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造金砖的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昨天,原扬州博物馆副馆长、文博研究员李万才向记者透露,双博馆和瘦西湖都“藏”有金砖,同时,他也揭开了扬州八怪纪念馆所藏金砖的来历。
八怪纪念馆两金砖
向徐笠樵征集而得
昨天,李万才回忆道,徐笠樵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扬州市副市长、市政协一至三届副主席,喜欢收藏,家中就有保存比较好的金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八怪纪念馆对外开放,为了增加李亚如书画陈列厅的摆设,当时我就向时任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的王勤金建议,向徐笠樵征集了这两块金砖。”
至于将这两块金砖分别陈列在李亚如书画陈列厅门口两侧方桌上,有何特殊的意义?李万才解释道,过去金砖也有供练字的作用,这样就不用在宣纸上练字,直接用毛笔蘸了水在金砖上练习,而扬州八怪纪念馆就是展示书画的,所以,将金砖从徐家征集到之后,就放置在
李亚如书画陈列厅门口两侧的方桌上,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让参观者知道金砖还有练习的作用。当时,在金砖旁边还放置着小水桶和毛笔,供书画爱好者来此参观时,也可以随手在金砖上练字,这样设置的场景,与扬州八怪纪念馆的办馆理念很协调,李万才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就有不少书画爱好者拿起毛笔蘸了水在金砖上练字。”
博物馆库房也存金砖
有馆藏的也有捐赠的
李万才透露,扬州博物馆库房里也有一些金砖,“都是清代的,以晚清时期的为主”。
“以前,扬州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一般家中都有一块金砖给小孩练字,但是这么大的金砖,在使用过程中会磕磕碰碰容易损坏,几百年保存下来不容易。”李万才说,扬州博物馆库房里的金砖,“有的是本来就馆藏的,还有的是老百姓捐赠的。现在可能还有一些市民家里有金砖。”
此外,记者从一收藏网上看到,藏友“扬州知月轩”发布了他收藏的一块大金砖,该金砖产自清朝,长宽为73厘米,厚度为10厘米。
瘦西湖棋室金砖
取自墙壁刻作棋盘
在李万才的印象中,瘦西湖里的金砖也非常有名气,因为金砖的尺寸比较大,有人奇思妙想,在金砖上面画了棋格,使得金砖变成了棋盘。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瘦西湖内小金山东南侧的“静观”。景点以建筑为主,将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概念融入其中,琴室、书屋、棋室、月观相对集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瘦西湖景点的精华。
走进棋室,只见室内有三张桌子一字排开,其中两侧的桌面就是棋盘,分别为象棋和围棋,隔着玻璃板,记者看见这两块金砖都有些磨损,但是棋盘还是刻得比较规范,镶嵌在桌子中间,一侧还有金砖的拓片,记录着金砖烧造的时间、地点,监管及造砖者的姓氏、户籍等信息,拓片上的字迹也不是很清晰,但是还是能够得到一些信息,例如,这两块金砖烧造时间为光绪年间,由苏州烧制。
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两块金砖刻成的棋盘,是“文革”前我市有关部门对棋室进行修缮的时候,在墙壁上发现的,可能是当时修建棋室的时候砖块不够,而金砖块头很大,就采用了。棋盘进棋室,也是一段佳话,后来,他们就将金砖刻成的棋盘从墙壁上取下来镶嵌在桌上,供游客欣赏,至于谁何时将金砖刻成棋盘,这位工作人员称:“我们也曾请专家考证过,但是至今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