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笑傲江湖里写围棋的地方其实不多,但是写了两个应该对围棋很有心得的人物,一个黑白子,一个向问天。
黑白子应该是一个有一定棋力的爱好者,而向问天,则似乎主要是一个研究者,或者说是一个把围棋的相关的学问拿来当工具的围棋的“投机者”。
向问天的关于围棋的学问主要是用来“麻醉”黑白子和救出任我行的。
柯山遇仙所见的棋局,刘仲甫在骊山遇仙对弈的棋局,王积薪遇狐仙婆媳的对局……”
他话未说完,黑白子已连连摇头,道:“这些神话,焉能信得?更哪里真有棋谱了?”说着松手放开了他肩头。
向问天道:“在下初时也道这是好事之徒编造的故事,但二十五年前见到了刘仲甫和骊山仙姥的对弈图谱,着着精警,实非常人所能,这才死心塌地,相信确非虚言。前辈与此道也有所好吗?”
丹青生哈哈大笑,一部大胡子又直飘起来。向问天问道:“前辈如何发笑?”丹青生道:“你问我二哥喜不喜欢下棋?哈哈哈,我二哥道号黑白子,你说他喜不喜欢下棋?二哥之爱棋,便如我爱酒。”向问天道:
“在下胡说八道,当真是班门弄斧了,二庄主莫怪。”
黑白子道:“你当真见过刘仲甫和骊山仙姥对弈的图谱?我在前人笔记之中,见过这则记载,说刘仲甫是当时国手,却在骊山之麓给一个乡下老媪杀得大败,登时呕血数升,这局棋谱便称为《呕血谱》。难道世上
真有这局《呕血谱》?他进室来时,神情冷漠,此刻却是十分的热切。
向问天道:“在下廿五年之前,曾在四川成都一处世家旧宅之中见过,只因这一局实在杀得大过惊心动魄,虽然事隔廿五年,全数一百一十二着,至今倒还着着记得。”
黑白子道:“一共一百一十二着?你倒摆来给我瞧瞧。来来,到我棋室中去摆局。”
向问天走到石儿前,在棋盘的“平、上、去、入”四角摆了势子,跟着在“平部”六三路放了一枚白子,然后在九三路放一枚黑子,在六五路放一枚白子,在九五路放一枚黑子,如此不住置子,渐放渐慢。
黑白双方一起始便缠斗极烈,中间更无一子余裕,黑白子只瞧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
王质遇仙是传说。刘仲甫遇仙是传说。谱是不可能有的。只是向问天说的言之凿凿(其实是金大侠说的言之凿凿),也不由真的喜欢围棋的黑白子先生和一些读者不信之确确了。
几个故事中,真正留下棋谱的,其实是王积薪。
王积薪何等人物,喜欢围棋的可能没有不知道的。若说不知道王积薪,那围棋十诀总听说过吧。围棋十诀,便是王积薪总结的。
哪十诀?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惊天动地震聋发愦的四十个字。
正在进行的全国智运会,在官方网站上对于围棋项目的介绍中,便以十诀为照应。
围棋再多的下法,从这区区四十个字也大概也能够引申得出来了。纲举目张,说这十诀是围棋下法与围棋理论的纲也不过分。
而关于王积薪的传说,并不仅仅是理论。虽然王积薪的其他围棋专著与棋谱多已失传,但至少除了极有名的"一子解双征"外,在文字记载中也能够见到王积薪的棋谱,虽然只有几步。
据唐·薛用弱《集异记》载:
玄宗南狩,百司奔赴行在,翰林善围棋者王积薪从焉。(天宝十五年秋,安禄山反,玄宗匆匆南逃,百官跟着,翰林王积薪也随行。——西子林注)蜀道隘狭,每行旅止息中道之邮亭,人舍多为尊官有力者之所见占,(房子都给有势力的了。)积薪栖无所入,因沿溪深远,寓宿於山中孤姥之家,但有妇姑,(儿媳,婆婆。)止给水火(生活必需品)。才暝,妇姑皆阖户而休,积薪栖於檐下,夜阑不寐。
忽闻室内姑谓妇曰:「良宵无以为适,与子围棋一赌可乎?」(太早了,没啥好玩的,下盘围棋吧。)妇曰:「诺。」积薪私心奇之,况堂内素无灯烛,(无灯。)又妇姑各处东西室,(分住。)积薪乃附耳门扉。
俄闻妇曰:「起东五南九置子矣。」(原来是盲棋。)姑应曰:「东五南十二置子矣。」妇又曰:「起西八南十置子矣。」姑又应曰:「西九南十置子矣。」
每置一子,皆良久思维,夜将尽四更,积薪一一密记其下,止三十六。忽闻姑曰:「子已败矣,吾止胜九枰矣。」(你败了。我胜九子。)妇亦甘焉。(同意。)
积薪迟明具衣冠请问,孤姥曰:「尔可率己之意而按局置子焉。」(按你的想法摆摆看。)积薪即出囊中局,尽平生之秘妙而布子,未及十数,孤姥谓妇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这人可以教他几个普通招
式。)妇乃指示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积薪即更求其说。孤姥笑曰:「止此已无敌於人间矣!」(已可人间无敌了。)
积薪虔谢而别,行十数步,再诣则已失向之室闾矣。(不见了。也许是民间自有高棋在,而且是女流,只是不让王积薪说罢了。)
自是积薪之艺,绝无其伦。(无与伦比了。)即布所记姑妇对敌之势,罄竭心力,较其九枰之胜,终不能得也。(大意或者是,虽然记得那三十六步棋,但是不知道那胜九子是怎么下出来和怎么算出来的吧。)因名《邓艾开蜀势》,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
王积薪(取自网上)
当然,依故事中的说法,那甚至也不是王积薪的棋谱。但好歹是与王积薪有关的,能流传下来,至少有他的功劳。
(二)
黑白子是笑傲江湖中江南四友中的老二。琴棋书画,棋总是排第二,于是黑白子也是老二。
黑白子与老大黄钟公、老三秃笔翁,老四丹青生,受东方不败的指派,在杭州梅庄专司看守任我行。
琴、棋、书、画,一方面是显示了向问天和令狐冲救任我行出地牢的不易,一方面也大大地顺便展示了一下作者本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大的学问。
像让秃笔翁无限心醉的裴将军诗,果然便是极其有名的一副字。
将军诗》。
二十三个字笔笔精神饱满,尤其那个“如”字直犹破壁飞去。他写完之后,才松了口气,哈哈大笑,侧头欣赏壁上殷红如血的大字,说道:”好极!我生平书法,以这幅字最佳。”
网上比较权威的解读是:这是一件很有个性、劲健雄奇、朴拙浑厚的书法杰作,正如明人王世贞所评"书兼正行体,拙古处几若篆籀,而笔势雄强健逸,有一掣万钧之力"。只是也有人提出疑问:哪里有一个“如”字?果然没有。也许金庸先生想说的是“若”字。那个若字,真有点想飞出去的意思了。
裴将军诗的全文是: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
将军临北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跃游雷,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
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三)
当然还有琴上的广陵散,画上的溪山行旅图。因为只是想全面“展示”一下,因此棋在这里倒也没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古谱”介绍罢了,也就罢了。反而由于这一次的主要事情是救人与反救人,因此对于不擅棋道的令狐冲来说,当然只有武功较量的一途了。于是黑白子的围棋子和围棋盘也派上用场,拿来当武器了,就如黄钟公有七弦无形剑法,秃笔翁有裴将军诗笔法和怀素自叙帖笔法及八口山铭笔法,及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笔法(秃笔翁的招法似乎最多),丹青生有泼墨披麻剑法,黑白子也有所谓的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暗器手法、棋盘招式,还有也是用手的玄天指。
也算是“手谈”了,只不过是武谈。
既然不是拼棋,而只是拼普通功夫,那么黑白子棋上的能力便没有什么施展之地了。于是后来被令狐冲捉弄。被令狐冲刚学的半生不熟的吸星大法把功夫吸了个七荤八素去了。
他手腕扭断了,也足稍出心中的恶气:又想他出其不意的给自己抓住,突然大吃一惊,这人如此奸诈,吓他一跳,又有何不可?也不知是出于报复之意,还是一时童心大盛,便这么假装摔跌,引得他伸手进来,抓住了
他手腕。
手腕急旋,反打擒拿。当的一声大响,左足三根足趾立时折断,痛得啊啊大叫。
乍看会不明白捉的是手腕,却为何断的是足趾。书后面有解释,这里不再多说。
此前似乎写了一些这人的“奸诈”,金庸的潜意识里,或者只是想说棋手的狡猾多计吧,就像“十分机警”这个词组的意思一样。
这一个回合里面还有两个分量很重的道具,那就是酒和诗。因此也许可以把那四个字后面加上两个字,变成琴棋书画酒诗。虽然不好真的加在琴棋书画的后面,但是描写的时候,是不能忘了它们的。
像向问天给黑白子神乎其神地摆那刘仲甫的“呕血谱”的时候,丹青生与令狐冲就正在一旁大饮那葡萄美酒。
而金大侠对琴又是特意地眷顾的,笑傲江湖的最后,令狐冲与他的心上人一起弹着那熟能生巧的笑傲江湖之曲。只是不知道,无所不会的任大小姐,在生活安定下来之后,会不会也在有闲的时候带着令狐公子学一学那围棋的技艺。
说不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