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称韩国围棋似日本没落 没有永远胜者
2013-07-23 16:00:00.0| 发布者: 网络|网络转摘
2013年7月21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朝鲜日报》在其日文版上发布了一篇《韩国围棋的没落》的文章,作者署名池海范。感谢@从不爬墙小白羽的翻译帮助,本博将这篇文章全文译成中文发出。这篇文章也将韩国围棋“没落”的原因归咎于社会进步,并提出了“盛极而衰,人类社会没有永远的胜者”的观点。
原文链接见:
http://www.chosunonline.com/site/data/html_dir/2013/07/21/2013072100070.html
1969年,第一届韩日围棋交流赛在日本东京举办。韩国以정장형为首的三名棋手进行了三盘正式比赛,及六盘友谊赛,一共获得了两胜。日本方面考虑到韩国的尊严,正式比赛采用的是分先黑贴四目半的规则,友谊赛则是韩国方面执黑的定先。这个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年,韩国方面仅仅获得4胜23败的惨淡成绩。日本方面宣布因为“没有什么收获”,停止了交流赛。
日本围棋,在16、17世纪以本因坊为首的四大家族互相之间激烈的对局中共同成长起来。很多代人共同研究棋谱,同时幕府对棋士们也有支持。从20世纪初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席卷着世界围棋。1988年,台湾的企业家应昌期准备创办首个世界围棋大赛,日本赶在他之前先创设了富士通杯。并且获得了前五届的冠军。
2011年,韩国棋院收到了一封电报,是日本棋院理事长大竹英雄送来的终止富士通杯的文件。韩国棋手在第6届到第24届这19届富士通杯中获得了15次冠军的状况终于让日本无法再忍耐下去了。2005年的农心杯三国擂台赛,韩国主帅李昌镐一人击败了中国3人和日本2人,夺得了冠军。中国媒体引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一句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赞誉他。
全盛期保持了将近20年的韩国围棋界,在2013年6月发生了一件大事。LG杯朝鲜日报棋王战前两轮,韩国的14位棋手全部失利,8强中中国棋手6人,日本棋手2人。前两周在北京开幕的第1届梦百合杯的16强名单中,中国13人,韩国2人,日本1人。20年前,中国举起了“超越韩国”的目标,系统地推进了围棋的英才教育。1990年后出生的新世代人才,已经开始进入围棋界。
韩国围棋的没落与日本相似。(上世纪)90年代,电子游戏让日本青少年远离了棋盘,而现在,韩国青少年也沉浸在智能手机中。沉迷于即兴的刺激的感官游戏中的年轻人,不可能欢迎需要深入思考计算很多手的围棋。月满则亏,当一个领域的竞争力达到顶点时,就是被其他国家或者企业夺走的开始。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再从韩国转移到中国的围棋霸权变迁史,证明了“没有永远胜者”的人类历史。
注:文中提到的1969年韩日交流赛的韩方参与者“정장형”,根据音译应为“郑昌衡”。查询韩国棋院职业棋手记录,并无此人。
据《一代赌王车敏洙》,当时的韩国棋界有一位名为“郑昌铉”的职业棋手:“郑昌铉1939年出生于庆尚北道,1961年入段,1964年获得五强战冠军,1974年获得棋王战冠军。虽然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但他却一直位列于棋手排名前五位。他除了有‘剃刀’绰号外,还常常被称为‘郑教授’。之所以称他为‘郑教授’,是因为他精通围棋理论,深不可测。”
查找朴治文介绍韩国当代围棋史的著作《贯铁洞时代》,也有关于郑昌铉的记载:“74年号称‘韩国剃刀’的郑昌铉七段力压河灿锡成为‘棋王’。郑昌铉四十多岁早逝,既是怪才也是怪人。他要把还是初中生的女儿许配给曹薰铉,公然称曹薰铉是女婿。郑昌铉逢人便说‘我女婿还在边陲,他一旦过汉江无人可挡’。郑昌铉放言曹薰铉才是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不过曹薰铉的夫人郑美和并非职业棋手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