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韩国棋手夺冠也高兴”
每年在武汉待两个多月
“喜欢这个第二故乡”没有师承,学棋太晚
“不希望他们再受苦”自己孩子的水平一般般
“兴趣是第一位的”
8月10日,由湖北省围棋协会主办的2013年武汉市首届“亚洲棋院杯”少儿围棋选拔赛全部结束,16位00后的小朋友本周四将进入金承俊研修班,免费接受韩国九段棋手金承俊的指导。
金承俊真诚地表示,希望自己也能从这些小朋友中培养出九段棋手。“哪怕是他们在世界大赛上战胜了李世石(韩国九段)夺得冠军,我也会为他们高兴。因为他们是我的弟子。”
金承俊免费对孩子们进行教学,会认真教吗?“当然会认真教,还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问答式教学。”金承俊说,自己已经准备了一些教程,其中不乏常昊和李世石的著名战役。“我们把这样巔峰对决进行复盘,向弟子们逐一提问,该下哪里?为什么下那里?指出棋手下法的好与坏。”
真如金承俊所说的这样教棋,无疑会对孩子们有着巨大帮助,而金承俊也会付出巨大的精力。金承俊就不担心自己培养的棋手最后会击败韩国棋手站上世界最高舞台?“我希望能看到那一天。”金承俊说:“作为韩国人,平时我希望看到韩国棋手夺冠。但如果是我的弟子出战,更希望我的弟子赢得比赛,毕竟那也证明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2003年,第4届农心辛拉面杯韩国队夺冠,作为成员之一的金承俊虽然拥有了世界冠军头衔,但他却一直与个人世界冠军无缘。随着年龄的增长,金承俊夺世界冠军的希望越来越小,或许正因如此,让他把个人冠军梦寄托到了弟子身上。
每年在武汉待两个多月
“喜欢这个第二故乡”
为什么会选择武汉的孩子而不是韩国的孩子?“可以说是多方面促成的。”金承俊说,在他心中武汉就像是自己家乡。“我2001年就来过中国,而在2003年来到武汉后,就被这座城市所吸引。到如今,每年都会在武汉住上两个多月。可以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带弟子,就像是在韩国带弟子一样。”
金承俊表示,自己在韩国开了一个叫“BIBA”的国际围棋道场。不过,“BIBA”的弟子大多数都在20岁左右,目前最高的也只有业余五六段的水平。“大多数是欧美人,他们学棋年龄太大,已经有了一个固定思维,再想进步非常非常难。”
当然,开设金承俊研修班与湖北省围棋协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孩子们学习可以免费,但学习用具、道场开设都需要费用,湖北省围棋协会的全力支持可以让孩子们无牵无挂地学习。”金承俊为武汉的孩子们能得到这样的教学环境大为感叹,“这样的好事,在中国乃至世界也不多见。”
没有师承,学棋太晚
“不希望他们再受苦”
金承俊之所以这样感叹,主要源于他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要是我小时候学棋时,有这样的条件该多好。”金承俊说,自己以前的家距市中心较远,附近根本就找不到一家围棋道场,学棋只能靠自学。“自己看棋谱,做死活题。再通过打比赛取得成绩后才被招入一个道场。当时还没有老师指点,只是和几个同学进行切磋。”10岁才开始学围棋的金承俊在没有师承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打拼,15岁才进入初段。他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九段。“回头想起来,还是觉得留下太多遗憾。如果当初学棋早一点,如果当初有好的老师指点一下,或许我的水平会更高一些……拿一两个个人世界冠军。”金承俊不无遗憾地感叹,在关键时候有一位水平高的老师点拨一下,水平会有质的变化。“武汉有这么多优秀的苗子,希望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早日成长起来,甚至帮湖北围棋重塑辉煌。”
自己孩子的水平一般般
“兴趣是第一位的”
金承俊既然这么有信心带好武汉的孩子,那他自己的孩子应该教得不错吧。“不行。”金承俊很坦诚地说,他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11岁,学了一年棋就放弃了。小一点的儿子今年9岁,学了两年围棋,目前是业余2段水平。“学围棋还是要有兴趣才行,有了兴趣,他才会主动钻研下去。女儿的兴趣完全不在围棋上,我也就没再教她了。而儿子定性不够,他什么体育运动都会尝试一下,所以围棋的进展还不行。”
金承俊对孩子的教育相对宽松,主要是在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提高水平不是问题。而如果没有兴趣,强压式教育效果并不好。”金承俊说,这次招收的弟子都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无论是年龄还是本身的兴趣,都非常适合学习围棋。
“能进入我的研修班的都是非常喜欢围棋的孩子,也不像我那样10岁才开始学棋。研修班虽然每周有两次课,每次课长达4个小时。但孩子们自己在家看棋谱,做死活题,也会比我教的时间长。在家学棋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再拿到课堂上来解决,学习效果就会非常好。”
最后,金承俊表示,如果研修班中的弟子想达到他这样的高度,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