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南与晚报算是颇有渊源,15年前,由沈阳晚报承办的第十届晚报杯围棋赛上,沈阳晚报记者就曾专访过王汝南,当时王院长对沈阳晚报在业余围棋界所做的贡献就赞允有加。时隔15年,王老竟然还能认出当年采访他的记者,令人不得不钦佩他的记忆力。
在与王汝南交流时,王汝南一直在称赞着沈阳的围棋氛围,所欠缺的,只是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职业围棋队。
沈阳业余围棋水平不差
不久前,常德被授予“全国围棋之乡”,正是王汝南亲临现场授牌。在采访中,王汝南对于沈阳的围棋气氛充分肯定,他表示,目前沈阳只是缺少一支自己的职业队伍,“沈阳围棋的高手很多,围棋人口数量大,我觉得沈阳的围棋氛围是绝对没问题的。沈阳的围棋职业化开展较晚,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职业围棋队伍,这在某些程度上多少影响了围棋的关注度,但在沈阳,围棋的培训、整体的围棋水平都是很高的。在东北地区,沈阳的围棋水准应该算是一流。”
王汝南还表示,这次到沈阳讲棋,切身感受到了沈阳业余围棋选手的水平都很不错,在这次他到场讲棋的比赛中达到业余四、五段的就有好几十人。
围棋蕴含着平衡的道理
如今围棋这项运动在沈阳的群众基础虽然很好,但却始终没有大量涌现出顶尖级的选手,对此,王汝南也表达了他的看法,“我还是觉得,这和沈阳没有自己的职业队有关。从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方面,我很支持媒体多多宣传围棋,这毕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围棋在体育项目中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围棋获胜的条件并不是要把对手斩尽杀绝,而我有一百目能赢,也就不介意对手能有九十九目,虽然赢但是有一种平衡在里面。所以围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教育方式。”
王汝南同晚报的缘分
作为当年“晚报杯围棋赛”的发起人之一,王汝南也一直在关注着“晚报杯”的成长,对于“晚报杯”模式的成功,王老也是感到十分欣慰,“1988 年,全国还没有成型的业余围棋赛,我们很想把这一块搞起来,最先想到的就是和晚报合作,因为晚报的思路还是比较活的。这么多年过去,“晚报杯”已经成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业余赛事之一,看到这个繁荣的局面,我很开心。”王汝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