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文学论坛>>文学创作>>散文随笔

 主题:鸡巴文人

东海一枭  发表于2001-11-30 01:05:54.0


 

枭眼看人之十四: 鸡巴诗人宋之问 东海一枭 伟大领袖毛,生平瞧不起知识分子,斥为最无知的人,贬为臭老九,让他们上山下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有个道上的朋友,也有领袖之风,偶尔提及文人,必冠以鸡巴二字。 在任何时代,文人中都不缺为民请命者、以道自任者,不缺正气凛凛、傲骨嶙嶙者,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良心、元气和脊梁。然而,古今专制体制对文人独立人格的摧残,实在太厉害了,绝大多数文人,作为专制政体的附庸,只能是“文人缺钙古今同”,遂有“文人无行”之说。 初唐宋之问,就是这样的无行之尤、无耻之尤。 说起宋之问,可是大有来头,绝非余秋雨所嘲一个小诗人而已。据《旧唐书列传》: “宋之问,虢州弘农人。父令文,有勇力,而工书,善属文。高宗时,为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洛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易之兄弟雅爱其才,之问亦倾附焉。预修《三教珠英》,常扈从游宴。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锦袍以赏之。 及易之等败,左迁泷州参军。未几,逃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薄,由是深为义士所讥。 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择朝中文学之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首膺其选,当时荣之。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寻转越州长史。 睿宗即位,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友人武平一为之纂集,成十卷,传于代。 世人以之问父为三绝,之问以文词知名,弟之悌有勇力,之逊善书,议者云各得父 之一绝”。 出身于高干家庭,又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且诗才超卓,诗名远播。坊间曾流传武则天守锦赐宋的故事:武后雅好诗文,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交卷,武后赏赐锦袍。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就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其诗才之高,可见一斑。 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从《宋之问集》和《全唐诗》所收作品来看,他对当时体裁运用熟谙,也有不少佳作。如短歌《冬霄引·赠司马承桢》诉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七言古诗《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五言绝句《送杜审言》表离别:“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皆清新真挚,点划入微。特别是五言长律《灵隐寺》绘胜景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可谓开盛唐气象。余秋雨谓此联为骆宾主所代作,不确。宋与骆原有来往,岂有相见不相识之理? 宋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在声律方面。《新唐书·宋之问传》说:   “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全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5”。   沈、宋两人关于诗律的言论,已无所见。在诗律上的贡献,并非他们制定一套格律,而在于从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形式格律的各种实践经验中,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此以后,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有了更明确的划分。这的确是“词章改革之大机”(《诗薮》内篇卷四) ,称他为奠定律师体裁的宗师,当不为过。 然而,说到宋之问的人品,则不仅“小”之又“小”,而且卑劣,而且邪恶! 他一生无行无耻,有四件事,值得大书特书。 一是自荐当面首。 宋之问于武则天实际把持朝政之时上元二年进士及第,于武周时期充任文学侍从之臣,经常扈从武后朝会游乐,却未得到武后“特别关照”。为了得到奉宸内供奉一职,他献诗武后自荐,武后读后曰:“宋卿哪方面都好,就是听说他有口臭的毛病”。为何口臭与当内宸供奉之职有关呢。原来所谓内宸供奉,即“面首”,武后的专用鸭子也。据《资治通鉴》:“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又多选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宋之问仪表堂堂,又名驰天下,后来还是如愿以偿了。凭诗和鸡巴受宠,称之为鸡巴诗人,不亦宜乎。 二是为二张持溺器。 张易之是面首之首,鸭子班长,武后晚年,“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资治通鉴》。宋之问为张易之、张昌宗辈端便壶之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清人徐士銮所辑《宋艳》书中曰:“此辈蝇营狗苟,谄事权奸,以求禄位,正如宋之问为二张持溺器,不复知世有羞耻事,遑顾千秋唾骂乎”。 三是杀甥夺诗。 宋的外甥刘希夷,也是一位诗人,与他是同年进士,作《白头吟》,内有两佳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牛人不同。宋之问十分喜欢,要求转让创作权,刘不答应,当舅舅的居然命人用“土囊”把外甥压死了。 此事今人看来十分荒唐,当时却也不奇怪。唐时以诗赋取士,各级领导包括国家领导人大都能诗,国诗受赏识而取得功名的例子层出不穷,宋之问自己就是凭借诗之大力,青云直上的。 四是告密卖友。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中宗,宋之问因谄事二张,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他慕念昔荣,次牟春潜逃回洛阳,躲在王同皎家里。 王同皎,中宗之女安定公主附马,忠于唐室。不忍见武三思辈淫乱中宫,危害社稷,暗中联络了一批同道壮士,密谋除掉武三思。此事被宋之间知道后,指使侄子暗中向武三思告密,结果王同皎等斩首弃市,宋之问擢任鸿胪主簿。 张易之把持朝政,他谄事二张;太平公主弄权,他媚事太平;武三思主事,他投靠武三思,安乐公主得意,他依附安乐公主…,宋之问的一生,是蝇营狗苟百般钻营的一生,是唯名利唯荣华有奶便是娘的一生。他为了一已富贵,外甥可以杀,朋友可以卖,灵魂可以典押给魔鬼。然而,机关算尽,最后仍不免死于非命。李隆基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李隆基即位后,赐死于徙所,结束了他“贱如狗彘毒如蛇”的一生。 诗品与人品,多数时侯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宋之问就是。他写过一首诗《题老松》,其中有“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之句 丁聪在漫画“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下解释曰: “此宋之问《题老松树》句也。宋之为人,附张易之,党武三思,卖友求荣,阿谀取容,清流之所不齿,士林之所不容,而居然以孤松自许,孤直自命,真所谓有不老实之人乃有不老实之言,有大不老实之人乃有大不老实之言。   不老实之言有其征:大言溢美是也。颂人赞己,皆如是。百尺之松,能无寸枝?而之问言之,脸不变色,盖欲以溢美之辞掩狗彘之行也。观人之术,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当知大言之不足听也”。 东海一枭2001、11、28

 


  我觉得不该骂人

清空  发表于2001-12-01 02:01:50.0


 


用图文帖子回复 用所见即所得帖子回复
用 户 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标    题  
标题图标  
无图标 原创 转贴 文章 问题 主意 请进 注意
你好 赞扬 反对 喜欢 不爽 有趣 无聊 好奇 疲倦
摆谱 高兴 忧愁 吐舌 发愁 挤眼 生气 大笑 大哭
晕倒 弱智 急死 鬼脸 羞涩 傻笑 伤心 痛苦 恶魔
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