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赵氏族谱网>>千年回眸

 主题: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管道升

赵永红  发表于2015-04-29 19:36:54.0


 

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在湖州赵氏家族中,还有一个值得特别一提的人,她就是赵孟顺的夫人管道升。 管道升,为中国书法史上继卫夫人之后第二位杰出的女书法家,清朝戏剧家洪升曾作杂剧《四婵娟》,生动叙述了她与谢道韫、卫夫人、李清照四大才女的故事,在清朝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生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卒于元仁宗延{右六年(1319),宇仲姬,与赵孟頫同为湖州人。管道升也来自一个很富声名的家族,她的祖先是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齐时在湖州避难,因素有贤名,所居住之地被称为”栖贤”。管道升自小才智过人,翰墨词章俱佳,尤其擅长书画。据《松雪斋外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记载:”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辞章,不学而能。......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尝画《墨竹》及设色《竹图》以进,亦蒙圣奖,赐内府上尊酒。尝谒兴圣宫,皇太后命坐赐食,恩意优渥。受知两宫。可谓荣矣。”《庚子销夏记》中甚至认为,管夫人所画墨竹,风格胜过她丈夫。 赵孟顺与管道升婚后琴瑟和鸣,相得益彰。二人常在空闲之时赋诗作画,其乐融融。管道升曾给赵孟頫写过许多抒发真情的爱情词曲,其中有一首《锁南枝》的小曲写道: 傻酸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俩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这支小曲通俗形象、大胆泼辣地表达了赵氏夫妻俩亲密无问的情感,是夫妇爱情的见证。几百年来,这首小曲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在吟诵流传的过程中被改动、加工为许多内容相同,而文字各异的”版本”。 皇庆二年(1313),管道升曾作《渔父词》,劝赵孟頫放弃贪荣苟进之心,及早归乡。其中写道:”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岩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人生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日去休。” 在劝归之中暗藉着绵绵相思之情。赵孟頫看后,不禁思潮翻滚,感叹万千,随即作词相和,以表达自己向往归隐的心情:”侬在东南震泽洲,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并题跋云:”吴兴郡夫人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此《渔夫词》皆相劝以归之意,无贪荣苟进之心。其与老妻强颜道,双鬓未全斑,何苦行吟泽畔,不近长安,异矣。皇庆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昂书。” 由于长期耳濡目染,相互切磋,赵氏夫妇形成了极为相近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平婉约、工稳丰腴。据《中国古代书法史》记载,《致中峰和尚尺牍》是管道升的代表作,此尺牍笔画道媚圆润、字形匀称规整,其点法、捺法、转折、使转,皆与赵孟顺相同。但是,管道升之所以名列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之林,绝非简单模仿赵孟顺所致,她也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她行笔虽圆润,但圆润中见稚巧,丝毫不显浮华;折笔杂方笔,字虽道媚却仍不失古朴。她的书法结构布局精心,结体秀丽,字与字交辉映,生趣盎然。1319年,管道升因病去世,与其情深意笃的赵孟頫顿感”哀痛之极,不如无生”。他在给管道升的生前好友中峰和尚的信中说:”孟顺自老妻之亡,伤悼痛切,如在醉梦......盖是生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 三年之后,即英宗至治二年八月,赵孟顺也倏然而逝,享年六十九岁。英宗闻讯后极为惋惜,即赠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与夫人合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 (五) 诗书传家久 随着赵孟頫艺术上的日趋显赫,整个湖州赵氏家族也逐渐由政治家族转向文化名族,以诗书画闻名天下。赵孟頫兄弟多人,原大都在宋朝为官。人元后宦情淡薄,多以翰墨为娱。其兄赵孟颊,字景鲁,南宋时荫补为承务郎,先后任仁和知县、高邮军判官。入元后不仕,”日以翰墨为娱”。他擅长小楷,曾以”细字谨楷”抄写《九经》,颇为流传。他还喜欢与僧人交游,多次抄写过莲花经、华严经等佛家典籍。他平日居家,”明窗净几,焚香沦茗,四时花草,婆娑爱赏,欣然自得”,一派望族人家的优雅和散淡。其弟赵孟颌,字子俊,元时任文林郎、江浙等处儒家提举,善于篆书,喜好蓄古字画。元大德十五年(1301),他画成《十八罗汉卷》,笔势雄旷,轰动一时。他们也为整个家族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能够继承延续赵孟顺家族诗书画家风的当属其子赵雍和赵奕。二人皆以书画名世。 赵孟顺共有子三人:赵亮、赵雍、赵奕。赵亮过早夭折,所以赵雍作为长子很自然地便承担起维系家族生存发展的重担。 赵雍,字仲穆,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他自小便受赵孟顺的熏陶并得到精心培育。赵孟顺经常收集古字画供赵雍临摹,时时督导他勤学苦练,锐意进取。赵雍绘画师法董源,尤其擅长画人马。书法工于真行草篆,篆书取法李斯、李阳冰,得清雅秀劲之妙趣;真行草书师法赵孟颁,获优雅清俊、风流倜傥之家风。赵雍在书法创作中,牢记其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的教导,以扎实的功底去感受挺秀、润健的意境和形态美,尽得赵孟頫的真传。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公(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僧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于此见其得家传之秘。”赵雍虽得其父书法的精髓,但他并不去一味刻意模仿,而是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点画处理上,回锋垂露于其父,粗细悬殊大于其父,一波三折甚于其父,顿挫折转显于其父;在间架安排上,又以险侧卓立。开张宽博与其父书构成不同特色;在章法分布上,一反其父字距紧密,行距疏阔的书风,字距较疏,行距较紧,满纸律动活泼。”今人陈星平在评价赵雍的《致彦清都司相公尺牍》时说:”赵雍此札平易近人,文雅却怪癖冷淡,雅俗可共赏却又无尘俗之气,是一幅既有传统的认真继承,又有自己风骨,点画精湛、气息清新自然的好作品。”这充分显示出赵雍对其父之风有继承同时也有发展。赵雍还精于赋诗,曾有《赵待制遗稿》一卷。 据《图绘宝鉴》记载,赵雍有子二人:赵凤、赵麟。赵风,字允文,画兰竹,与乃父乱真。赵麟,字彦征,以子生登第,为江浙省检校,善画人马。赵雍之弟赵奕,字仲光,隐居不仕,以诗酒自娱,”工真行草,几可与孟顺相比,有乱真之感。” 政治上的不得意导致了湖州赵氏家族向文化名族的转变。然而,这既是不幸,又是其大幸。政治上的显耀,往往只能盛极一时,而艺术上的辉煌,则可荣耀万世。文化名族要比政治家族更具生命力、持久力。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州赵氏家族如今已成为历史,其政治上曾风云一时的人物,早已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被人们忘记了。然而,其在文化艺术方面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物,却一再被人们提起,所留下的数不尽的艺术珍品令人们赞叹不已。 古语云:”诗书传家久”,可谓是至理名言!

 


用文本文章回复 用图文文章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