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融鑫路3号自力大厦6楼
  电话:029-88270379
  传真:029-88270379
  手机:杜老师 13572152284
  网址:www.xawq.net
  信箱:923083746@qq.com
  


贾平凹:一直考虑作家断代问题 晓刚作为陕西作家站出来了
2012-09-21 16:00:00.0| 发布者: admin|本站原创

 

贾平凹:一直考虑作家断代问题 晓刚作为陕西作家站出来了

    陕西作家刘晓刚小说新作《七天》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继长篇小说《活成你自己》、《天雷》和《夜奴》后刘晓刚的第四部长篇作品。日前,由陕西作协主办的刘晓刚小说创作研讨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李国平、冯积岐参加会议,陕西省著名评论家李星、杨乐生等发言,对刘晓刚小说提出各自的解读与建议。

作家刘晓刚1972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居北京从事商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13年来以四部题材迥异的长篇奠定自己的文坛地位。在出版了长篇小说《活成你自己》和《天雷》后,他于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夜奴》,此部小说深得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喜爱,他对作者刘晓刚的创作能力给予肯定,并称赞:“在70后的青年作家中,刘晓刚可谓异数。其视文学为最高精神归宿的创作态度,以及独特的格调和广阔的视野,令我刮目相看。”2012年2月,刘晓刚的以围棋写人生的小说《七天》出版,小说以围棋为题,围绕一场师徒间的对决引出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从围棋棋局延伸至人生棋局。在北京举行的新书研讨会上,白烨、解玺璋等评论家高度评价其作品,认为“这是一本不易读却有味道的书,甚至对读者形成某种挑战。”

在陕西省作协的研讨会上,评论家李星、杨乐生、段建军、常智奇等人均提出独到的见解与中肯的建议。评论家杨乐生从文化角度解读作品,提出小说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弘扬,写出几代人的中国生存状态,但也提出书中对于奢华的描述过于冗长繁复。评论家段建军对刘晓刚小说语言把握到位、社会思考深广高度赞扬,并提出在欲望时代中,作品深挖出当下时代人们灵魂深处的盲点,让读者重新认识人生中的崇高,希望作者在书中对广博的社会认知的描写中,增加对生命认识的厚度。

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称,实际上刘晓刚的写作并非典型的陕西作家特点,而以地域来划分作家的创作本身也是没有必须的,他说自己不是评论家,因此不是从评论家的角度来看刘晓刚的作品,而是从作家的角度来看:“时代发生了变化,即便农村也不是以前的农村了,我也不能一辈子永远写农村啊。因此,都市小说,中国历史潮流下的城镇化都市小说也就成了时代的特点。”

在谈到当前评论界广泛关注的文学创作的浮华、欲望化书写时,贾平凹借用生动的借喻说:农村收麦必然要有麦草,看一家门前有麦草就能知道这家丰收了,有麦子有粮食;闻到谁家屋里飘出羊肉味了,就知道这家在炖羊肉,至于如何把麦草从院子前面挪到后面,如何烧羊肉,加啥东西才能让羊肉更香更有味道,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创作就好比熬稀饭,到底放啥东西才能把稀饭熬得更稠一些,可能各有各的办法。

而他更关注的则是作家的断代问题:“我一直考虑我们陕西作家的断代问题,这不光是陕西文学界的问题,也是全中国文学界的一个问题。现在晓刚作为陕西的作家站出来了,我希望以后我们陕西作协的各位前辈多帮助他,让他作为抒写他的时代的先锋继续发展。”

作者刘晓刚和在座的各位评论家都表示经过这次作品研讨,对当下文坛作品现状的梳理非常有助益,更期待刘晓刚能够扬长避短,在中国文坛确立独树一帜的地位。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西安棋院 | 棋院论坛 | 学棋天地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西安棋院 地址:融鑫路3号自力大厦6楼 技术支持:恒星天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