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最恨的就是敢上门来借书的人。
家中书柜上总贴着张纸条,最初写着“借书免开尊口”,后来换成“书与情人,慨不外借“、“借书如借命”,字越写越大,口气越来越强硬,可惜效果总不见长。现在纸条上写的是:“每本押金五十”。
我自己向人借书,是从来不还的。
以为最理想的读书环境是:夜深,一个人、一盏灯、一盒烟、一壶咖啡、一本有趣的书,旁边再放点零食或者伴着喜欢的音乐,就更不错了,不过也不是必需。
还有,晴朗的冬日,阳台上或者院子里,泡杯浓茶,捧本书,窝在靠椅里眯着眼看啊看的,就暖洋洋地睡着了。
你看,小资情调有时候其实就这么轻而易举。
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小说,金古梁温四大天王一本不拉。捡特喜欢的买回家,齐刷刷占据了书柜的两层,心情郁闷时随便捧起一本,一头扎进去看个天昏地暗。然后伸个长长的懒腰起来,凝着小李飞刀的眼神去努力对付一锅熬不烂的牛肉,或者边想像着凌波微步边打扫房间,满屋尘舞。
所有武侠中,至爱《欢乐英雄》和《鹿鼎记》。
无论从情节还是文体上来说,还是更喜欢那种轻快、一泄到底的文章。
高潮似乎总是预期而至,很少意外。
精力特别足的时候才会咬着牙读现代大师们艰深的作品,磕磕碰碰地翻越那些思想与语言的沟壑,常常以为总算抓到了点什么,可还是差着那么一点儿、就差一点.......
最后长吁一声,大汗淋漓,要么如释重负,要么垂头丧气。
卡夫卡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于我就是属于读起来比较艰难的一类。可每有人问“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总眼也不眨地抬出他二位来。
因为,总觉得,这么回答更象个有层次的文学青年。
还因为,他们的文字总是让我看得很累、很沮丧,象当头挨了一棒--吃了谁的苦头,就老惦着谁。
前阵子闹失恋,晚上情绪不稳,就逐字逐句地小声诵《金刚经》。
“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盤而灭度之”,无效,遂弃佛入道。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记有这么容易吗?再换。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而不新成”,555~~,我还没盈呢那臭小子就新成去啦!呸,换。
最后,改背英语单词。睡着了。
常驻的这个小城,从年初起,陆续出现了许多折价书店,书们按三元、四元、五元直至十元一本地列队出售,有盗版,正版也不少,能否淘到如意的书,得看各人运气与眼力了。
曾在这些地方买到了正版的《穆旦诗选·蛇的诱惑》、《钱理群文集》,各五元。
《黄帝内经》、《孔尚任全集》、《诗品》、《徐霞客游记》,每本六元。
《张炜作品自选集》、《永井荷风散文》、金克木《咫尺天颜应对难》、《伍尔芙日记》,每本四元。
《一个人的圣经》、《宋十大名家词》。。。。。。。
不敲了,无聊,累死。
但还是有很多身价甚高却又极可人意的书,一时休想沾到它们的便宜。每每在正规书店里窥到,总是眼放绿光,走不动路,到了不得不忍痛掏口袋时,只好自我劝慰一番:就当少打次的,少陪人喝次茶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朋友说,有余钱还是拿去买衣服,瞧你现在灰土头脑的象个无为小保姆,真想看书的话,在网上下载好啦。要找什么书,敲出作者、书名的关键字,用www.Google.com一搜,肯定有结果。
我当然知道。收藏夹里的书库就有十几个,电子阅读器软件试用了五六个,显视器坏了一只,视力下降了两百度。。。。还用得着你教?
最重要的是,网上看书,能躺着、靠着,把脚跷得比头高么?
说到底,书也就是个玩意儿。
可什么不是个玩意儿呢?
我废话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