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孩子的兴趣体现在他把学棋当作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每每能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 此外,还要有不断的成长性的进步,从比赛中和教师指导中体现出来。
第二,家长主要是提供一个学习的条件,保证经费供应和持续的鼓励。 素质好的孩子也多半要有3、5年的学习积累才可以达到有业3-业5的水平。 家长不能急噪,不论顺逆都要坚持下去。
第三,学棋靠教,可以说老师水平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水平。 想打专业,没有专业老师(还需高水平的)一年半载以上的系统培训和提高,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还没有业余棋手培养成功的先例)。 一般孩子学习,也要找一个有经验、水平高的老师教才可以,特别是在孩子 达到业余1-2段水平后,教师的指导棋是最重要的,没有高手复盘,不会达到高段的。还要有一个群体的高水平对抗训练,巩固成绩,这是棋校的主要作用。 孩子的成长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到了什么程度,做什么打算。 一般孩子学几年,达到业3,作为业务爱好的话就可以了; 有志向的孩子,想作为一生的爱好,并希望将来长大以后,做兼职教师的,应该达到业5水平。 至于打专业的孩子,恐怕家长说的就不算了,因为即使你具备了专业的实力, 能否在每年一次的定段赛上的3、4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不单靠实力,还要靠孩子自身的发挥,也包括一点运气。
希望中国围棋改革创新发展的越来越好, 能够给每个棋友和学棋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希望每位学棋的孩子都能 到达自己的目标;希望每位家长继续不懈努力,并能得到合理的回报。