 家谱是地方志以外一个重大的史料宝库 周振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家谱与方志历来经常被相提并论,如果从今人重视其史料价值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从渊源来看,则两者差异很大。方志的源头很远,有人以为从《越绝书》那样的著作出现就可以算是开端了,但其实如果以六朝群出的地记为标志会更合适些。唐代北宋图经的出现则是方志的官书化,这以后修撰地方志就是官方的正式行为。南宋以后,以“志”为名的地方志正式登场,一直延续到今天。地方志与一统志的配合,使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地理现象资料得以保存,让我们今天的历史地理学术研究有很厚实稳妥的基础。 家谱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唐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立庙,只有皇族才有族谱玉牒。宋以后,高官名宦也立宗祠,修家谱,这虽然是僭越,但礼崩乐坏本是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再往后,就是礼下庶人,连普通老百姓也都开始修谱了。于是明清以后就出现了数量巨大的家谱,于研究人口史、社会史以至文化史都有莫大的意义,的确是地方志以外一个重大的史料宝库。 修谱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心理 励双杰(家谱研究者,著有《中国家谱藏谈》等):对修谱的重视,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心理。前人对家谱的理解是,“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古今士大夫必详其谱系者,所以辨昭穆、别亲疏,俾其后裔起尊祖敬宗之念,敦孝友雍睦之行”(王禧《常州董墅王氏宗谱序》)。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溯其端绪,几乎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同时。数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宋代是中国家谱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赵宋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家谱的功能从以往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编纂方式也由过去主要由官府修撰发展为私家修撰。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总结前人修谱例则,另创谱法,或直书,或横缀,世称欧、苏体,最为后人推崇,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 周振鹤:前面我说到庶人修家谱本来是一种僭越做法,但一旦成为社会上的正常的行为,就反过来成为统治者的利用工具了。为了社会的稳定,清朝统治者尤其支持纂修家谱,目的就是笃宗族,进而稳定社会。当时社会在县以上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来治理的,在县以下则由乡绅参与管理,家族的作用于是不可忽视。家族由族长等人的管理与族规的规范而成为社会的稳定力量,这是统治阶级的愿望,而在传统社会里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个目的的。但在现在的社会里,家族的这种作用显然已成历史。现代的社会管理直到每一个个人,都有极为详细的资料可查。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从档案里就唾手可得,无须假家谱才得明白。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不以现代社会修家谱族谱的行动为然的。但毕竟这种行动是一些人的兴趣爱好,只要与和谐社会不发生矛盾,也不必强作反对,听其自然可也。 利用谱牒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刘耿生: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名人有传,这构成了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完整的谱牒,记载了本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仅仅“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和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无疑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 励双杰:关于谱牒的史学价值,可以举一个例子。张伟先生在专著《尘封的珍书异刊》中有一篇“《北岭徐氏宗谱》中的世博会文献”,通过对《北岭徐氏宗谱》(光绪十年刊本,八册)中记载的徐荣村咸丰元年(1851)在伦敦世博会以自己的“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金银大奖的史实,把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一下子前推了十六年。他说:“《北岭徐氏宗谱》为后人保留了很多难得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关于中国参加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并获奖的第一手文献,更是弥足珍贵,这套家谱也因此成为极具历史意义的近代谱牒中的珍藏品。”家谱对正史之补正,于此可见一斑。 研究利用家谱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只应以谱中所载的当代事为参考,而不可对其溯源过远的材料完全当真 周振鹤:利用家谱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只应以谱中所载的当代事为参考,而不可对其溯源过远的材料也当了真。因为那些材料往往是为了给家族脸上贴金而装饰上去的。 任何时代甚至任何文化都有以高贵出身为荣,以祖先的光辉来抬高自身的欲望。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罢了。譬如在文化大革命时就以出身穷苦相标榜,以书香门第为不齿。澳大利亚现代化以后,有些人就到图书馆或档案馆去,将自己不光荣的犯罪的祖先的纪录毁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家谱中扯来做自己祖先的名人多半靠不住。姓孔的未必都出自孔老夫子,姓柳的不见得都是柳下惠的后代。 修谱的人往往多是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于历史只有一知半解的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同姓的古人中有谁是可以与本家族挂上钩的,只要能添光加彩,就可以拉上关系。甚至无须那些冬烘先生,即挑担刻谱的人也能为你造出光荣的祖先来。因为晚明就出现了一本《尚友录》的书,里头将古来同姓的名人归类在一起,你是姓赵的,起码有宋太祖赵匡胤摆在上面,再不济是他的某一后代的后代。姓孟有轲,姓诸葛有亮,中国历史悠久,名人指不胜屈,《尚友录》一翻,认一个就是。所以族谱虽有价值,但须利用得当,不能拿到篮子里就是菜。即使方志也是如此,许多现代人以明清的方志来证明秦汉的地理沿革,结果往往闹笑话,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明清时代那些写方志的人对秦汉地理的认识并不比现代人高明多少,因为他们的依据无非也是《史记》与前后《汉书》,与我们所见正同。如果他们见识错误,难道我们也跟着他们跑吗? 许多学者推崇方志与家谱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的史料意义,而不在于别的价值。因为古代文献存留远较现代为少,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并加以好好利用。 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 ——毛泽东 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两座金矿:一是方志,一是家谱。 ——顾颉刚 将来中国有无数存真传信的小谱,加上无数存真传信的志书,那便是民族史的绝好史料了。 ——胡适 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梁启超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十)庙讳”问题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9:01:15.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十)庙讳”问题 “庙讳”问题 例:1、永侠三子 承杵 原名贝旁宁因避 庙讳改为杵字思有生于清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二月三十日亥时娶杨氏生于清雍正二年甲辰生子一 宗林 公妣卒失考 公卒葬附兄承宝墓 妣卒葬附姆朱氏墓 例:2、宗相 子 德纯 原名水旁享因避 庙讳改为纯字字俸 首次看,还真孤陋寡闻了,不曾听说!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古代避皇帝父祖的名讳。 “庙讳: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的名讳。 《魏书·崔玄伯传》:“ 崔玄伯 , 清河 东武城 人也,名犯 高祖 庙讳。”《旧唐书·韦贯之传》:“ 韦贯之 本名 纯 ,以 宪宗 ( 李纯 )庙讳,遂以字称。”《新五代史·职方考》:“ 镇州 故曰 成德军 , 梁 初以‘成’音犯庙讳,改曰 武顺 。”按,“成”与 梁太祖 父 朱诚 之名谐音。 各个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须避讳,叫做避“庙讳”。其类别大致有:改姓氏、改名字、改地名、改官名、改物名、改书名、改干支名、改方药名、改常语。在封建时代,不避讳是要判刑的:“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二十七岁时参加经义进士考试,就是因为试卷中用字“犯庙讳”而落第的。明清时期,因犯君讳而引起文字之祸,甚至无辜遭戮的,也不少见。” 不知先生对此为何还有疑问?难道此种解释有问题?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十一)古今称谓大全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9:01:56.0


 

修姓氏宗谱必备知识(十一)古今称谓大全 古今称谓大全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用文本文章回复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